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白天,室内的光线也很柔和,因为只有少许光线可以透进斜顶低檐。从天顶到地板的所有东西在色调上都很淡雅;客人们自己也精心地选择了颜色不引人注目的服装。一切都呈现出古色古香的柔和,除了崭新的本色竹制茶筅和亚麻餐巾形成唯一的对比以外,任何使人想到新制品的东西都被禁止使用。茶室和茶具虽然褪了色,但一切都清洁如新。连房屋中最幽暗的角落都一尘不染,否则主人便不能被称做茶人。茶人首先具备的条件之一是扫、擦和洗的知识,因为一尘不染也是一门艺术。一件金属古玩决不能经一位粗心却热情的荷兰主妇之手。不用擦去从花瓶里溢出的水滴,因为它使人联想到露珠而感到清爽。
关于这一方面,利休的故事清楚地说明了茶人所怀抱的清洁观念。利休的儿子绍安在甬道上清扫和洒水的时候被利休看到了。利休在绍安结束工作时对他说:“还不够干净。”并且命令他重做一遍。绍安不耐烦地又干了一个钟头之后对他父亲说:“父亲,没有什么可干的了。石径上洒了三遍水,石灯和树木都闪着水光,苔藓和地衣清新翠绿,地上没有一枝一叶。”“傻孩子,”父亲带着责备的语气说,“你这根本不是打扫甬道的办法。”他一边说,一边走进庭园,他摇着树,摇落片片秋锦——金色和红色的树叶!利休所需要的不单是干净,还有美和自然。
“喜爱之屋”这个名字意指迎合个人的艺术趣味而建的屋子。茶室是为茶人而建,而不是有了茶室才有茶人。茶室也不是为后代人而建,因此它只是一个暂时的建筑。每个人都应该有他自己的房子这一思想基于日本民族的古代习惯,神道迷信规定房屋的主人死去以后,房屋里的住民应该搬走。这一行为可能是由于一些尚未被理解的卫生上的理由。另外一个早期的习惯是向每一对新婚夫妇提供新建的住房。在古代,正是由于这些习惯,皇宫才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伊势的大庙——天照大神的大神宫——每隔二十年重建一次即是现代仍然保留着的一个古代的范例。
展开
——西胁顺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