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燕山诗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06935
  • 作      者:
    罗孚编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燕山诗话》:我的北京的十年是诗的日子,不是日子过得像诗,而是颇有闲暇读诗。因此读了一些诗集,也想方设法读了一些还没有形成集子的当代人的诗。
  ……
  老实说,我这些诗话没有什么意义,有意义的是有关的诗篇,也提供了一些诗篇写作的时代背景。
  引自罗孚《燕山诗话》自序
  金庸梁羽生武侠小说的催生婆董桥风靡大陆的推手
  香港文学界的伯乐大陆文人眼里的两栖作家
展开
作者简介
    罗孚,原名罗承勋。1921年生于广西桂林。1941年在桂林加《大公报》,先后在桂林、重庆、香港三地《大公报》工作。任香港《新晚报》编辑、总编辑。编辑过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的《文艺》周刊。以丝韦、辛文芷、吴令湄、文丝、柳苏等为笔名,发表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和文论、诗词等。著有《香港,香港》、《南斗文星高——香港作家剪影》、《燕山诗话》、《西窗小品》等,编有《聂绀弩诗全编》、《香港的人和事》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燕山诗话》收录的诗话,就是作者在这段时间写成的。这些文章记的是别人的诗,也提供了一些诗篇写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曾在北京生活过十年。这十年,如作者自己所说的,是诗的日子,不是日子过得像诗,而是颇有闲暇读诗。因此读了一些诗集,也想方设法读了一些还没有形成集子的当代人的诗。

展开
精彩书评
    落日燕山吊子之,鲁公应赏此情痴。千年绝塞千山雪,一树梅花一首诗。月满庭除花睡处,日航天海酒醒时。古今中外谁诗好?你不知兮我不知。
    ——聂绀弩赠罗孚诗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含冤三十多年之后,武训也总算得到了公开的平反了。
  严格地说,还只是半平反,或“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平反。
  有人干脆就不说“平反”,而只说是“纠左”。
  “纠左”?谁的“左”?毛泽东。谁在纠?毛泽东当年的秘书胡乔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今天在这里否定了五十年代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他是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和基金会成立大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新华社这么说。据说,胡乔木指出,一九五一年对《武训传》的批判“是非常片面、极端和粗暴的”;“不但不能认为是完全正确的,甚至也不能说它是基本正确的。”
  尽管这两个“不能”说得有些吞吞吐吐,却还是被认为是对武训的否定之否定了。
  事实上,这只是对《武训传》批判的否定,还不是直接为武训平反。当年武训被斥为“清朝统治阶级的奴才”、“农民起义的对头”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帮凶”,这三项大帽子还没有正式摘下来。
  这三顶帽子——“奴才”、“对头”和“帮凶”是跟着一个“主义”而戴上的:“投降主义!”毛泽东在中南海看《武训传》时,吐出了这句话,未终场即去。也可以说是终场,他这一走,电影就放不下去,完了。
  武训也就完了。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就跟着展开。主持其事者之一,就是当时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胡乔木。尽管“犹抱琵琶”,今天由他来否定这一场批判,就多少有些自我批判的味道,尽管他没有提到当年自己如何如何,这也许由于并不是在作“全面的评价”的缘故吧。
  陶行知也就完了。由于他生前推崇武训的办学精神,也可以说他就是有着“武训精神”的教育实践家。自从《武训传》挨批,死去了的陶行知也就三十多年抬不起头来,他也就成了连带被否定的人物,武训的异代连坐犯。这也正是为什么胡乔木要在陶行知研究会和基金会成立的时刻,来否定对《武训传》的批判的缘故。
  其实,第一个半公开为武训平反的,不是胡乔木,而是万里。万里也不是在一九八五年六月和老同学张绍虞谈话时,才为武训平反,这场谈话一开始他就说:“我已经在全国教育会议上两次给他平了反嘛。”(见《明报月刊》一九八五年十月号《武训平反问题三文件》)。这个“已经”,不是一九八五,而是一九八四。按说,在有关会议的文件上有记录,不过一般人看不到,因此只能算是半公开的平反。
  万里的半公开,不等于胡乔木的半遮面。他是毫不转弯抹角地说,不能把武训称为“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农民阶级的投降派”的。而且,他毫不含糊地说,要平反。虽然不知道他还具体说了些什么,比起胡乔木的话来,他是快人快语了。
  虽然是快语(万里)和不够爽快之语(胡乔木),都了无诗意。
  但不可不知,胡乔木却是个诗人,正和毛泽东是诗人一样。
  不“全面评价”对《武训传》批判的他,在诗词的创作上,是比毛泽东更全面的。他不仅写旧体的诗词,还写新体的诗,简称新诗的诗。他不仅采用中国古典诗词的格律,写新体诗时,还用西洋诗的格律。
  记得在“文革”以前,《红旗》杂志曾经用过整整一两页的篇幅,刊出他好些首词,都是格律谨严的,其中有咏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霹雳一声春,风流天下闻”的句子;也有咏西湖边上拆掉那些伪托的古代英雄美人墓的“如此荒唐”的句子。
  这两年,地位高了,他的旧体诗更在《人民日报》主要的版面、显著的地位,新闻般地刊出了;而副刊上,就刊出他的白话新诗。
  据说,他在爱写旧体诗的胡绳处看到香港出的聂绀弩的旧体诗《三草》,知道人民文学出版社有意出新的补充修订本。就主动上门,拜访病榻上的这位老诗人,又主动表示要替这一《散宜生诗》写序,在序中赞扬这是“热血和微笑留给我们的一株奇花——它的特色也许是过去、现在、将来诗史上独一无二的”。
    ……
展开
目录

从胡乔木到乔木
夏衍和猫的情谊
从俞平伯到胡风
冯雪峰十年祭
空前绝后聂绀弩
王力文革五哀诗
“文章倾国”三家村
冯友兰诗论毛泽东
秦似悲田汉哭孟超
周作人已经平反了?
“饱吃苦茶辨余味”
书愤放歌吴世昌
精通洋文土诗人
杨宪益诗打一缸油
“生正逢时”吴祖光
陈迩冬十步话三分
碧空楼上探舒芜
“从来冠冕总堂皇”
铁骨铮铮邵燕祥
“至今人厌说秦皇”
黄苗子“青蝇拍后”
玉尹老人狱中诗
《燕山诗话》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