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红旗插遍高原:解放云南老战士访谈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8901273
  • 作      者:
    杨亚伦编著
  • 出 版 社 :
    云南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一曲慷慨激昂的战歌!
    1949年初,解放战争势如破竹,全国解放大业指日可待。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中央统治集团,妄图利用云南地处边陲等有利条件,把云南建设成大陆上的最后一个反共基地。为了解放全中国,我二野刘、邓首长,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一系列指示。声东击西挺进西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云南全省开展了人民游击战争和群众革命斗争。
    《红旗插遍高原:解放云南老战士访谈录》编者走访了近百位当时还健在的老战士,为你阐述了他们在解放云南的过程中和解放初期在云南战斗、工作、生活的各种经历。
展开
内容介绍
    《红旗插遍高原:解放云南老战士访谈录》的编者杨亚伦,是一名“南下干部”子女,很早以前就有为父辈们树碑立传的意愿。他历时多年,走访了近百位当时还健在的老战士,其中包括许多由当年的师、团、营各级首长和战士转业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干部,并向你讲述了他们在解放云南的过程中和解放初期在云南战斗、工作、生活的各种经历。
    《红旗插遍高原:解放云南老战士访谈录》出版之际,正值云南解放60周年。在这60年里,云南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贫穷、落后、闭塞的云南,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美丽、最神秘、最具有魅力的地方之一,成为中国西部改革开放的前沿,一个现代化的新云南开始崭露在东南亚之巅。
展开
精彩书摘
    元江战斗,硝烟弥漫
    我们在元江铁索桥北侧消灭了国民党42师。当时指挥作战的是师政治部主任张丕绪、团长陈文祺、副团长裴全江。我们团直属队、2营、3营在元江大通铺高山之上,13军副军长陈康命令我们迂回到元江上的铁索桥阻击,不能让敌人逃跑。我们又和37师联系,因为要统一作战。周学义、雷起云、吴效闵他们在铁索桥东侧红土岭、营盘山围歼敌8兵团部。
    在靠近大通铺西侧,山头上有边纵西进支队在那坚守,他们把我们当成国民党了,因为当时红河河谷到处在打,战场很乱。我们3营冲上前去抓住几个人,一看他们穿着游击队的服装,一问是边纵的,自己人打误会了,赶紧找他们了解情况,并说明我们的任务是要到二塘和铁索桥,后来让他们带路,带着我们连夜上了二塘山。晚上战士们都睡着了,师政治部主任张丕绪、团长陈文祺、副团长裴全江在煤油灯下研究作战方案,并对各营交待了作战阵地和任务。
    我们在拂晓时打响战斗,敌人爬向山头,我们开始反击,把敌人反击下去,压到山沟里。在二塘我们的一个警卫连、7连、8连在北侧山沟,9连两个排迂回铁索桥。国民党42师反复冲击,伤亡比较大。到了9点钟左右,国民党42师一个姓张的作战科科长上来,说他们要起义,那时我在前线,碰上3营的通信员带着要起义的这个谈判代表,我把他带到团指挥所。他说要起义,张丕绪主任说:“你要起义可以,我们把电报发给陈赓司令员请示。”这是张丕绪的策略之计。就让他等一下,让我带着他们到外面去谈判。张丕绪给我使了个眼色,说这只是个策略,要叫他们投诚,由我给他做宣传。我也知道我们带的部队太少,一个营、一个特务连、一个警卫连、炮连还有宣传队,我就和谈判代表讲:“你们800万部队都被我们消灭了,我们的政策你们也清楚,只要你们放下武器,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毛主席有声明的,你可以打消顾虑。”“既然你起义了,咱们就是一家人,你先把武器放下,咱们再说。”后来他说他当不了家,师长没有来,他只有回去请示副师长,实际上那个师长被打死了。我让他回去找那个副师长说,叫他们的团长也来。我的意思,只要他们团长一来,就没有人指挥部队了。后来我还给他做宣传工作,还给他喝水,说:“战场上我们的部队太多,我们可以不打你们,但对面的部队我们没办法指挥。”当时,为了调更多部队来,我们一直吹号,联络部队快来人。我跟那个团长说,你们看我们一直在吹号,叫对面不要打枪。实际上我是想调我们部队2营来,但是没来,怎么叫都叫不到。东面的37师和国民党部队打得很厉害,那个团长说你们打得太狠了,我们的人死了很多,我说那怎么办啊,后来他又带了3个团长来,这一来我就放心了,他们部队没人指挥了,我们部队一面打,一面喊话:“你们放下武器,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只有放下武器才有出路。”