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婚姻门里 爱情门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1335719
  • 作      者:
    百里无忧著
  • 出 版 社 :
    春风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职场男女婚姻初体验的真实写照
  他如何面对自己的婚明好友、婚后知己;她如何进行自己的婚姻保卫战。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是没有婚姻,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展开
作者简介
  百里无忧
    现为国内第一档情感类心理疏导电视节目金牌监制,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在业内曾获得国家级奖项若干。已出版长篇小说《我是记者》《纵情难收》,热门婚姻小说《婚昏欲碎》引起广泛关注。
展开
内容介绍
  当婚姻遭遇职场情挑,执着的他该如何选择?当婚前好友都变成陌路,当婚后好友纠缠不清,他自问:结婚了,就不能有异性朋友么?都市里最具争议的不出轨外遇,办公室暧昧的发声之作,重新审视职场男女婚后关系。
  李萌准备和恋人何问旅游结婚,但婆婆和公公不同意,认为必须大办,否则随礼的份子钱收不回来,于是一场豪华的婚礼有条不紊地筹备着。意外的是,何问不得不按和公司说好的婚前十天去香港培训,结果认识了略带神秘的启云。婚礼前何问接到启云的电话,问他是
  当婚姻遭遇职场情挑,执着的他该如何选择?当婚前好友都变成陌路,当婚后好友纠缠不清,他自问:结婚了,就不能有异性朋友么?
  都市里最具争议的不出轨外遇,办公室暧昧的发声之作,重新审视职场男女婚后关系……
展开
精彩书摘
  何问说:“一样、一样。”
  李萌说:“那你去朋友家住吧,别去我家了。”
  这下,何问的酒稍微醒了一点。自己家房子小,新房准备设在老丈人家,一起住真是烦恼连连。他和李萌计划很久,要在结婚后买个小户型,可是连首付也没攒够。
  李萌看他哑了,把朋友的那份婚礼策划书拿出来给他看:“咱们还是别旅行结婚了,办一次婚礼,对大家都有个交代,爸妈说份子钱都给我们,也能把房子的首付收上来。”
  何问想:怪不得人家都大操大办,原来这是零存整取的货币回笼。
  李萌想:何问什么都好,就是婚前好友太多,而且什么都不避讳。结婚了,是不是以前的好友就该屏蔽了呢?自己那个闺中好友小熊,和老公认识三个月就闪电结婚,此后无论男朋友、女朋友,一概形同路人、完全漠视。何问怎么就没有这种气魄呢?要是他和婚前好友有点什么不清不楚,自己的婚姻保卫战,到底要死守到什么时候?
  对于登记之夜的狂欢。何问的记忆远远没有李萌那么刻骨铭心,只记得二老婆一直到七公主,那几个女朋友酒量从未那么大。也许大家都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何问能这么跟朋友们喝酒的日子,也许就要远去了。
  在进入而立之前这一年,何问终于要结婚了。他如此晚婚又注定晚育,不是因为挑得厉害,而是因为迷惘得厉害。
  二十九岁是个比较复杂的年纪,公司里的人和他说,越过这道坎,如果你还是小白丁一个,前途就基本没戏了。当然,这个白丁不是指他孤家寡人一个的局面,公司里三十五六岁的老光棍成群结伙,人家说的是业务上的。还好,刚进二十九岁何问就提了国内传媒业务部的总监,对外的名片上印着IDM传媒集团国内业务部经理。老妈看到名片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儿啊,你事业有成了,该结婚了。
  何问知道,自己那个经理属于在北京城掉下个雪片一砸一堆的那种。只是自己都二十九岁了,似乎也该结婚了。于是他不得不对自己的相亲做了一个了断,发了个短信给长跑将近十年的恋人李萌说:嫁给我吧。
  有句老话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意思是经历过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啊、山啊的,再难以吸引他,一概黯然失色。可是何问却觉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谁都晕。
  何问不知道理想的老婆是什么样的,别人都说找个爱自己的,门当就行,户对不对都无所谓,满北京都是外地漂着的伪白领。两条小船,在风雨飘摇里碰到一起,就很难得。他自己一度认为,只有自己追求的才是幸福的。可是挑来挑去,值得自己追求的似乎都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能够触碰到的都是些怎么看都只能是做朋友的。
  在脑海里,何问有个根深蒂固的念头:朋友就是你饿了陪你去买烧饼的那个,而爱人就是你饿了给你买烧饼的那个。可惜,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何问一直在给别人买烧饼,自己遇到的异性却全是只愿意陪自己买烧饼的。而且属于那种,自己买一个得给陪同者买俩。
  这个问题他问过李萌,李萌的回答是:你们公司楼下那家石锅捞饭就不错,吃什么烧饼,能改善就改善一下,今晚六点半,我请客!
