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绪论:为了忘却的纪念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评述 第四节 章节重点 第二章 启蒙者与被改造者――“探求者”双重姿态的发生 第三章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教条化的发生与响应:1949―1957年“探求者”公共视野的起源与文学创作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探求者”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的接受与窄化 第二节 “双百运动”前“探求者”的小说――与人民立场融合的感性实验及其缝隙 第三节 “双百运动”、新中国社会问题跟‘探求者”创刊的关系 第四节 “双百运动”期间“探求者”小说的特性:基层知识分子跟共产党政权的矛盾现象 一、启蒙视野下的“敌我矛盾”――高晓声《不幸》跟契诃夫《万尼亚舅舅》的互文性考察、新官僚的形象与小知识分子的心理转折――方之《浪头与石头》 二、在教条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外――陆文夫《小巷深处》和《平原的颂歌》的人性、人情与低调“献身” 第四章 双重姿态下的公共视野:1978―1984年“探求者”的世界观与小说 第一节 “探求者”世界观的扩展及思维局限 第二节 建国后社会生活与人物命运的公共视野――论高晓声小说(1978―1984) 一、新中国的农村生活、农民性格与风格的“变化历程”――论1984年前的“陈奂生系列”及《极其简单的故事》与《极其麻烦的故事》 二、知识分子的自我安慰、“文革”的‘世代”反思、社会主义的教育联系――论《周华英求职》、《系心带》、《特别标记》、《定凤珠》与《我的两位邻居》 三、农村妇女与工人阶级的爱情与婚姻关系――论《拣珍珠》与《跌跤姻缘》 四、“世代”视野下农村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渊源的再联系――论《水东流》与《蜂花》 五、农民、干部、知识分子的精神病症――论《钱包》、《山中》、《太平事》、《鱼钓》及《绳子》 第三节 新时期意识形态下的社会反思、社会主义理想与文士性情――论陆文夫小说(1978―1984) 一、新时期意识形态下的官僚与教育反思――论《特别法庭》、《门铃》、《围墙》与《唐巧娣翻身》 二、科学、日常、商业、饮食文化中的社会主义理想、矛盾与文士性情――论《献身》、《小贩世家》、《还债》与《美食家》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中的路线之争及其问题――论方之小说(1962―1979) 一、基层党员方之及其对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认识――论《出山》与《看瓜人》的“革命路线”问题 二、论《内奸》对共产党革命史的横切面重构――兼论其说书立场的实践意义 第五章 双重姿态下文学面貌的窄化:“探求者”1985年后的小说 第一节 社会意识固着化、历史性质抽象化号隋感的个人性窄化――论高晓声1985年以后的小说 一、农村与经济“现代化”转型问题及其新保守态度――论《送田》与《美国经验》 二、“文革”历史清理的政治困境与寓言困境――论《回声》与《触雷》 三、“归来”知识分子的“生活”危机与自我安顿的矛盾――论《临近终点站》、《青天在上》、《天意》 四、中美现代化参照、反省与思考的定型――论《灾难古龙镇》、《战术》及《陈奂生出国》 第二节 感情的文人化与社会主义理想的非辩证性解构――论陆文夫1985年以后的小说 一、孤立的“美”与五四启蒙话语的再论《临街的窗》、《井》与《人之窝》 二、社会主义日常生活怀旧及其非辩证性解构――论《毕业了》、《清高》与《享福》 第六章 结论:面对失落的公共视野 参考文献 一、文学作品 二、批评与研究专著 三、期刊、报刊文献及学位论文等 附录一 “探求者”作家小说或创作年表 附录二 高晓声与陆文夫重要生活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