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憩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060548
  • 作      者:
    巴金著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23年离开四川到上海、南京等地求学,1927年赴法国留学,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发表第一部小说《灭亡》,在1929年至1949年间,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憩园》、《寒夜》等,另有短篇小说集、散文集多种。1935年起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持出版众多现代文学作品和翻译作品。1957年,与靳以共同创办《收获》杂志,并担任主编。1978年至1986年创作五卷《随想录》。1981年至2005年,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83年至2005年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其著作结集为《巴金全集》26卷,翻译结集为《巴金译文全集》10卷。曾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等奖项,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他“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憩园》创作于1944年,缘于作者在抗战期间两次回到成都老家所得的印象,可看作是《激流三部曲》的续篇,讲述的是大家庭败落以后的事情。这部小说借着一所公馆的线索写出了旧社会中前后两家主人的不幸的故事。不劳而获的金钱成了家庭灾变的原因和子孙堕落的机会。
    香港文史学家司马长风曾如此评论《憩园》:“论谨严可与鲁迅争衡,论优美则可与沈从文竞耀,论生动不让老舍,论缱绻不下郁达夫,但是论艺术的节制和纯粹,情节与角色,趣旨和技巧的均衡和谐,以及整个作品的晶莹浑圆,从各个角度看者恰到好处,则远超过诸人。”
展开
精彩书摘
    在阴暗中我觉得他的眼光老是在我的脸上盘旋,仿佛在说:你想个办法罢。你为什么不讲一句话?
    “我讲话也没有用。今早晨,我还劝过他。他始终觉得虎少爷好,”我说,我好像在替自己辩解似的。
    “是,是,老爷就是这样的脾气。我们想,只要虎少爷大了能够改好,就好了,”老文接着说。
    我不再讲话。老文衔着烟管。慢慢地走出二门去了。
    月亮冲出了云层,把天井渐渐地照亮起来,整个公馆非常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送过来一阵笛声。月亮又被一片灰白的大云掩盖了。我觉得一团黑影罩上我的身来。我的心被一种莫名的忧虑抓住了。我在天井里走了一会儿。笛声停止了。月亮还在云堆里钻来钻去。赵青云从内院走出来,并不进门房,却一直往二门外去了。
    我走进了憩园。我进了我的房间。笛声又起来了。这是从隔壁来的。笛声停后,从围墙的那一面又送过来一阵年轻女人的笑声。
    我在房里坐不住,便走出憩园,甚至出了公馆。老文坐在太师椅上,可是我没有心情跟他讲话。
    在斜对面那所公馆的门前围聚了一群人。两个瞎子和一个瞎眼女人坐在板凳上拉着胡琴唱戏。这个戏也是我熟习的:倍明皇惊梦》。
    过了十几分钟的光景,唐明皇的“好梦”被宫人惊醒了。瞎子闭上嘴,胡琴也不再发声。一个老妈子模样的女人从门内出来付了钱。瞎子站起来说过道谢的话,用竹竿点道路,走进了街心。走在前面的是那个唱杨贵妃一角的年轻人,他似乎还有一只眼睛看得见亮光,他不用竹竿也可以在淡淡的月光下走路。他领头,一路上拉着胡琴,全是哀诉般的调子。他后面是那个唱安禄山一角的老瞎子,他一只手搭在年轻同伴的肩头,另一只手拿着竹竿,胡琴挟在腋下。我认得他的脸,我叫得出他的名字。十五年前,我常常有机会听他唱戏。现在他唱配角了。再后便是那个唱唐明皇一角的瞎眼妇人。她的嗓子还是那么好。十五年前我听过她唱《南阳关》和《荐诸葛》。现在她应该是四十光景的中年女人了。她的左手搭在年老同伴的肩上,右手拿着竹竿。我记得十五年前便有人告诉我,她是那个年老同伴的妻子,短胖的身材,扁圆的脸,这些并没有大的改变。只是人老得多了。
    胡琴的哀诉的调子渐渐远去。三个随时都会倒下似的衰弱的背影终于淡尽了。我忽然想起了我的小说里的老车夫和瞎眼女人。眼前这对贫穷的夫妇不就是那两个人的影子么?我能够给他们安排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难道我还能够给他们带来幸福么?
    我被这样的思想苦恼着。我不想回到那个清静的园子里去。我站在街心。淡尽了的影子若隐若现地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我忽然想起去追他们。我迈着快步子走了。
    我又走过大仙祠的门前。我听见瞎子在附近唱戏的声音。可是我的脚像被一种力量吸引住了似的,在那两扇褪了色的黑漆大门前停下来。我踌躇了一会儿,正要伸手去推门。门忽然开了。杨家小孩从里面走出来。他看见我,略有一点惊讶,过后便亲切地招呼我:“黎先生。”
    “你现在才回去?”我温和地问道。
    “是的,”他答道。
    “他现在好些了?”我又问。“睡了罢?”
    “谢谢你,稍微好一点儿,李老汉儿在那儿。”
    “那么,你回去休息罢,今天你也够累了。”
    “是,我明早晨九点钟以前在这儿等你。黎先生,你有事情,来晏点儿也不要紧。”“不,我没有事,我不会来晏的。”我们就在这门前分别了。我等到他的影子看不见了,又去推大仙祠的门。我轻轻地推,门慢慢地开了一扇,并没有发出声响。
    我走下天井,后面有烛光。我听见李老汉的带哭的声音:“三老爷,你不能够这样做啊……”
    我没有权利偷听他们谈话,我更没有权利打岔他们。我迟疑了两三分钟,便静静地退了出来。我听见“三老爷”的一句话:“我再没有脸害我的儿子。”
    我回到公馆里。二门内还是非常静。门房里油灯上结了一个大灯花。我看不见人影。月亮已经驱散了云片,像一个大电灯泡似地挂在蓝空。
    我埋着头在天井里走了一会儿,忽然听见一个熟习的声音唤“黎先生”。我知道这是姚太太。我答应着,一面抬起头来。
展开
目录
憩园
《憩园》法文译本序
谈《憩园》
《憩园》
评《憩园》
巴金的“人间三部曲”
巴金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