  何问觉得,只有李萌的说法最接近自己心里的正确答案。
  两个人正式决定结婚的时候,双方老人都是长出一口气,没什么反对不反对了,等了这么多年什么鸡蛋里挑骨头的劲头都没了。只是听到小两口说要旅行结婚,还要去香港,何问妈和李萌她爸都是斩钉截铁地说:不行。
  其实两家在北京,都是外来户。何问妈妈的意思很简单,如今份子钱多高啊,参加个婚礼都五百以上,要是回东江那边的老家还得搭上路费和住宿费,婚礼这份子钱也算是一种金融投资,一辈子就一次翻本的机会。旅行结婚,那不是相当于把硕大无朋的零存整取存折,咔嚓一下撕得粉碎。
  李萌她爸的意思倒没那么复杂,自己是后调进北京的,原本在老家那边的大学也是桃李满天下,这到了北京好多人难得来看一次。女儿要结婚了,这是最好的机会让所有的弟子们来朝拜一下,让北京同事看看自己培养过的学生,也不比他们整天挂在嘴边的差多少。
  结婚是两个人的事,但是怎么结却是太多人的事。
  双方老人都在打着算盘的时候,何问自己也有心里的小九九。当初说要旅行结婚,原因是公司有个赴香港培训的机会,名额有限,实际上就是去旅游。公司那个男人婆Miss杨基本定了他去,如果李萌借机请婚假去旅游,显然是十分划算。这想法也是李萌提出来的,她们公司同事结婚都去香港,如果旅行结婚,那样就既去成了香港也省下操办酒席那些烦琐的过程。思来想去,何问也动摇过,他是国内顶尖传媒集团的才子,公司同事的婚礼都张罗得跟电影大片似的,自己怎么舍得放过这么明显展示才华的机会呢?
  李萌说:“结婚这么简单个事,怎么就变成这么复杂?”
  何问只是麻木地跟着逗趣:“这是为什么呢?”
  何问走了以后李萌才发现,自己要斗争的女人,首先是婆婆,而不是老公的那些所谓二老婆到七公主。
  两个人已经登记,李萌好不容易说服自己父母同意何问先到自己家来住,这样商量婚事比较方便。但是婆婆不同意,觉得年轻人思想开放,没结婚就住一起也无所谓,她也懂得现在年轻人都要试婚。可是两个人一登记,那就是要正式结婚,再住在一起就太不像话了。尤其是新房设在李萌家,那婚床就除了纯处男不能碰。乡下的习俗,到时候要找个纯处男的好友提前一天去坐一坐,叫“压床”。
  李萌没敢和婆婆说,自己和何问商量好了,新家具先不添,等到结婚收了份子钱立刻去买新房,然后再置办。何问说这叫先精神后物质,先结婚后整洞房。公公婆婆拿不出什么钱来,道理却是一大堆。搞得李萌和何问商量点什么事还得靠电话,每天聊到最后夹电话的肩膀都酸了。
展开
目录
一、不清不楚
二、不让我的婚礼陪我过夜
三、婚姻扇了爱情一记耳光
四、就算believe中间也藏着lie
五、门外一锅焦灼的汤
六、谁又会是谁的谁
七、一生一代一双人
八、婚后的爱和情总是两难
九、错过的过错
十、永远原来就这么远
十一、尾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