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永乐皇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923090
  • 作      者:
    肖春生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他是紫禁城里的第一个皇帝,他下令组建了当时世界历史上最为强大的船队,创造了七下西洋的壮举他的陵寝长陵是北京十三陵建筑规模最大、地面建筑保存最完整的他设置了闻名于世、拥有数十万人的特务组织——东厂。
  长篇历史小说,大明天子永乐大帝。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历史上,汉朝有“文景之治”,唐朝有“贞观之治”,但是人们常常忽略了明朝还有一个“永乐盛世”。
  朱棣是否真的超越了以前的众多皇帝?在他在位的这些年里,这位有着雄才伟略的传奇皇帝究竟做过什么?他又用什么行动证明了他的不同凡响?
  他曾数次亲征漠北,让对手闻风丧胆;
  他设置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拥有数十万人的特务组织——东厂;
  他下令修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斗紫禁城;
  他下令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船队,成就了七下西洋的壮举;
  他的陵寝——长陵在北京明十三陵建筑中规模最大、地面建筑保存最完整;
  他下令铸造的永乐大钟时至今日仍为世界第一;
  他下令把全天下的书都收拢来,编成一部旷古巨著《永乐大典》。
  他的胸襟、他的气魄非一般人能比,也非一般帝王能比。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个月前,大帅朱元璋获得了天下最难得的人才刘伯温等人,如今又喜得贵子,他怎不喜在眉梢,笑在心头呢?托钵出身的朱元璋仰天开怀大笑:“天助我也。”
  这时,正是处于元朝统治黑暗,社会动乱不安、混乱不堪的多事之秋。元朝统治大厦即将倾覆,摇摇欲坠。大河上下,长江南北,燃起了农民起义之火,出现了群雄逐鹿,号令不一,割据称雄,占山为王,彼此攻伐,弱肉强食的战乱状态。这时农民起义武装主要有徐寿辉及部下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以及浙江宁波、临海一带的方国珍。农民起义军相互厮杀,谁为王,谁为寇,难卜难测。广大农民流离失所,到处是战火,田地荒芜。
  1360年,这一年,对于朱元璋大帅来说,确实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决定着朱氏家族的命运。老四的出生,给朱家带来一连串的好运,从这一年起,朱氏家运始兴。
  朱元璋没有忘记:至正十五年三月郭子兴卒,刘福通迎立韩山童子韩林儿为皇帝,国号宋,建元龙凤,以郭子兴次子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祜、朱元璋为左右副元帅。朱元璋当时曾愤然地说:“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本欲不受,想到自己势力单薄,只好用其年号。
  四年前,自己率军渡江攻占集庆(今南京),改名应天府,就以此为据点,派兵四出,攻城略地,集聚和培养着自己的势力。
