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那季节的爱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7088543
  • 作      者:
    王跃著
  • 出 版 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半个世纪的人事更迭,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半个世纪的人生际遇,鞭策着作者王跃记录下了半个世纪前的那一段在生命最底层拼命抗争的爱情故事。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那季节的爱》,去重新审视六十年前那段美丽、凄婉的爱情故事,品味整整一代人的命运。
展开
内容介绍
  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是作者王跃魂牵梦绕的岁月。青春的激情、火热的生活、崇高的理想,充盈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平庸的沼泽,每个人的生活都是通向人类历史的伟大行程。而这正是文学作品中人物存在的意义、价值和丰富性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每一件不朽的艺术珍品下面,都有一个寒冽的深渊——整个社会建筑之上的普通人的苦难,这种深渊形成特定社会的心理面貌。
  《那季节的爱》中的主人公江珠,正是在艰辛和苦难中煎熬,在困苦和窘迫中期盼,在永恒的希望和不断的失望中抗争。她追求的爱情,她向往的幸福,是否随时光的推移、时代的变迁而变成实实在在的现实呢?江珠在与封建家长的代表大哥江河、大姐夫王景田的冲突中,演绎的美丽凄婉的爱情故事,是否已会有一个新时代的才子佳人式的圆满结局呢?
  想知道答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那季节的爱》吧。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九五八年九月的一天,蔚蓝的天空似水样澄清,没有一股流云。在黑龙江省北方的一个县城内,高音喇叭播放着党中央的最新指示、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把整个县城带进了紧张和兴奋的氛围中。街上行走的人群,快乐的心情从脸上就能看出,工厂的门窗泻出了掀起高潮的口号声。
  江河夹在热闹的人群中,直奔城西县中学方向走着,走进了西街一条宽宽的巷子里。寻找着门牌,慢慢在两扇蓝色的大铁门前停下来。他抬头望着门上方挂着的某县二中的牌子,江河犹豫了一下,然后走到门边,伸手按下了门铃。门开了,一个穿戴整洁约三十岁左右的青年妇女站在门里,用狐疑的眼光打量着他。江河跨进了大门就要往里走。
  那位门卫妇女问:“同志,你找人吗?”“高一班的江珠。”江河回答道。
  “从这边走,西边那房子,第二个门就是。”青年女门卫热情地指点着路径。
  江河抛开女门卫,急匆匆地往她指点的方向走去。
  校园里欢声笑语,篮球场地,学生们正在打篮球。因为是星期天,好多学生都在观看,掌声、加油声此起彼伏,激励着运动场内的健将们大显身手。江河没时间观看,他直接朝教室走去,在教室没有找到江珠,江河找到了学校教导处,找到了江珠的班主任赵清泉。
  学校后院,东墙边的长椅上,坐着李宝英和江珠。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把他们照得暖洋洋的,更觉户外的空气清新宜人。
  李宝英是刚满十七岁的高三年级的男同学,他身上穿着半旧的白细布衬衫,下身穿着一条洗得发白的劳动布裤子,脚穿一双刷得发白的运动球鞋。从他的装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朴素、爱洁净、稳健的男生。他白净的圆脸上,有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围着眼睛,更显得眼睛深不可测,笔直的鼻子,嘴角总是浮着微笑。他正在耐心地为江珠讲着数学题。
