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二月花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058682
  • 作      者:
    (美)吴帆著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关于女孩和女人,热情和欲望的模糊界限的极其优美的一本书。<br>    西方媒体及文学界瞩目的华人双语作家吴帆的经典力作!麦克米伦出版公司亚洲项目推出的第一部作品!2006年英文首版,迄今已在近二十个国家出版发行!<br>    小说讲述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广州一所大学里两个女学生晨明和苗雁的故事。二人性格截然不同。晨明个性单纯,喜爱音乐与阅读,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苗雁个性自由狂野,性感的外表使她在男人间无往不利。两人由相识到相知,各自从对方身上找到了心底里最渴望的东西……
展开
作者简介
    吴帆(Fan Wu),一九七三年出生于江西的一个劳改农场,后就读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她在广州和深圳两地工作三年多。1997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奖学金赴美留学,一年后取得大众媒体研究硕士学位。她在地处硅谷的YAH001公司任全球市场分析师多年,现为专职作家,以中英双语写作。 她和她的瑞典籍丈夫及他们一岁半的女儿住在旧金山湾区。<br>    她的处女作《February Flowers》(《二月花》)英文版自2006年在澳大制亚首次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八种文字,包括法,意,日,韩,葡,西班牙文等。她的短篇小说曾入围美国的PUSHCART大奖,并发表于《格兰特》(Granta)、《密苏里评论》及《Ploughshares》等老牌文学杂志。写小说之余,她也给《旧金山记事报》写书评,教写作课,并在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的组织做义工。她是一位最具文学潜力的华人双语作家。
展开
内容介绍
    小说讲述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广州一所大学里两个女学生晨明和苗雁的故事。二人性格截然不同。晨明个性单纯,喜爱音乐与阅读,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苗雁个性自由狂野,性感的外表使她在男人间无往不利。两人由相识到相知,各自从对方身上找到了心底里最渴望的东西。她们的友情改变了她们的生命走向,也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她们的分离。故事由成年后的晨明娓娓道来……<br>    二月花,生命最精华的情愫与羞涩。
展开
精彩书评
    吴帆的这本小说让我如痴如醉。<br>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倾情推荐(《芒果街上的小屋》作者、美国著名作家、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br>    人物,情节,和富有感染力的中国情调融合在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处女作里。无法忘怀的人物,加上真实的感情,使吴帆的第一部小说动人、性感,让人难以释手。她的风格简洁,行文自信、清晰、精确。(《二月花》是)令人赞叹的一部外女作。<br>    ——新闻简报(澳大利亚)<br>    并不是让人轻松的阅读,然而却充满了生命力和洞察力,把我们带到一个跟我们熟悉的环境大相径庭的世界。<br>    ——牛津时报<br>    是一部让人耳目一新,富有创造力的作品。小说不光在亲密和克制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同时打破了多个情节模式。作者对主题的把握让人赞叹。她完美地描述了年轻人的友谊中可能出现的自闭倾向和过度的激情,但却不让你感觉到主人公的思虑是一种封闭的自我关注。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它的主题的普遍性    ——那就是成长的快乐和痛楚,对性的发现及由此而来的恐惧和兴奋。阅读《二月花》的时候,大概很少人能不回忆起他们成长阶段的心的悸动。<br>    ——亚洲书评<br>    吴帆以不强人接受己见的笔渊静静地揭示了中国在过去儿个世纪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部含蓄而轻快的小说,与其说足性的觉醒,不如说是彻头彻尾的觉醒。<br>    ——英国观察家报<br>    吴帆的优美流畅,动人心弦的处女作捕捉到处在激变中的中国社会中的主人公们的生活……尽管成长的故事有共性,但是很少作品能象《二月花》一样把握住一个国家的时代精神。<br>    ——《那是北京》杂志<br>    动人的处女作。美丽,引人入胜,并巧妙地把感情,幽默,性的刺激,和对现在和未来的真诚的探索结合在一起。<br>    ——新加坡海峡时报<br>    充满了神秘和误会……极其深刻。<br>    ——英国独立报<br>    这本小说小去讨好假想的读者,而是注重在故事本身。它轻而易举就摆脱了个人回忆录的声音,并以后来获得的智慧来讲述过去的事情一就像是故事此时正在发生。同样吸引人的还在于书中两个朋友是如何成为当时中国的象征。<br>    ——英国金融时报书评
展开
精彩书摘
    离婚后,我搬到了一套一房一浴的公寓。十二年前我曾在离公寓五条街外的大学读书。公寓楼是灰色的,由一栋独立房改装而成。它微微右倾,外墙刷着厚厚的石灰,里面总共有六个单元。我住在最顶层,窗外唯一的风景是鳞次栉比的未完工的摩天大厦。我的房东是个开杂货店的,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她本来希望我签一年的租约,但我只同意签半年——我知道她的房子就像周围很多两三层的低矮楼房一样,一年之内就会被推土机推倒铲平,而后为一栋高楼取而代之。<br>    我大可以像我的朋友们一样住在交通发达、设施完备的天河区。不过,我喜欢这栋公寓楼前铺着石子路面的小巷。天气好的时候,街坊邻里的老头、老太太聚集在绿阴如盖的榕树下,在那里打麻将或是唱粤剧。小巷对面是另一栋刷着石灰外墙的公寓楼,上面所有的阳台上都摆满了花,有玫瑰、菊花、百合,还有大丽花。广东人喜欢种花,而且善于调养花。他们常常在窗户下面挂一个摆满各色花的木架子,给在工业污染和汽车废气中残喘的城市增添了一点亮色。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某家阳台上往往走出一个穿着围裙的中年妇女,用白话大声喊在楼下打麻将的家人回家吃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