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山寨版战友<br> 多年以前,当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同学朱太春的家长是54军的转业军官,他经常炫耀性地给我们讲些道听途说的战斗故事。由于人家是军人家庭,不管说什么我们都得相信,也正是从朱太春嘴里,我第一次听说了中印战争的民间版本。<br> 我们的军事家同学朱太春如是说——<br> 打印度就是我们54军上的,全军都上了。那边全是喜马拉雅山,雪山。炮兵根本上不去,就得搞人扛。我们炮兵把炮全拆了,拆成小零件,每人背包里装一样(炮管怎么装他没说),给带上山了,然后现场组装。印度兵懒,他们打仗都是挣工分的,干多干少一个样,所以他们不带炮上山,连枪都是雇民工给背上去的。结果一打起来,我军的大炮一响,印度兵全给轰上天了,最后从碉堡里把他们将军给俘虏了。那个将军说:“你们打仗不讲理,你们拿大炮打我们小米加步枪,都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嘛!有本事你们把我放回去,我再重新跟你们打。”我们军长说:“没问题,我就放了你,连枪都给你。”后来,我们把印度俘虏全给放了,枪也给他们发回去了,但是印度民工不干了,行军打仗没人给他们扛枪,后来就再也不敢来侵犯了。<br> 但实际上54军并未全上,只是上了其一部130师,但就是这一部,却为成就新建番号的54军在人民解放军军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54军是由战绩显赫的44军和45军合并而成,各取一数成54军。能在强兵如林的54军保留番号的部队均非等闲之辈。<br> 这天晚上在李老师家里,令我兴奋异常的是,邵主任与老兵孙福地当年所在的部队,就是54军130师。他们在朝鲜战场上就是战友,而且在中印边境冲突打响之前,正在这个王牌部队130师。唯一的区别仅仅是,在中印反击战打响前夕,老兵孙福地从130师上调到54军军部,非常遗憾地错过了这一仗,而邵主任所在的部队,担任了主攻任务。<br> 邵主任如是说——<br> 中印边境是在1962年10月打响的,当时我在130师1营当教导员,在那之前战防炮营刚刚解散,1连上调到军炮团了,另外两个连解散了,营部也解散了。我刚调到师里宣传股去,因为打仗了,又下到迫击炮营,还当教导员。这一仗我们打得非常漂亮,叫作“瓦弄大捷”!印度兵不经打,不过作为炮兵,我们并没有直接跟印度兵交上手,最主要的还是我们师步兵打得好。后来撤下来之后,军里一个军副参谋长领着几个先进的典型、战斗英雄、记大功这样的人到各个单位去报告。有关整个战役的其他部分我也是在这里听到他们讲的,另外战友、别人也传说一些。<br> 打印度都是崇山峻岭,道路非常难走,一个连炮拉去了,一个连就是拉一门炮,这门炮,每个人拿着绳子,前面拉、后面推这门跑往前走。还雇了很多的藏民,人都拉不动,炮弹被藏民扛着,许多人肩膀、后背都磨出血、磨出泡来了。<br> 就在往印度那边走上山的途中,389团战防炮连翻了一辆车,那老盘山道,一边是绝壁一边是悬崖,当时发现车轮掉下去了一半,看不好就都跳车了。苏联的噶斯六三,翻下去了,翻了几个身,落在下面的盘山道上,还挺好,轮子朝下停住了。大家都说万幸万幸,结果一看,妈的连长刘作勤给砸死了!当时都跳车了,他太疲惫,在驾驶室里睡着了,没听见,真是可惜了这个人,真要是打仗,死在战场上,也就没话说了。<br> 到前线之后,全是小路,汽车根本拉不了,就是人扛,肩扛人推,炮往上走。幸亏我们上的还不是大山,大山的话炮是肯定拉不动的,就是馒头山,不是很高,但是也不容易上去。