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台北花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6108971
  • 作      者:
    蔡珠儿文
  • 出 版 社 :
    黄山书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樱花是嘴,茶花是脸,杜鹃是手,她们组成了春天美丽的体态,可是也预兆了春天的脆弱与变幻。阳光最充沛的夏季,黄色的花树也最多.它们吸饱了灼亮的光泽,吐放出浓烈的灿烂,而且行径一如阳光的囊暂。滤去了热与尘,减却了骚动挣扎,这些秋花展露出一种相对的平静,可是由于细碎,又含带了轻浅的忧思和局促。用了整个冬天养驯的忧伤,被木棉的血染成朱琉色,在阳光下摊成一张透明的影子。
展开
作者简介
  蔡珠儿,1961年生于台湾省埔里镇,毕业于台大中文系、获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系硕士。曾任台湾《中国时报》记者、研究员、资深记者等职,现定居香港。著有散文集《花丛腹语》《南方绛雪》《云吞城市》《红焖厨娘》《饕餮书》等书。曾获第二十届吴鲁芹散文奖。2005年台湾《中国时报》及《联合报》年度书奖。
  柯鸿图,1950年生。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现于铭传大学任副教授。曾任台湾海报设计协会、美术设计协会理事长,擅长平面设计、插画等。向来重视传统文化素材的现代新意,以及自然生态保育的观念推动。
展开
内容介绍
  《台北花事》内容讲述的是一名女子行走林间和花园的美丽心情,以及树味花香的深刻触发与想象,配佐名家柯鸿图的精致图绘,兴观群怨,与花草同生,美轮美奂,让人不忍释手。
展开
精彩书评
  这本小书,因此可以说是“一个植物爱好者的独自私语”,本来是喃喃地絮絮地说,后来讲得太大声,以至于别人只好听见了。基本上,这些短文除了用来疗治我自己的绿色症候群,具有抒发功能之外,还有一点点我自以为是的“社教”功能:想让更多城市人从近取譬,认识更多周遭的植物,因而取材泰半以生活中及台北近郊的花木为主……
  ——蔡珠儿《序》
展开
精彩书摘
  想在都市找槟榔树,很难;找到槟榔树想看槟榔花,更难。所以槟榔花不以视觉的方式存在,是以味觉的型态,聪明地占有更多空间。
  气味无形无相,不具意义,因此试图以文字符号来迻译传达嗅觉,除了含糊不清,势必还漏失良多。清香、馥郁、芬芳,谁能从字面上分辨其问的不同,甚至从而得到启发?对于槟榔花香,这个形容的困难尤其明显。
  尽管满山遍林一起开花,槟榔花香还是若有似无,氤氤氲氲,掺杂在夏日南风、怒草郁树的体味中。尽管若有似无,捕不着也看不清楚,你还是逐渐身不由己,被那香味的力场吸陷下去了。
  首先,是某种恍惚的愉悦之感,从感觉系统中泌生出来,甚至漫漶成幸福的幻象。然后,若有似无、无所不在的空间感,在尖高的树梢盘绕数匝之后,冲向晶亮的艳阳,又急下蓁蓁的莽草,翻起泥土的蒸燥。所以这项气味的分析可能还是含糊不清的:树体、烈日、草腥、泥味,拌上洋洋的南风,构成了槟榔花香。可是如果扣除了前面那项奇异的愉悦幸福之感,一切组合就会溃散。
  是的,槟榔不但会开花,而且就在你被文字隔离于味觉之外的八月,槟榔花香正在全省各地挥肆。也许就是那种幻象的乡愁,台湾原野的气味,让很多人在车子里和钥匙圈上,吊它一棵塑胶做的槟榔树。
展开
目录
大陆版序
序:木瓜溪有个绿小孩
辑一 繁花照眼
众香
低等进行式
花的家乡
世纪之爬
秋花秋树
春谶
食花人
光族花裔

辑二 一枝独看
乡愁槟榔
千日红颜
擦子树
逃走的芙蓉
花田里的猫
芒花荒原
独裁心事
橄榄之味
树殇
劈哩啪啦
物质之华
三月革命
相思的恶作剧
流苏,醉眯眯
天寿甜
桃之天天
野鸦椿
乞食碗
等待乌桕
火焰木
落花癫

辑三 绿色身世
致命的叫声
啜饮褐色文明
九层香塔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