  从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起,朱元璋开始了真正的战略大转移。正是这个时候,四子降生了。这不但是朱元璋事业上的巧合,也是朱元璋家运勃兴的开始。贤人、谋士给朱元璋带来了取胜的良策,而新生儿的诞生又给朱元璋带来了一种希望,朱大帅怎不由衷地高兴呢?
  他要大摆宴席,好好庆贺四子的出生。
  五月十七日,朱大帅府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这是一个晴朗的夏日,朱元璋设宴庆贺四子满月。刚从龙湾凯旋的文武将帅纷纷来到朱大帅府。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冯国用、冯国胜、汤和、周德兴、耿炳文、周铭、周德兴等一一向朱元璋揖手道贺,爆竹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朱元璋正妻马氏抱着刚一月的四子,一群群唧唧喳喳,活像麻雀的女人围着马氏和新生儿,有的说:“好一个福相儿子,模样好俊。”有的说:“哟,跟朱大帅一个模儿。”有的说:“你看那眼跟马氏一样。”有的说:“你听那声音好奇特。”大帅府中弥漫着一阵阵芳香的硫黄味,道喜的,打杂的,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煞是热闹。
  忽然有人报刘伯温到,朱元璋忙到大帅府门口迎接。刘伯温身材修长,眉目清秀,两鬓虬髯很是漂亮,眉宇间透出英俊和智慧,今天穿着一袭青色的丝绸长袍。随同刘伯温而来的有宋濂、叶琛、李稀颜。
  刘伯温见到朱元璋满脸欢笑,拱手作揖道:“恭贺主上又添贵子!”
  一片贺喜之声,爆竹响个不停。
  刘伯温见了马氏作揖道贺说:“恭贺主公夫人喜得龙子!”马氏亦笑道说:“蒙大师贵言!”
  接着,马氏便撇开众人,把刘伯温招呼到正殿左侧的“迎春堂”坐下。马氏虔诚地说:“刘大师,你上知天文,下通地理,阴阳八卦,五行命相无所不通。请大师给四子看个相。”
  主公夫人马氏的话,刘伯温哪里敢违,他爽快地答应了。
  刘伯温忙叫马氏正面抱着四子新生儿端坐着,然后仔细端详、审视着红皮嫩肉的婴儿,看他的五官观他的三停、五星、六曜,听他的声音,摸他的头骨、额骨,然后,清了一下嗓门,认真地对马氏说:“恭贺夫人,公子之相是贵不可言。”
  马氏脸上掠过一丝阴云,忙说:“与我家老大、老二、老三相比呢?”刘伯温心里清楚,老大、老二、老三为马氏所生,而新生儿老四则为主公一个漂亮的朝鲜妃子碛妃所生,如何回答马氏的问话呢?机智多谋、但为人正直的刘伯温竟犯起难了,他支支吾吾,犹豫不决,但他想起马氏,一向仁慈,且是主公的结发妻子,军中上下威望极高,主公对马氏言听计从,刘伯温怎能得罪他主公的夫人马氏呢?
  于是他正色地悄声说:“夫人,老四无论是寿命、福禄远远超过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必为真命天子。你看他,双目重瞳,奇骨贯顶,声若洪钟,此乃至尊至贵之相。”
  “那他如何登位?”马氏打断刘伯温的话问道。刘伯温伸出两指头,从喉咙里吐出两字:“夺嫡!”
  “什么?”马氏的两眼张得好似两只铜铃。刘伯温接着说:“通过夺嫡,骨肉残杀夺帝,将给朝廷带来一次大动乱。经过骨肉残杀,血洗天下,然后方得称帝,称帝后将出现文景贞观那样的太平盛世。”
  刘伯温的话刚落音,司礼官宣布:“禀大帅令,宣布开宴。”文武将帅依班而坐,觥筹交错,庆贺朱大帅四子满月。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乱世降生
他本是吴国公朱元璋宠爱的朝鲜妃子所生,当时的朱元璋还未统一中国,就这样,他成了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刘伯温说他有天子之相,这给他的生母带来了杀身之祸,一向仁厚的马皇后赐死了他的母亲,而他十岁却成了燕王。

