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辑一:“活着”的问题<br>活着的理由<br>小城故事:动乱年代活着的根基<br>这才是合格的、真正的教师<br>作为思想者的教师<br>活着的危机:乡村文化、教育重建是我们自己的问题<br>“活法”问题: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br>有这样一位农村教师<br><br>辑二:教育问题<br>中小学教师之爱:“亦师亦母(父)”之爱<br>名校者,有名师也<br>我们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教育环境<br>保卫童年<br>请关注打工子弟老师的权利和生命成长<br>认真总结二十世纪中国中学教育的经验<br><br>辑三:学术问题<br>构建“能承担实际历史重负的强韧历史观”<br>有承担的学者,有承担的学术<br>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学术生态<br>如何对待从孔子到鲁迅的传统<br>这是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的共同困境<br>应该研究中国现、当代社会的游民问题<br>如何回顾那段革命历史?<br>底层言说的价值,自我警戒和边界意识<br>全球化背景下的鲁迅研究呼唤新的想象力<br>全球现代汉语文学:我的文学想象与文学史想象<br>学术坚守与宽容<br>防止学术研究中的极端化思维<br>学术研究的雄心及其他<br><br>后记内容摘要
《活着的理由》乃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的最新作品,汇聚了先生近两年来的思考。钱理群先生最近的几本比较重要的作品都放在我们社,《追寻生存之根》、《钱理群讲学录》、《我的精神自传》都取得了不凡的社会效应。活着的理由置于“五月文丛”,同期推出的还有著名学者林贤治先生的最新作品《纸上的声音》,这两本有着内在精神关联的作品相信将引起知识界的侧目。<br> 钱先生保持了其一贯的思考方式及思考力度,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其“搅动灵魂”主题的发展,既是对严峻现实的正视,又有超越现实的思考。因此,《活着的理由》的文章集中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活着的问题”,“教育的问题”,“学术的问题”,而贯穿其中的却是两个关键词:“活着”与“承担”。“活着”讲现实的生命“存在”:存在的理由、根基、危机等等;“承担”,则是追寻存在的“意义”,从历史经验中提升出的既旧又新的生命存在方式,即所谓对自我、事业和社会的“三承担”。而在这背后,又有着关于以“价值重建”为核心的“文化重建(学术重建,教育重建,等等)”和“生活重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