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山·海·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80068
  • 作      者:
    孙玉石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新旧诗钞,露珠集,长起来吧,小树苗,我们的日子真好,小诗,火——从革命烈士图片展览室走出来,自嘱,枣花,致曹辛之暨“九叶”诸诗人等等。
展开
精彩书评
    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是人类精神的童年。它应该拥有一片永久的绿色空间。这空间在自然界也在人精神世界里。无论它变得怎样古老,在这里生长并从这里出发的都是含苞待放的希望。我愿永远不会再有人用野蛮的思维和暴力铲除北大人百年来葆有的灵魂的一点绿色。 <br>    ——孙玉石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十三日(星期二)徐年来,司机送新疆哈密瓜一箱,让我们带给曼谷李绍祝总裁家里的。整理出行行装。中午我做简单午餐。休息后,拷贝李瑛文章,并准备走前水电安全等项事。三时三十分正大司机小高来接,与菊玲往首都机场。西时许进机场。小高帮助办理登机等手续。送入贵宾候机厅。五时三十分登机,六时三十分才起飞,迟起飞了近三十分钟。这是一架泰航大型飞机,飞机上乘客,百分之九十多为西洋人。可见当今西方人到泰国旅游之热。<br>    于夜色中向南飞行。在35000米的高空,第一次望见浩瀚云层上的一轮明月。看报纸得知,今夜乃是农历六月十四。皓月正圆,无纤尘遮蔽,清辉莹澈,纯洁无瑕。下面云彩,时时变幻形状,或如波涛汹涌,卷起千堆白雪,或如一汪湖水,湛蓝透明,深不可测。兹此时,读泰国出版的华文报纸刊登的小说《血泊罗宵》,里面描写毛泽东在井冈山与贺子珍开始相爱并结婚事,其中引了毛泽东给贺子珍读自己写的一首词《贺新郎》的情景。此词概为思念杨开慧作。仅录如次:<br>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br>    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br>    与汝。人有病。天知否?<br>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br>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br>    “文革”后,不读毛主席诗词久矣。故于过去未发表过的作品,亦鲜有问津,今得读此《贺新郎》,颇为钟爱。一为毛泽东确有难得古今天才之文采,一为他的这首词满纸是少有的儿女情肠。杨开慧此时正被捕,音信绝无,尚在狱中,等候死亡的判决,毛即与贺子珍结合,此乃启其后来帝王美女习情之先也。经四个半小时飞行,晚三十分钟,抵曼谷机场,诗铃与司机来接。乘车约一小时许,到达诗铃家里。诗铃妈妈李太太热情接待。一切安排好后,即洗澡,休息。1992年,李诗铃初中时,曾在我家里住两个月,在北大汉语中心学习汉语。现在美国考上博士。她盛情邀请我们再次来泰国玩。<br>    二十四日(星期三)晴。早起,一个人在园中散步。这是高级花园别墅区里一个中间大小的院落。房屋为泰式建筑,又很现代化,树木,草坪,花园,样样齐全。九年前曾应李绍祝先生之邀,来此小住,今又再来,面貌无甚大变化。原来花园中一个养鱼池,已拆去,盖了一栋二层楼房,里面是客人聚会的大餐厅。楼上面,为休闲地,可放映电影。<br>    泰国无四季,满园如春,绿色遍地。洋兰紫花,红花,开得非常美丽,鲜活。早饭后,诗铃带我们游泰四世国王的旧王宫。位曼谷郊区。进一西式楼房庭院后,印象最深的,为宫廷院内中间的一棵古老的大榕树。