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茫茫的草原:上下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352574
  • 作      者:
    玛拉沁夫著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茫茫的草原》是建国后内蒙古文坛出现zui早的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表现40年代末期内蒙古社会生活的作品。它描写的主要是察哈尔草原上小小的特古日克村发生的故事,但它揭示的却是特定年代内蒙古人民的历史命运,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因为小说是把故事放在巨大的时代背景上来叙述的。这个背景就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乃至内蒙古社会不同政治势力的对峙、交锋。
展开
内容介绍
    1946年春天一个寒冷多雾的早晨,蒙古族青年铁木尔骑着马背着一支大枪回到了他的家乡、白雪覆盖的察哈尔草原上明安旗特古日克村。铁木尔是牧民的儿子,父母死后大富户瓦其尔收养了他。他厌恶瓦其尔的自私和虚伪,便搬到老猎人道尔吉家中。道尔吉教他打猎,把他培养成一个机警、勇猛、枪法好的猎人,道尔吉的女儿、美丽的斯琴也和他相爱了。一年多以前,贡郭尔把他抓去当劳工。他先是在呼和浩特给人盖兵营,后来到四王子旗给一家牧主放牧,八路军到了四王子旗,他又给八路军喂了一个多月的马。八路军对他很好,但他不愿意参加汉族部队,而要当蒙古族的兵,于是骑着八路军送给他的马、背着八路军给他的枪,回到家乡来了。但这时,他的恋人斯琴已经被贡郭尔霸占了。斯琴心里仍然炽恋着铁木尔,但又为自己的失身感到内疚,她不愿再见到铁木尔……
展开
精彩书摘
    上部
    卷一
    一千九百四十六年的春天,察哈尔草原的人们生活在多雾的日子里。每天早晨,浓雾湮没了山野、河川和道路,草原清净而凉爽的空气,变得就像马群踏过的泉水一样,又混浊又肮脏!人们困惑地、焦急地期待着晴朗的夏天!
    就在这样一个下雾的早晨,一个骑马的人挎着大枪,直奔特古日克村走来。他走到离村不远的一座小山上,贪婪地四处张望,浓雾遮住了他的视线,看不远。  “盼哪,盼哪!盼望着回到家乡来,今天回来了,可巧遇上了这样大雾天气,我多想站在这座小山上,看看家乡广阔的草原,呼吸一下家乡新鲜的空气啊!……”他失望地自言自语地走下山来。
    马艰难地踏着深雪向村里走去。路两旁,柳树枝上挂满了冰霜,野雀在林中穿来穿去,雾天的早晨格外寂静,好像草原还没有从梦中苏醒……
    过了一会儿,从雾幕中徐徐传来牛车在雪地上行走的吱嘎吱嘎声响。听到这声音,那骑马的人心想:“大概是拉水的牛车。”立刻脸上露出微笑。对他说来,家乡的一切景物、声音,都是非常亲切的!
    果然有—个衣着褴褛的女人,赶着两辆拉水车走了过来。骑马的人上前寒暄,他自信村里随便什么人都认识他。
    “女乡亲,你好吗?”
    “好。你好?”
    那赶车的女人好似受惊的鸟儿,停了下来,用头巾角遮住脸部,只露出两只大而深陷的眼睛。
    骑马的人认不出她是谁,也许是他被抓去当劳工以后新搬来的人吧!
    “我打听一下,斯琴的家还在这个村住吗?”
