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诗评论.2011年第2辑(总第十四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99138
  • 作      者:
    谢冕,孙玉石,洪子诚主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问题与事件:诗歌与公众世界、新诗与伦理:对三种理解模式的考察、诗歌伦理及其相关问题、当前诗歌写作中的政治性问题、诗歌的政治性:总体性状态中的主权问题、新诗史研究、从黄遵宪到胡适:中国新诗发生中的象征性问题、杜甫,或“正午的镜子”——90年代诗歌的诗意变形记、诗人研究等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当然情况要复杂得多。我是说,被我的不适感触动的远不止是昔日的偏见,也包括一系列重要的诗学问题。无庸讳言,所谓“不适”在这里必意味着分歧,而所有的分歧归根结底都是所“本”的分歧。说白了,就是我基于自己的立场对沙光的“神本主义”立场心存疑虑。我的立场其实不是“自己”的立场而就是诗的立场,简言之就是诗之所以作为诗独立且自足存在的立场,是在天、地、人、神及其有机关联的诸多可能的维度和界面上,在言说和沉默、澄明和遮蔽的持续博弈中,探讨并揭示当下生存整体的立场。由此决定了我的疑虑是对所有可能把诗导向抽象化、工具化、自我封闭化——总而言之,意识形态化道途的疑虑,是对所有从现成、自明的知识系统中获取依据,进而使诗的生成及其意蕴变得不言而喻的理论的疑虑。这样的立场,这样的疑虑,所相对的并非仅仅是“神本主义”,它同样相对于那种狭隘的“人本主义”、“语(言)本(位)主义”,乃至一切“主义”。如果其本身也可以被概括为某种“主义”的话,那么不妨称之为“诗本主义”或“决不‘主义’的主义”。
    一场争辩似乎已不可避免。我甚至听到了内部程序被启动的嘀答声。然而,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撤火。不仅如此,自那一刻至今,五年多过去了.在我和沙光之间从未就此有过哪怕是非正式的交流。我甚至没有问过,她之所本的“神”究竟是一神还是多神?其立场究竟是基于《旧约》还是《新约》?这当然不是说我一直在自我训练隐忍功夫;同样不是说,我因自知神学从来是自己的知识短板,每每未及开口便已心虚气怯(作为反证,早在二十余年之前,并且是在神学之板更短的情况下,我便曾在一篇文章中大言不惭地提出过建立“诗歌神学”的可能性——尽管旨趣迥然相异);更不是说,随着岁月的流逝或对友情的更为看重,我当初的疑虑已经自动归于消失——不,它仍然时明时暗地横亘在那里——而是说,从决定撤火的那一刻起,我就悬置了并一直悬置着那被猝然激发的疑虑。我不能肯定这样的做法是否明智,是否够朋友,但我可以肯定,我之所以突然撤火,是因为有一个声音抢在了前面。和我刚刚说过的一模一样,它说:情况要复杂得多。
    ……
展开
目录
问题与事件:诗歌与公众世界
新诗与伦理:对三种理解模式的考察
诗歌伦理及其相关问题
当前诗歌写作中的政治性问题
诗歌的政治性:总体性状态中的主权问题
新诗史研究
从黄遵宪到胡适:中国新诗发生中的象征性问题
杜甫,或“正午的镜子”——90年代诗歌的诗意变形记
诗人研究
诗可以群——康白情与“少年中国”的离合
没有拜物教的物神——昌耀诗歌的潜命题分析
南洋风物纪:本土意识与王润华的“热带雨林”书写
一个移居作家的双向运动——读哈金诗歌
把风暴引进更高的城邦——序五卷本《沙光诗文集》
翻译与接受
艾略特的中国面孔——《传统与个人的才能》中译本考论
书评
让水波荡漾的小石子——评奚密的《现代汉诗——一九一七年以来的
理论与实践》
“历史如何呈现穆旦”与穆旦的“历史形象”——评易彬的《穆旦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
本辑作者简介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