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化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学论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97947
  • 作      者:
    戴伟华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文化生态与中国语言文学的古今演变”是华南师范大学211项目,其目的在于“以文化生态理论为主要依据,将中国语言文学置于中国文化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中,系统考察其发生、发展、演变与规律”。 戴伟华编著的《文化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学论丛》主要是在文化生态与文学关系视野下编辑而成的,重在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生成、发展和表现形态。从中国诗歌由“歌诗”到“诗”的进程中,揭示出文人五言诗体的生成是文人观念自我突破的产物;对中国诗歌“独自”现象的分析,进一步突出私密性写作在抒情诗中的特殊位置和认识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戴伟华,江苏泰州人,文学博士。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广东省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出版专著《唐代幕府与文学》(现代出版社1990)、《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中华书局2006)、《唐代文学综论》(商务印书馆2006)、《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修订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唐方镇文职僚佐考》(修订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溃产》、《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先后主持国家教委”八五”社科项目1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3项以及中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等其它项目多项。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3等奖1项,广东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等奖3项以及江苏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3等奖2项等多项奖励。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化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学论丛》主要是在文化生态与文学关系视野下编辑而成的,重在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生成、发展和表现形态。从中国诗歌由“歌诗”到“诗”的进程中,揭示出文人五言诗体的生成是文人观念自我突破的产物;对中国诗歌“独自”现象的分析,进一步突出私密性写作在抒情诗中的特殊位置和认识价值。唐代春秋左传学、北宋文士与兵学等文则是在交叉学科中讨论文学经典和文人修养的时代意义。而对唐诗宋词名篇的研读,皆以小见大,力图提供经典阅读方法和学术创新视角。有关方法论的几篇论文,强调材料整理和阐释在文学研究中的意义,传统考据学和现代学术、隐性材料的价值和利用的讨论,终极目标仍然在于解决问题。《文化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学论丛》开拓创新,观点鲜明,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琪契阿提尼说,有一天,法国国王委派的米兰总督德利维斯,在菜市上亲手杀了几个屠夫,因为‘他们那种人素来强横,竟敢抗缴不曾免除的捐税’。——现在你们看惯艺术家安分守己,晚上穿着黑衣服,打着白领带,斯斯文文出去交际。但在彻里尼的回忆录中,艺术家同闯江湖的军人一样好勇斗狠,动不动杀人。有一天,拉斐尔的一般学生决意要杀死罗梭,因为他嘴皮刻薄,说拉斐尔的坏话;罗梭只得离开罗马,一个人受到这种威胁,不能不赶快上路。那时只要一点儿极小的借口就可以杀人。彻里尼还讲到华萨利喜欢留长指甲,有一天和徒弟玛诺同睡,‘把他的腿抓伤了,睡梦中以为给自己搔痒,玛诺为此非要杀华萨利不可。’这真是小题大做了。但那个时代的人脾气那么激烈,打架那么随便,一下子会眼睛发红,扑到你身上来。斗兽场中的牛总是先用角触,当时的意大利人总是先动刀子。”将艺术家还原到那个文化生态中是非常形象生动的,立体到可以去触摸。
    在试图还原艺术家生活和创作的文化生态的同时,丹纳也没有放弃经验和想象,而是充分发挥对艺术品产生的过程及其艺术感染力的丰富联想来描写艺术的本质,甚至对艺术品细节的想象性描述也令人神往。“他凭着清醒而可靠的感觉,自然而然能辨别和抓住种种细微的层次和关系:倘是一组声音,他能辨出气息是哀怨还是雄壮;倘是一个姿态,他能辨出是英俊还是萎靡;倘若是两种互相补充或连接的色调,他能辨出是华丽还是朴素。他靠了这个能力深入事物内心,显得比别人敏锐。而这个鲜明的,为个人所独有的感觉并不是静止的;影响所及,全部的思想机能和神经机能都受到震动。”文化生态的视野,不仅对重大事件的研究追问其宏大背景,而且对细部的分析总是追求立体的表达,追求生动场景的呈现,展开事物的层次和关系。
    ……
展开
目录
文化生态与中国文学
独白:中国诗歌的一种表现形态
《左传》“言语”对战国诸子散文的影响
试论《离骚》的创作契机与艺术构思
论五言诗的起源——从“诗言志”、“诗缘情”的差异说起
论两汉的“歌诗”与“诗”
孔稚圭《游太平山诗》补证
唐代春秋左传学别论
初唐诗赋咏物“兴寄”论
唐诗中“杜鹃”内涵辨析——以“杜鹃啼血”和“望帝春心托杜鹃”为例。    高适《燕歌行》新论
李白的悲剧与诗
李白自述待诏翰林相关事由辨析
北宋文士与兵学关系述略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写作智慧
被误读的《兰陵王·柳》主题
李清照《武陵春》词应作于绍兴元年考——兼说“隐性”材料的价值和利用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新探
传统考据学与现代学术——陈尚君教授《全唐文补编》及其相关成果的意义和方法
文学生态与文学研究的实践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