大家都在喊话。当时我们3营教导员龚殿友已经和7连、8连下到沟里给他们做工作了,国民党部队因为好多天没有吃饭,也没有喝水,又没有团长指挥他们,到了12点,3营教导员大声说:“走,跟我走,到红河里喝水,然后吃饭,你们把枪放下。”敌人把枪放下以后,他带着敌人这个师,2000多人到了红河边喝水去了。虽然是1月份,河谷仍热得不得了。他们就都到红河边喝水,我们的部队就下来了,把武器收缴在一起,枪栓下掉,5枝一捆地捆起来,把枪栓装起来放在筐里由我们拿着,让他们自己背着枪。他们有2000多人,我们只有500多人。敌人那个师乖乖地缴了枪,我们把弹药都拿上,所有干部战士都给他们做宣传,我们前面走一个连,后面走一个连,中间采取我们5个人插2~3个敌俘,叫他们背着枪走,就到了甘庄坝。这边的战斗刚结束,敌人8兵团司令部也被37师消灭了。边纵发动当地老百姓筹粮,还搞了菜、肉,我们部队也分得了一些,把那些国民党俘虏也叫来一起吃饭,吃了很多。
    团政委赵培宪带着1营、2营到了元江城,在元江中学,37师师政委雷起云说:“培宪同志,你们打得很好,消灭敌人一个师,堵桥也堵得好,现在给你个任务,你要继续追击敌人,由37师吴效闵副师长带着你们到思茅,再往那边打。”那边跑了一部分敌人,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追击消灭敌人。吴效闵、赵培宪就带着我们114团直属队200多人和2个营共1000多人追敌人。过了一个山,跟起义部队34团打起来了,他们一看我们穿着黄军装就和我们打,还以为我们是国民党部队。我们吹冲锋号,冲上去抓了他们几个人,他们说是起义部队,才知道是搞误会了。说我们还有任务就继续往前走。走了两天,过了墨江,到了关通,就追上宪兵10团3营,这个团很反动,专门对付学生运动和地下党。后来我们包围了就打,把这个营歼灭了。他们缴械以后,一问说是宪兵10团3营,后来审查他们,原来他们要往台湾去,没有及时乘飞机走脱。这些人都是老兵,抗战初期在四川招的一些学生,还有海南、安徽的。我们一过江他们就跑,他们有的人个头很大,家庭出身要么是国民党特务头子,要么是国民党军官,要么是土豪劣绅等,这些人是非常反动的。
    当时,追击敌人要渡澜沧江,冬天澜沧江水还是很清的,部队扎竹排过江去。竹排就是把大竹子砍下来,排成排用藤条捆扎起来,有七八米长,坐五六个人,一个连就要十几个竹排,做了一晚上。拂晓以前过江了,没有人掉到河里,我们部队原来渡江作战时都练过兵,熟悉竹排过江。走山路,不像现在的公路,走了一天多,没有到国境线,到南峤打完就回来了,残敌逃到缅甸去了。在南峤歼灭了敌第26军278团300余人,缴获的武器由俘虏背着、牲口驮着回来。
    当时国民党军队为了逃跑,对当兵的说:第三次世界大战,他们还要打回来,还要组织国际联军,回来就都是要当官的,不过他们全被歼灭了。
展开
目录
110团走在最前面
从广西进军云南
我随大炮进云南
我随49师第一个打进云南
攻打蒙自机场
元江,元江!
滇南战役抓住12个将军
拼死守住元江桥头
元江战斗,硝烟弥漫
解放个旧锡矿,打澄江“小孤山”
把敌人歼灭在国境内
忆滇南战役及激战抚仙湖
报道昆明人城式
我坐第一辆车进昆明
昆明入城式中的宣传科科长
南下我在四兵团部当警卫
抢修碧河公路
两副对联
滇黔公路武装押运
一条公路的战斗
亲历人城式及广南剿匪
剿匪英雄
土匪头子躲进了洞里
忆滇中、滇南剿匪
生擒法国“二圈官”
金平剿匪回忆
金平突围
富源、河口剿匪纪实
转战滇南剿匪
剿匪战斗中的119团
侦察兵战土匪
剿匪战斗中的女兵
难忘楚雄剿匪
鸡足山剿匪记
米甸剿匪
博尚剿匪纪实
太平街真的太平了
盈江莲山剿匪
镇康剿匪那一年
打土匪营救查玉升?长
泸沽湖剿匪
泸沽湖划船剿匪
剿匪回忆
我到龙某部队当总代表
陈赓司令员表扬:打得好!
消灭叛匪龙某
确左镇剿匪以一顶百
白鸟乡剿匪记
昭通剿匪后勤回忆
光荣的进藏先遣营
雪原上的“宝塔式”运输
解放中甸
和廖师长进中甸
纳古之战
盐井之战
工兵英雄郭中兴
中甸剿匪作战
三进藏区剿匪
劝降日瓦叛匪
中越边境大剿匪
我给越军当顾问
畹町桥头首任边防女检查官
边防“活字典”
到佤山寨要?解放军人头
军卫生部部长忆进云南
南下“人马健康”运动
治疗4所进云南
红军团出来的军医
担架兵的回忆
忆征粮剿匪
蒙自县长为部队筹粮饷
农民忆苦运动显神威
后勤“无名英雄”
飞雷英雄白孝基
腾冲征粮记
从征粮到边疆盖营房
审讯大特务
清查特务和丽江镇反
开展整风运动
在起义部队做军代表
火线上的军报记者
战地演出的“王大妈”
我在野火剧社
用画笔作战的军人
一路宣传一路歌
向小孤山开炮
文山剿匪的记忆
进军滇西一路受欢迎
14军随营学校
第一任下关市长
老百姓叫我“高县长”
团长得疟疾牺牲在孟连
扛着捷克机枪进云南
江西大学生参军进云南
赵藩孙女捐藏书
随军南下的新华社记者
采访手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