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存在与虚无: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论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99859
  • 作      者:
    杨经建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杨经建(1955-),湖南浏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1983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并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并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并获文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和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研究。曾出版学术专著《世纪末的文学景观-90年代小说创作现象研究》(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岳麓书社2005年)等。曾先后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文艺争鸣》、《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文史哲》、《厦门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社会科学战线》、《天津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人文杂志》、《福建论坛》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存在与虚无: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论辩》主要内容包括: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思潮与存在主义的“诗之思”、本土性:在东方语境中通融与重构的存在主义文学、必然性:存在主义东渐的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可能性、世纪性: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的创作轨迹和流变进程、展示性: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的艺术表现形态等。
展开
精彩书摘
    而在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中,作者营构了一个“极限境遇”来孕育“活动变人形”。完全可以说,这是一个典范的存在主义式创作切入点:利用“极限境遇”来表现存在的荒诞和生存的孤独。《活动变人形》的“极限境遇”是指中国现代性总体背景与“羊巴巴蛋上搓脚”、“打死老婆”、“再说个”的孟官屯之间剧烈冲突所形成的极度错位的荒诞生存环境--倪母为遏制儿时的倪吾诚的抗逆心理唆使他抽鸦片来麻醉其精神,静珍每天对镜恶骂的“早课”等都是这种荒诞的典型表征。小说通过倪吾诚的儿子倪藻之口以一系列连珠炮式反问表达对倪吾诚的生存角色的困惑:“知识分子?骗子?疯子?傻子?好人?汉奸?老革命?唐·吉诃德?极左派?极右派?……”倪吾诚就是这样一个灵魂永远处于两种文化力量的撕扯当中的人物,他具有始终找不到自己位置的“活动变人形”的特征,而“活动变人形”作为中国现代性进程中孤独的存在者只能是那个荒诞的“极致境遇”产生的畸形儿。客观地说,始终以一个孤独的存在者身份出现的倪吾诚也有自己独特的选择:一方面在话语上滔滔不绝而显示出绝对的能量,对传统社会的一切进行十分尖锐的批判,但另一方面他又没有任何实际行动的能力而软弱不堪。这里关涉到话语和行动分离问题:一种宏大叙事和日常生活分离的尴尬。王蒙写道:“他一生追求光荣,但只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过耻辱。他一生追求幸福,但只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过痛苦。他一生追求爱情,但只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怨毒。”他所做的一切无疑是“蚍蜉撼大树”,倪吾诚最终只得选择了“难得糊涂”的生存方式:“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糊涂更难。”按照萨特“自由的选择”的观点,一个人在困境面前可以自由地选择去克服困难或者自由地选择被困难所征服,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显示了存在者的孤独存在。对于倪吾诚来说,存在的无能感和荒诞性,一切出于偶然又归于必然,这是他绝对难以解脱的宿命。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非理性主义人本主义思潮与存在主义的“诗之思”
第二节 “非理性的僭妄”与不合时宜的创作

第一章 必然性:存在主义东渐的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可能性
第一节 存在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遇合
第二节 存在主义在中国的承前启后者--王国维
第三节 启蒙主义语境中的存在主义价值选择

第二章 本土性:在东方语境中通融与重构的存在主义文学
第一节 由个体存在的焦虑转化为民族生存的忧患
第二节 从反社会性的生命哲学嬗变到以和谐为准则的生命诗学
第三节 将绝对的超越性置换为相对的世俗化

第三章 世纪性: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的创作轨迹和流变进程
第一节 20年代前后:文学与个性独立
第二节 30、40年代:文学与自由选择
第三节 80年代以来:文学与生存体验

第四章 展示性: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的艺术表现形态
第一节 以“荒诞”和“孤独”为内核的主题话语
第二节 “归家诗”式叙事范型
第三节 象征化的创作思维
第四节 反崇高化的(准)悲剧风格

第五章 边缘性:中国式存在主义文学是一种不合“时”宜的文学思潮
第一节 怀疑精神与否定意识对主流文学“现代性”叙事的背离
第二节 艺术救赎功能难以适应主流文学的文化建构使命
第三节 悲剧性品质不符合主流文学的审美基调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