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小霓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141319
  • 作      者:
    简艾[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读书生活是增长智慧、勇气、见识的过程,亦是一种寻找出路的过程。这种出路可能是情感的、精神的甚至是物质的,女性在经历过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寻找之后,今后的人生必定是不一样的。
    《小霓裳》以已去世的“我”的视角俯瞰一群文学女博士纠结在枯燥学习中的爱情与生活,塑造了一群理性又不失感性的可爱女人。
展开
内容介绍
    小说以已去世的“我”的视角俯瞰一群文学女博士纠结在枯燥学习中的爱情与生活,塑造了一群理性又不失感性的可爱女人。作者笔下的几位女博士蓝今今、李丝可、燕晓云,都挣扎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既追逐学问也追逐爱情,但在现实的磨砺中,对自身及生活逐渐有了清醒的认识,最终回归到按部就班、脚踏实地的寻常日子中。女博士的生活表面波澜不兴,书中几位无一不是经历了勤奋艰辛的学习取得了学位,获得了一个好的归宿,但内里却暗潮涌动,来自现实的伤害与失望林林总总,既关乎物质也关乎情感,这些生活中的小片段构成了真实的女博士生活。
展开
精彩书评
    《小霓裳》里的人是高校博士生及相关群体,安有学院生活纪实的元素,又不是习见的批判和爆料。微醺的自矜和微伤的自珍构成气场,闪客白描的灵异之虹时而流贯,赋予文本以脱俗的探索品质。眼角余光含蓄万种风月,其才灼灼,其情款款;闭目过影却现几番去来,其形楚楚,其境惶惶。是意在备忘的“女性博士生态记”,更是不可多得的“当代淑女画梦录”。
    ——施战军(著名评论家)
    
    《小霓裳》可以成为那些立志求学的女硕士女博士们的用功宝典。在小说“与往事干杯”的怀念与记叙里,表达女博士们的孤独怅惘及其与生活的轻微和解。《小霓裳》是巴尔扎克式涧若观火的写作,有《胭脂扣》式的虚实相交情境,有《围城》的政谐睿智风范,有《挪威的森林》般的哀物言志与淡淡神伤
    ——徐坤(著名作家)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爬满常春藤的学院
    我住在爬满常春藤的学院。
    在老式爱国者显示器上,我敲下博士论文题目:卜树其与中国现代文学。记得我总是穿一件紫色旗袍,旗袍上爬满了各式鱼形图案。这些鱼四散游动,缓缓游人我的五脏六腑,吮吸我永无休止的悲伤。时常,悲伤融人流动的水中,无声无息地褪去旧有的色泽,令我怅然若失。
    透过学院四楼的一个窗户,看到两个男生,长得还算干净。一个高大健壮,一个清俊撩人。多年之后,我依然记得他们的对话。
    高仓健告诉杜康书:“今天算是大开眼界,见识了一打美女,据说女博士号称UFO,今天报到的女生大多水灵灵的,有几个让人很仰慕啊。”
    杜康书说自己怎么没有看见。
    “确实有一个绝色的,老韩颠儿颠儿地给人家提了半天行李。”
    杜康书没有搭理他,依然盯着饭桌前的英国政治经济学。杜康书有就着专业书下饭的毛病。
    “你真的不想知道老韩给谁提包吗?”高仓健的表达欲受到抑制,颇郁闷。他请求杜康书满足自己的倾诉欲。
    杜康书说:“既然非要说,姑且听一听。”
    有了这句话,高仓健眉飞色舞地讲了下去。
    “老韩特地指点给我看,叫什么晓云的,可惜只看到了一个侧影,长发撩人啊!只是别一回头,成午夜惊魂,本人多次被惊魂!小杜,你在新生接待处接待了一天,总该有所涉猎吧。”
    杜康书从书中抬起眼睛,不屑地摇了摇头,一个淡粉色的影子飘然而过。杜康书的饭盒里剩下半个馒头,歪着脑袋盯着他,诧异自己为什么还躺在那里。高仓健早已吃完了半片西瓜,告诉杜康书自己晚上有球赛,别忘了给他留一瓶开水洗澡。