树干除最粗者外,周围约十余株,粗细不一,树顶繁茂,青葱蓊郁,如巨伞盖下,年迈的“胡须”,千百条如飘如垂。宫殿为西式建筑,结合泰国民族风格,多呈淡绿色。归来休息。晚全家到荷花(BuO)饭店吃海鲜及泰国菜。李绍祝总裁回来开会,也赶来参加。李总长年在上海,主持那里的正大公司经营事务,很少回家。今天,就在他们自己家里来说,这也是少有的团聚。归来休息。<br>    二十五日(星期四)往清迈。早起,七时四十分,诗铃及两个妹妹一起,与我们往机场。九时二十分登机,经一小时三十分,抵达清迈。出机场后,有旅行社导游来接,乘车进清迈城。
展开
目录
新旧诗钞<br>露珠集<br>长起来吧,小树苗<br>我们的日子真好<br>小诗<br>火——从革命烈士图片展览室走出来<br>自嘱<br>枣花<br>致曹辛之暨“九叶”诸诗人<br>无题<br>题上野公园喷水池畔写真书赠平山久雄教授<br>戏题七绝一首呈平山久雄先生<br>游金泽兼六园有感赠尾上兼英<br>洁白的雪花——赠日本友人工藤俊一工藤尚子夫妇<br>初春雪中游伊豆<br>留别日本友人——题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语中国文学研究室留言簿上<br>思念<br>思念(二)——写在寄日本友人芦田肇君的贺年状上<br>记忆<br>题《朱湘选集》扉页——赠江锡铨<br>蓝天<br>写在赠日本友人的贺年状上<br>一片远去的云<br>流去的<br>肖像<br>三峡杂思<br>黄鹤楼<br>江水和空楼<br>冬天的山——傍晚见西山有感<br>海边望月<br>沙粒与贝壳<br>云<br>我带走这束鲜花——赠新疆师大听讲的学生们<br>绿色的永恒——为王瑶师七十五寿辰<br>题照片一组<br>题赠女儿照片一组<br>生命的承重<br>秋天的荷塘<br>我从稻田边走过<br>题红叶<br>自华盛顿寄芦田肇君<br>无题——为中文系征文颁奖会写<br>与友人澳门西湾漫步<br>寄语——题给学友寄燕园风景明信片<br>长白山情思(组诗)<br>山——从平原走近高山者对于一种灵魂的礼赞<br>敬悼恩师组缃先生<br>热带的路<br>海之梦<br>挂念<br>银杏——给十一月一日<br>无题二首<br>六甲川胜罔桥<br>那一瞬间的雪花<br>永远的溪流<br>赠片山智行先生<br>恭贺诗人清岳香女史荣获椋庵文学大赏<br>乌鸦<br>戏为七言打油诗一首<br>我诅咒那美丽的咒语<br>茅台口占长句<br>春节打油一首戏赠芦田肇君<br>泰国清迈滨河饭店口占<br>贺北京大学图书馆百年华诞<br>无题<br>致自己<br>李庚夏博士留念<br>赠世家兄<br>悼施蛰存先生<br>无题——自林庚先生家归来,仿林庚先生格律诗,作绝句三首<br>雁栖别所书怀<br>步郑燮题梅竹画诗韵作无题兼七十自寿<br>拾荒者——贺新年致中学好友<br>深夜偏头痛不眠,漫吟一打油短章,仍日《无题》<br>小区速写(三首)<br>送别林庚先生<br>鼓浪石<br>题《野草》<br>一颗落土的麦粒——悼念同窗学友维张<br>无题<br>人的花朵之歌——读梅志文字之后<br>题昆明湖黑天鹅写真七绝<br>楠本赏饭老愚戏拟五古打油送朱正夫子归故里<br>小区小景<br>题罗清桢木刻《船夫》<br>己丑岁初赠南开大学张铁荣教授<br>呈赠国绶兄<br>赠关纪新贺六十大寿<br>题清华园新林院柿树雪照<br>送别任秀玲<br>两只燕子家庭的迁徙史——小区纪实<br>无题——献给艾青的诗魂<br>旅札日识<br>“又见棕榈!又见棕榈!”——泰国马来西亚纪行<br>我心中的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文学之旅<br>寻梦里的尼罗河——埃及之行掠影<br>文学寻梦:从湖区到康桥——英格兰苏格兰之行匆记<br>[附]著述编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