  不满十六岁的江珠,高一的学生,她梳着齐肩长的小辫子,穿一件月牙白的半袖制服开领衬衫,黑色背带式布裙。她手拿着笔正在做数学题。她时而把头埋到本子里做题,时而注视着李宝英听他讲解,在他抬起头观看时,晶莹的眸子闪动着,脸上的笑容似五月绽放的丁香。
  过了一会儿,她站起来说:“你看这样做对不对?”她把作业本递给李宝英。
  在江珠的心中,李宝英是她最佩服的人。她和李宝英都生长在瑰花村。李宝英家住在她家前院,都是五零年上学,李宝英大她一岁,但是他特聪明,学习成绩总是一百分,考试总拿第一名。他跳级升学,现在他已是高三学生。他八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家中有大哥、二哥,还有五岁的妹妹,爹爹要到田里劳动养家,李宝英十岁就学会做饭,做针线活,洗衣服,全村的长辈们都夸他聪明、懂事、有出息。
  不满十三岁的她到县中学读初中时,生活还不能自理,正好和李宝英在一个学校。从此,他以小哥哥的身份,关心着这个同村的有点娇气又任性的小妹妹,教她学习、洗衣服、做针线,他是江珠的老师和帮手。
  李宝英细心地检查着每一道题,他满意地看着,然后点头说:“很好,你全都做对了。”
  江珠抬头打量着他说:“多亏你这三年的帮助,等放假回家叫我妈包饺子给你家送去,还有豆包。”
  “真不好意思了,你家的好吃的我可真没少吃,放暑假吃你家的青菜、瓜、西红柿、黄姑娘。放寒假,你们家做好吃的就给我家送。”李宝英真诚地说:“你知道吗?我心里是多么感激你们家。”
  “那是因为在学校里你经常帮助我,我妈妈很放心。”江珠正说着,忽然看见班主任老师赵清泉和她的二哥江河朝他们这边走来。
  李宝英和江珠同时站起来,望着他们。江珠惊异地说:“二哥,你怎么会来呢?你几时来的啊?家里有事吗?”
  二哥说:“我来快两个钟头了,在教室没找到你,碰到了你老师,我就和你的老师到办公室去了,和你的老师说了一会话儿,才来找你。”
  李宝英和二哥打过招呼,便独自往自己的教室走去。
  这时,赵清泉老师对江河说:“我再说一次,江河同志,你要考虑好,江珠是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很有前途,你要为她的前途好好考虑一下,不要擅自下决定。”赵老师转身回去了。
  “走,到你宿舍去,我有话要和你说。”江河转身前边先走了。江珠随着二哥回到宿舍,同学们都不在宿舍,室内很安静。江河坐在床边,江珠倒了一杯水放到二哥身边,然后坐下,问:“有事吗?”
  江河喝了口水,说:“有事,大哥和侄儿江长富,还有你四姐江云,今天早上都坐火车去农场了,因为农场住房紧张,咱家只分到一小间房,只好她们先迁去住,你和妈还有江涛现在还不能去,等分到大一点的房时再接你们去。现在家中没有劳动力,村里不分给口粮,所以我们合计好了,你就别念书了,回村里参加劳动去。”
  “啊!叫我不念书,回村里劳动去!为啥不留下我四姐?”江珠惊讶地问。
  “农场新建个造纸厂,就要招工了,我想让你四姐去考。等何国义复员回来,往农场去就好调了。”二哥说。
  江珠说:“我还想念书呢?我不回去,你不好留下大哥、江长富都可以呀?”
  “你听话,他们都去农场了,这是家中决定的事。”江河有些生气地说,“你说啥都没有用,快收拾东西。”
  “我不管,反正我不回去,我就要读书。”
  江河很气愤地说:“你要反抗到底吗?告诉你,你老师那里我已经给你退学了。从现在起,我一分钱都不会给你的,我就不信还反了你呢?”
  听了这些话,江珠感到胸中像堵了一块大石头,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流下来。她说:“你偏心,只为我四姐想,对我一点也不负责任。就知道向着她。”愤怒的江珠委屈地哭着说。
  “叫我对你负责任?负什么责任?你老师说你能歌善舞,我问你,那些能当饭吃吗?你说我偏向你四姐,我承认,我为啥偏向她?你不知道吗?她老实、听话,比你强多了。你说你永远长不大的性格,就算你念到大学又有什么用,没个正事,你哭也没有用。快把你的东西整理好,今天咱村有送粮的马车,我把你的行李扛着送去,我还要坐12点的火车回农场去。”江河拿出家长气派,不断地给江珠下达着死命令。
  江珠不说一句话,只用牙齿默默地咬着不住颤抖的嘴唇,暗自吞咽着被压制的满腔的愤恨,流着眼泪,一边提着行装,一声不吭地跟着二哥走出宿舍。她不断地回头,恋恋不舍地望着自己熟悉的一间间校舍,步履踉跄地跨出了校门。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