当时是在察隅打的,察隅那是靠着中印边界,到那里去打的,这炮推上去就打。实事求是地说,作为炮兵,我们没看到几个敌人,距离很远地轰他。但是印度兵基本上都是步兵,他们的炮少、口径小,实战中基本上没发挥什么作用。我们大炮一响,他们的步兵心理就垮了,而我们的步兵,都是在国民党和联合国军的飞机大炮下面经历过来的,士气高昂,那仗打的,根本就是一边倒。<br> 我在1营,1营是迫击炮,2营是野炮,3营是榴弹炮。战后表扬榴弹炮,说3营打得好,立功还嘉奖。我不服气,发牢骚,替下面的战士喊冤,说我们1营上去炮打得挺好,目标都命中了,给步兵支援那么大,战士们扛炮上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流血牺牲,该表扬不给表扬,该立功不给立功,团里他就偏向!当时我到军里去,遇到孙大炮我还跟他讲,我是发牢骚了,我很不满意的。炮兵就是这样的,战士们平时辛辛苦苦地训练,提高战斗力,真正打起仗来,流血流汗了,牺牲了,可能并没有人看得到你。看不到就是看不到,死了就白死了!步兵就不一样了,后来是团参谋、副参谋长、军副参谋长领着步兵的战斗英雄、功臣来报告。<br> 说起来,有这么几个特点。一个是印度兵打起仗来各顾各的,在碉堡里等着,你打这个碉堡,他跟那儿看着,也不支援,你打着我我才打你,你要是不打我,我还不招惹你呢!<br> 第二个特点,他们都是信教的,都说打死了人是犯罪,一般的不往人身上打,放空枪。过去东南亚老挝那帮人那时候都有这现象,一顿炮互相轰,打了一天,最后打死两个人,打一天没打着几个。<br> 第三个,印度兵带家属老婆孩子一起去。他是雇佣兵,给你钱,带家属,供你吃供你喝供你用,干好了长期在那儿干,都是老兵,都是五六十岁、四五十岁的。咱们不是有句话吗,“人老奸,马老滑,兔子老了不好抓”,印度兵打仗,首先讲的是保自己的命,我看根本没有什么战友观念。<br> 咱们打仗,哪里有困难往哪里上,哪里艰苦就去哪里支援。印度兵可不是这样,见到形势不好,就跑了,不支援,都是花钱雇来的,谁他妈管谁啊?还真替你卖命啊!<br> 第四个,他们武器装备也不行,大部分是英国造的,就像咱们中国的汉阳造的那些老枪,射速慢,故障还多。然后战术素养也差。面对面打仗,他没胆,枪扔了不要了他跑;在背后打黑枪,他又没准儿,基本上打不着咱们的人。<br> 咱们到那儿以后一伸手就知道了。从朝鲜回来以后训练抓得挺紧的,射击跪姿、卧姿、立姿,练得苦啊!一天到黑在那里举枪,就那么用手端着,练习射击。结果到印度打仗全用上了,那边树多,草高,你他妈卧姿能打吗?那时候我们训练都是这么训练的,跪姿、立姿,端着枪架在地上,胳膊肘都给磨破了,当时说的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结果那枪端得稳啊,到那儿以后打起仗来咱们的兵枪打得挺准的,立姿、跪姿很起作用。打碉堡净使火箭筒,一下就炸飞一个。印度兵看着,他事先不打你,快到跟前看你真的是来进攻他的他才打。我们到跟前,碉堡底下爬着过去,那个搞炸药也好,远的火箭筒一推就完了。你炸这个碉堡,他那边的兵跟那儿看着,他不管。这么打,他们哪是个儿啊!<br> 我给你举个例子,在西藏平叛的时候,有一次我下到1连去,正赶上他们那有一只大狼,在碉堡里偷牛腿,离了能有100多米,我拿支步枪,立姿,就打一枪,给打着了,当时没找到,我心里还奇怪呢,怎么就没了呢?第三天他们找到了,那大狼中了弹还跑出去挺老远,死在沟里了。你看看,我们那时候练兵都是怎么练出来的?真正的精兵强将,英雄部队!<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