    “你说什么?问谁?”她谨慎而恐惧地抬起头来,目不转睛地瞧他的脸。
    “我是问斯琴,就是外号叫‘小燕’的那个姑娘。”
    她仍然站在原地,她那呆傻的眼光从他脸上一直没有移开。骑马的人感到奇怪,不由得把头上的皮帽往脑后推了一下,一缕缕热气从宽阔的额头往上直冒,显然他有些着急了。这时不知为什么,那女人的肩头和眼角突然猛烈地抽动起来,泪水糊住了两眼,她竭力压抑着声音,在嘴里叨咕着:“天哪!是……是他……铁木尔!”就“啊!”地叫喊着丢下水车,向被深雪覆盖的荒山上疯狂地、无目的地跑去;跑出不远跌倒了,爬起来又跑……
    在她跌倒的雪地上,从她长衫上撕落下来的几块破布片,在晨风中轻轻地摇动着……
    他起初想去追她,后来一想她也许是个疯子,再说自己刚回到家乡来就满山遍野地追撵一个女人,也不大体面,于是勒过马头,赶自己的路了。
    雾,还没有散;太阳,就像日落前的月亮:没有光辉,没有温暖。远处的沙丘和草原,像是被巨大的纱帐笼罩起来,虽然已经是小晌时刻,而草原依然昏昏土土的。
    前面隐约地看见在沙丘脚下立着一座破旧的蒙古包。包门前站着一位手拄拐杖、瘦弱不堪的老太太,她那由于牙齿脱落而收缩的嘴唇不停地嚅动着,看去像是在做祈祷。过了一会儿,她使出全身的力气,好不容易地迈动脚步,从左向右围绕蒙古包走了起来,一圈、两圈、三圈……
    铁木尔记起她是刚盖老太太。她啊,讨了半辈子饭,直到因年迈手脚失灵连饭也讨不成了的时候,才在这个地方落下脚来,靠她嫁卖女儿所得的一点彩礼,度着孤独的贫苦的晚年。
    他又记起刚盖老太太前些年曾向老佛爷发过“心誓”:每天分晨、午、晚三次围绕蒙古包边祈祷边行走一百圈,直到死去为止。看来她老人家数年如一日,忠实于自己的“心誓”,甚至在今天这样寒冷的清晨也不例外。
    看到眼前的景象,铁木尔的心不由得痛了起来。刚盖老太太呀!你在这遮盖了一切的浓浓的晨雾里在祈求什么?是在祈求人间的荣华富贵,还是你晚年的幸福康乐?是在祈求上天搭救你贫困的同胞,或者你苦难的民族?……不是!全不是!贫困和苦难把她的背都压弯了,那是无法解脱的!至于荣华富贵和幸福康乐,在这人间她从来不曾得到过!因此,她以奄奄一息的生命中的全部力量,在为比今天这浓雾更为渺茫的、不可理解的来世祈祷着,祈祷着……
    “难道祈祷能够拯救我们的民族,搭救我们的人民吗?”铁木尔—个人突然这样喊了起来——确切地说,是从他内心中像炮弹一样发射出来的——以致把他的骑马都吓了—跳,立刻将两只耳朵像羊犄角似的直棱棱地竖起来,噗噗
    铁木尔打马跑到刚盖老太太跟前,问安道:
    “刚盖老大娘,你好!”
    那老太太听到人声,停住脚步,轻声答了一句话,但是铁木尔没有听见,等他再要问话时,老人嘴里又叨咕起咒语,开始迈动脚步了。她老人家每走一步,都要用拐杖探—探路,啊,她的两眼全瞎了!
    “可怜的老人!”
    铁木尔知道她围绕蒙古包做祈祷是不能中止的,更不能谈话,只得自言自语着离开了她。
    回到家乡所遇见的这两个人,使他感到意外;那个疯女人和刚盖老太太的影子,在他脑海中交替地出现着。
    正在这时,他的骑马突然受晾,猛地向路旁闪跳了一下,几乎将他摔了下去。他赶紧勒住马缰,定神看去,原来道路上横着一个小孩冻僵的尸体,半身埋在雪里,半身露在外面;贫困和疾病不知从哪一位母亲的手中将他夺走,扔到这里了!
    当铁木尔来到村头时,微风吹来,雾淡了,太阳也毫不吝啬地洒下光辉,草原渐渐显现出来。铁木尔贪婪而多情地看着自己的家乡,热泪不由得流了出来!啊!离别特古日克村,离别亲人们,已经一年多了!家乡,一点都没有变样,村落中央结了冻的特古日克湖闪耀着为他所熟悉的白光,湖两旁柳林和榆树仍然向天空伸着深褐色的手,还有那环抱村落的黄色沙漠,也仍然躺在那里……
    刚进村里,远远看见在村落尽西头,立着五座雪白、崭新的蒙古包,那是鼎鼎大名的贡郭尔扎冷的家。“他还住在这里,可恨的家伙!”一想到贡郭尔,他不由得把马往外拉了一下,好像用这来表示与他疏远。但是就在这时,他发现贡郭尔那五座蒙古包后面,矗立着他被抓去当劳工时还不曾有的五间漂亮的砖瓦房。砖瓦房在草原上是罕见的,所以显得格外显眼。
    然而,与此同时映人他眼帘的,是那些散落在湖边林间的低矮发黑、千孔百洞的牧民们的蒙古包!
    “不,家乡变了,变得越发黑白分明了!……”
展开
目录
上部
卷一
卷二
下部
卷三
卷四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