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
绪论
第一章 《淮南子》:"道"、"事"兼举
一 "辩博善为文辞"的淮南王
1.刘安传世的作品
2."刘氏之书"与诸子思想的整合
3.刘安的思想
二 《淮南子》中的"道"与"事"
1."道"论:从本体论到历史哲学
2."事"论:《春秋》精神的折射
3.道、事兼举与中国文论范式
第二章 董仲舒:天人合一
一 《贤良对策》与政论传统的建立
1.儒家文化方向的确立
2.儒生论政与"言天征人"
3.历史意识与"以古验今"
二 天人合一思想隐含的文论因素
1.关于阴阳五行学说的解释
2.天地精神与创作观念
3."气"观念向文学的渗入
三 董氏《春秋》学的文学意义
1.董氏的《春秋》学
2.《春秋》精神的再解释
3.《春秋》与"辞"
第三章 司马相如:赋家之心
一 汉赋:多重思想文化之结晶
1.赋与"诗"
2.汉赋与楚辞、楚赋
3.赋的分类及思想意义
二 司马相如与汉赋精神
1.文化心灵之表现
2.文化意识之发展
3.专制政治对汉赋的局限
三 "赋心"说
第四章 司马迁:发愤为作
一 从孔子、董仲舒到司马迁
1.司马迁的作史动机
2.司马迁的文化精神
3.司马迁的天道观
二 "空文"与"行事"
1.表达愿望与"行事"的重合
2.材料对表达愿望的限制和激发
3.表达愿望对材料的照亮
三 如何理解"发愤为作"
1."发愤":以感为体
2."发愤":思想人格总的呈现
3."发愤":生命精神的扩充和升华
四 如何理解《史记》的"义法"
1.古文家对《史记》"义法"的改造
2.价值理性是"义法"的根源
3."义法"在表现方法上的典范意义
第五章 扬雄:心画心声
一 知识型人格与学力型作家
1.扬雄"知识型"的人生形态
2.扬雄的人性论及知性主体的建立
3.知识人格与文学心灵的渗透
4.疏离政治、道德之间的纠葛
二 扬雄的文学思想
1.从推崇司马相如到推重"诗人之赋"
2.扬雄对屈原精神的领会
3."心声"、"心画"之说
三 《法言》人物批评及其文学意义
1.拟《论语》更拟《春秋》
2.人物评鉴:显示思想主干
3.从人物批评到文学批评
四 余论:知性主体与文学主体
1."天才的想象"和"学力的思索"
2."学力的思索"工夫要深透
3.学力型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一系
第六章 刘向、刘歆:古学新义
一 追问本源:疏解经学今古文之间的纠葛
1.往古一民间一圣道三维一体
2.古学乃经学的新变
3.古学与王莽新朝
二 古学在东汉的发展
1.尚博通与"贵文章"
2.今古文之争及古学的转变
3.经典解释的知识客观化与汉代经学的总成
三 环绕《诗》学的诸问题
1.四家《诗》义之贯通
2.《诗》由"古事"成就其文化意义
3.《毛诗序》的作者
4."本义":历史中形成的解释方向
第七章 王充:以才论文
一 以文合儒:王充思想的一个重要视角
1.对"文"的重视
2."文儒"之说
3.以文对士的品评
二 貌合神离:漂浮的文学观
1.王充对《春秋》精神的偏解
2.平面化:文学根据的缺失
3.世俗化:王充对文学功用的认识
4.王充对"文体"的认识
三 尽气尽才:文与儒的才士化
1.才与"博"
2.才与"力"
3.才与"气"
四 王充文学思想的有限意义
结语
附录:心物关系解释中的曲折--徐复观、钱钟书、郭绍虞、王元化论《文赋》
一 "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二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
三 "应感之会,通塞之纪"
四 综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两汉文论新释》系作者在博士后出站报告《两汉思想的文学视域》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对两汉文论的重要命题和范畴进行探究、辨析和梳理,以思想史为基础,参考近代以来相关研究成果,兼用解释学的方法,展示两汉文论的基本内容和独特价值。两汉时期,是中国文化整体规模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学及理论整体规模形成的重要阶段。文化心灵的不断丰富和开拓,形成两汉文论的核心。深入探讨两汉文论,对于重新认识和把握中国文学的特色,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