第二章 建藩北平
燕王娶了徐达的女儿为妻,朱元璋将他远远地打发到了寒冷的北平,生怕他对长子即位构成威胁;为了给归西的马皇后祈福,燕王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智囊姚广孝;朱元璋杀掉了几乎所有的功臣,最后,又给忌食鹅肉的徐达送了一只蒸鹅。

第三章 初露锋芒
年轻的燕王智勇双全,屡战屡胜,更从父皇朱元璋那里学到了为君之道;太子朱标终于无法忍受父亲的滥杀,病重归西;朱元璋立太子的儿子为皇储,燕王也只能无奈地接受。

第四章 太祖归西
朱元璋的前三个儿子都相继去世了,这对他的打击太大了;他安排长子朱标的长子朱允炆即位,此时的朱元璋生怕这个位子被远在天边的燕王夺了去,最后,临死前,他留下了一个安排。

第五章 文帝削藩
建文帝登基了,但他最害怕的还是他的位子,旁边的人鼓动他削除诸藩王,以保太平;于是,燕王的同胞弟弟周王首先被削,然后被囚禁了起来。

第六章 燕王起兵
燕王为了表示忠心不二,甘冒风险抵达南京,参见建文帝;暗中燕王却在蓄势待发,准备取而代之;建文帝错失一着,放归了燕王;“清君侧”,燕王起兵。

第七章 初战告捷
燕王用三天的时间就安定了北平,清除了建文帝安插在北平的势力。建文帝派遣宿将耿炳文率三十万大军前来征讨,却被足智多谋的燕王打得大败。

第八章 北平之战
征北大将军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出征,在北平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攻城战,远在外地的燕王鞭长莫及,只得将希望寄托在儿子朱高炽和姚广孝身上。

第九章 大破景隆
燕王在姚广孝和大将张玉的配合下,将李景隆的大军打得落花流水,一时间,震动了整个南京城。

第十章 兵败济南
济南守将铁铉死守济南城,令燕王一筹莫展。燕王自起兵以来,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第十一章 东昌惨败
燕王接连失去了大将陈亨和张玉,自己也险些在混战中丢了性命,幸亏朱能拼死保护,才得以脱身。

第十二章 重整旗鼓
燕王率军重新找到了胜利的感觉,拿下了德州,但又失去了大将谭渊。虽然取得了西水寨之战的胜利,但是似乎,“靖难之役”离成功仍然很遥远。

第十三章 直下金陵
赵清的一番话惊醒了梦中人,与其这样没完没了地打下去,还不如直接拿下金陵,即可通告全国。姚广孝和金忠给燕王出了一个一劳永逸的主意。

第十四章 文帝议和
燕军势如破竹,一路南下,势不可当;建文帝请燕王的堂姐庆城郡主出面与燕王议和,燕王正色道:“我只求清除奸臣”。

第十五章 文帝出家
南京城不攻自破。朱元璋早就料到了有这一天,事先就给建文帝安排好了一个脱身的方法。建文帝便出家做了和尚。

第十六章 永乐大帝
经过再三推辞,燕王最终还是成了永乐大帝。清除建文乱党的活动马上就开始了。

第十七章 储位之争
永乐帝不是不想早立太子。但是,究竟立谁呢?他实在没有打定主意如何对待身为藩王、大权在握的各位兄弟呢?永乐帝不得不认真思考了。

第十八章 初下西洋
建文帝不知去向,永乐帝怀疑他可能逃往了海外,他决心派郑和出洋去寻找。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就到了印度,打了几个胜仗不说,还带回了数不尽的奇珍异宝。

第十九章 扬威四海
郑和先后七下西洋,让世界知晓了大明的威严。倭寇的袭扰让永乐帝不胜其烦,于是干脆派大军剿灭,终于让沿海平定了下来。

第二十章 建北京城
南京城似乎总是没有北平住得舒适,于是永乐帝开始了一项对今日都有影响的工程,建一座北京城。

第二十一章 大运河
大运河的疏通,使江南的粮食可以顺畅地运往北方,一时间,国泰民安。

第二十二章 设立东厂
就这样,东厂成了永乐帝的特务和耳目,上至宰相驸马,下到平民百姓,都成了东厂的监视对象和猎物。

第二十三章 迁都北京
北京城终于建成了,永乐帝住进了紫禁城。谁知三大殿却意外失火,最终导致了海禁令的颁布。

第二十四章 后宫大屠杀
永乐帝失去了最宠爱的妃子,却导致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后宫大屠杀。
第二十五章 魂断漠北
一代名帝永乐大帝死在了第五次北征的班师路上。临死前,他终于与建文帝有了一个了结。

尾声 建文帝哪里去了
建文帝到底跑到哪里去了,他是如何躲过永乐帝长达二十年的追捕?他一会儿做和尚,一会儿当道士,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最后,他终于等来了永乐帝的孙子的赦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