    多年前曾经流行这样的说法,世界上的人不是两种而是三种:男人、女人和女博士,女博士名日第三性。第三性是有别于男性、女性之外的另一性别,说得直白一点,是兼具男女两性特征,或者男女两性特征皆无的一类女性。我躲在爬满常春藤的学院,有幸成为第三性的女博士,在一个夏日,来到向往已久的学院。
    温带的夏日。干爽炎热的风从环路上袭来,热风熏得路人两眼昏花,在太阳底下直晕菜。学院掩映在常春藤的绿荫中,盛满了一季的清凉。学院大门进出的车辆比往日多了几分,暗示着九月的迎新。任何学历阶段,新学期入学的杂乱紧张一如既往。紧张随着学历的升高日渐稀薄,但中国人历来怕生的习性,依然让新科博士生们在学院里小心翼翼。学院充斥着知识,也充斥着学习知识的男男女女。新生报到,美女丑女们难免相互打量,同时评定男生级别。食堂里,老生们面对着千篇一律的饭菜食不甘味,伴随着咀嚼吞咽的频率,以最快的速度散布着新生报到的八卦。具体而微的美丑形象最终一如肠胃消化食物一般,在有知识有阅历的大脑中细嚼慢咽。尽管完全不了解性情和见识,但是他(她)仍被看成是潜在的目标和对象,仰慕、嘲讽和嫉妒三者兼而有之。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回忆起学院的开学典礼。典礼的气息在多年之后依然浓郁。
    学院的开学典礼照例是立正升国旗领导讲话,大家等待领导时,充分地互相交流,努力发现自己的同乡同学,学院的小操场上,围成了不同的圈。文学系的大抵比较清高,这种清高早已被别系嗤之以鼻,还可以在本系派些用场,文学系的清高表现在同系的同学各自站着,偶尔点点头,绝对不开口说话。法学系就有些爆发户的劲头,排场铺得大,一群穿西装打领带的家伙高声喧哗,一副旁若无人的得意。支撑这帮人的是指日可待的钞票和轿车。经济系的家伙向来知道后发制人,讲究运作过程,同专业的人一起窃窃私语,讨论导师的出场费,某个来学院镀金的公司总裁。
    一群西装革履的师长进入礼堂之后,大家鱼贯而入,静悄悄地步人小礼堂。主席台的背景依旧是红色国旗和各色鲜花,红色的主席台后面坐着老中青三代学界前辈与学院的领导。
    典礼在封闭的小礼堂开始,台上林建闵院长正在鼓励莘莘学子们献身学术,话筒嗡嗡嗡,在每个学子耳边制造了持续的耳鸣。我挺直了腰,靠在松软的椅背上,昏昏欲睡。恍惚间,一只白猫从红色主席台上一闪而过,碧绿的眼睛看了我一眼,优雅而随意。白猫闪客般穿越而过。消退在主席台的红色桌布里,留下一道白色的光。我穿着淡紫色的碎花旗袍,旗袍上鱼形图案,在空调气息中浮动犹疑,令我坐卧不安。
    在浓密的典礼气息里,正襟危坐的知性在空气中弥散,沁人一双双张开的鼻孔。一群面目似曾熟悉的人聚集在封闭的小礼堂,这个礼堂在今后的三年里,多次为我放映免费电影。礼堂乃至坐过多次颇为舒服的木质座椅,多年后,仍旧面目模糊。我从来没有打量过自己置身的礼堂与座椅。这些仅仅作为生命的器具存在。
    我大学毕业已经十年,再做学生时,已经很难找到当年的老同学。没想到,竟然看到了安南大的校友史记新。史记新在北京待了几年,人胖了一圈,当年少年老成的谨严换成了老成少年的满不在乎。史记新现在改学大众传媒,浑身大众媒体的平正通达。记得多年前回徽州的时候,还是一副史学家的派头,开口天一派闭口光尘派,还要用后现代理论解构中国近代历史。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爬满常春藤的学院
第二章  我邂逅了卜树其
第三章  学院生活其实挺无聊的
第四章  元旦又叫新年
第五章  我成了百年前文化精英的初恋
第六章  学院生活依旧很无聊
第七章  女博士是从葡萄到葡萄干的过程
第八章  学院充斥着发热的恋人们
第九章  或许我的确从未认识他们
第十章  李丝可悄悄去了普陀岛
第十一章  蓝今今的学院爱情
第十二章  我们去了草原
第十三章  死不再是生的对立
第十四章  失去和留下的,都继续活着
第十五章  李丝可的私密生活
第十六章  我们写完了博士论文
第十七章  毕业了,鸟兽散
归妹衍期,迟归有时(代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