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文本解读与专题研究
《槽山节考》和“世间”
“杀王”:与绝对天皇制社会伦理的对决
——试析大江健三郎在《水死》中追求的时代精神
马哈福兹:开罗街区与胡同的悲剧
神,语言最后的村庄
——高银和他的《济州歌集》
自我与世界的重新塑造
——在遗迹中寻找“抵达”之“谜”
论《大元史》对《青史演义》的影响
身体的研究:江户文学中柳腰的发现与想象
《罗摩衍那》与印度文化
醍醐灌顶与甘露滋心
——密教与奥义书
简论希伯来女性文学传统
跨文化比较
比较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与方法论
——以厨川白村研究为例
波斯“诗歌神授”观
——兼与柏拉图“摹仿说”之初浅比较
“从后说绝”:安世高译经中的偈颂翻译
比较视域下的蒙古族新时期散文
中蒙文化文学关系述略
菲律宾英雄史诗与中国南方民族史诗比较研究
“竹育兵马”:原型与象征
——中越侬智高传说比较研究
断裂情节
——《摩诃婆罗多》楔子部分的叙事研究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世界文学中的运用
——以欧玛尔·海亚姆的《鲁拜集》翻译为例
简讯
北京大学2010“东方文学经典重读”暑期学校总结
“新时期东方文学与比较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编后语
内容摘要
《东方文学研究:文本解读与跨文化比较》包括了《槽山节考》和“世间”、“杀王”:与绝对天皇制社会伦理的对决——试析大江健三郎在《水死》中追求的时代精神、马哈福兹:开罗街区与胡同的悲剧、神,语言最后的村庄——高银和他的《济州歌集》、自我与世界的重新塑造——在遗迹中寻找“抵达”之“谜”、论《大元史》对《青史演义》的影响、身体的研究:江户文学中柳腰的发现与想象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