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成“花姑娘”诱杀鬼子
湖南湘潭/杜新谷/78岁
作者自述:建国之初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转业后在党政机关工作。退休后从事书画、诗词、党史等研究。
1938年冬,一个漆黑的夜晚,一声“日本鬼子来了!”打破了夜幕下的宁静。
我同父亲跟上携老扶幼的人群,踏着地上的冰霜,向四十里外的大云山区逃亡。大云山易守难攻,进出不便,也不是战略要地,成为沦陷区的一片净土。我们在那里风餐露宿,山上能吃的东西都吃尽了。
日军实行“三光”政策后,需要驻地固防,没有劳力,只得暂施“安民”告示。
外逃的人们逐渐返乡。我们回到家里,看到好些没有来得及出逃的乡亲有的被杀害,有的被强奸。房屋也被毁,我家的房子仅仅留下一个空架。刚迈进房门,我就被日军的狼狗狠狠咬住,撕去一块肉,留下了一大块永远的伤疤。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在抗日游击队的领导下,我们偷偷地展开了抗日行动。
抗暴行,求生存
在抗日游击队的领导下,我们捕捉外出强奸、掳掠、无恶不作的日军头目。
日军头目失踪后,日军开始滥杀无辜,限制人身自由,规定每个村民凭“良民证”出入,我亲眼看到外出未带“良民证”的村民被鬼子活活打死。
后来我们学精了。只要捕杀了日军,就推出一个会几句日语的村民到日军驻点报信,说游击队来了抓走了皇军。等日军追来,大伙就指着日伪区,假称游击队向那个方向跑了。久而久之,鬼子不敢再三三两两、随随便便外出作恶了。
抗禁盐,割电线
当时人们吃不上食盐,全被日军封锁着,要摸到几十里外的国统区,买回来一些“鸡屎盐”(黑色岩盐)大伙分食。后来,就连吃这种“鸡屎盐”的机会,也被日军控制了。
长期缺盐的村民,全身乏力提不起劲,苦不堪言,只能趁天黑时,将离日军驻地较远的电话线(当时全是铜线)割下来,埋藏在房后,准备偷运到国统区换盐。不料被鬼子军犬发现,日军将村里男女老幼驱逐到小溪边跪下,架起机关枪逼问是谁干的,对着村民嚎叫:“你们良心坏坏的,快快的说来,不说通通的死了死了的!”村长杜志吾站了出来,说是他,于是惨遭毒手了。
割电线并未停止,日军没有办法,只好一次又一次地把电线接起来。
抗凌辱,男女混装
为躲凌辱,村里的年轻女子都剃光头发,脸上抹草灰,身着男装,头缠白巾。
男子则身穿花衣,脚着花鞋,扮成姑娘。待鬼子来犯时,“姑娘们”便跑上山,往灌木丛中的竖井边猫藏(竖井是祖先留下的淘金沙的,井边茅深草乱,生人看不见)。等鬼子靠近井口时,“姑娘们”便沿着井边旋转,鬼子直扑井口捉拿“姑娘”,口里喊“富姑富姑”的,却不知不觉掉进深不见底的竖井,喊天不应,呼地不灵,活活等死。
抗奴役,明屈暗斗
日军在我们那施行奴化教育,不让国人学国语,强迫学生念奴化课本。老师把奴化课本摆在课桌上,日军来了学日语,日军离去又学国语。军驻地营房没有抽水马桶,经常掳我们去挑粪便、搞卫生。大家出其不意,趁日军集合练武时将日军的手枪、手榴弹沉入粪桶,然后担回家来送交抗日游击队。
被日军强掳去修碉堡的劳工,半数难以生还。留下筑马路的劳工,寻机复仇,修筑一段后就虚设一坑暗装机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