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辉长期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工作,直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身为《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三作者之一,又参加过其他现代文学史的写作,经验可谓丰富;作者治学勤奋,长于积累,视野宽广,考察细致,文笔灵动活泼。种种条件使他能获得较多优势,“把过去线性的视点转化为立体的、开放的、网状的文学图景”。这是一部个人化的很有特点的文学史著作,我极有兴趣地等着先读为快。
——严家炎(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这是一本期待已久的,别开生面的,个人文学史著作。
选择上海望平街这条中国最早的报刊街开始现代文学史的叙述,这是新的文学史眼光:文学作品的发表、出版、传播、接受、演变,得到特别关注;这背后更有将现代文学与现代出版,以至现代教育、现代学术、思想的发展融为一体的“大文学史”观。同时受到特别关注的,还有人(作家)的心态,生存条件,他们的迁徙,流动,物质生活方式和写作生活方式。所要绘制的是多元的,立体的,开放的,网状的文学史图景。经过翻译而与世界文学搭桥,经过电影而与同时期的艺术沟通,现代文学的外延像一个个章鱼的触角伸展出去。
“表”与“图”,以及典型年代文学“大事记”的精心设置,更是本书结构上的亮点。像文学研究会成立时的集体合影,瞿秋白绘制的阿Q漫画,闻一多在去云南途中留下的“不到抗战胜利不剃”的大胡子照片,都让我们耳目一新。
祝贺作者在七十大寿时圆了写独立文学史的梦。下一个梦是什么呢?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现代文学研究专家)
本书大概是在迄今已经出版的诸多文学史中最有特色的一部。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其实都是个人著作,不过在那个政治挂帅的年代,即使是个人撰写的新文学史,往往也有千篇一律的倾向,从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之后,几乎又是清一色集体编著的教材。本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的写作在多元共生的时代突出了个人化的写作特征,作者在吸取了近些年新文学研究、通俗文学研究等成果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与判断,试图从多维视角立体地描述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显示了可贵的学术品格与史家眼光,文笔与叙述方式也颇为新颖。
——陈思和(复旦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现代文学研究专家)
展开
——严家炎(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这是一本期待已久的,别开生面的,个人文学史著作。
选择上海望平街这条中国最早的报刊街开始现代文学史的叙述,这是新的文学史眼光:文学作品的发表、出版、传播、接受、演变,得到特别关注;这背后更有将现代文学与现代出版,以至现代教育、现代学术、思想的发展融为一体的“大文学史”观。同时受到特别关注的,还有人(作家)的心态,生存条件,他们的迁徙,流动,物质生活方式和写作生活方式。所要绘制的是多元的,立体的,开放的,网状的文学史图景。经过翻译而与世界文学搭桥,经过电影而与同时期的艺术沟通,现代文学的外延像一个个章鱼的触角伸展出去。
“表”与“图”,以及典型年代文学“大事记”的精心设置,更是本书结构上的亮点。像文学研究会成立时的集体合影,瞿秋白绘制的阿Q漫画,闻一多在去云南途中留下的“不到抗战胜利不剃”的大胡子照片,都让我们耳目一新。
祝贺作者在七十大寿时圆了写独立文学史的梦。下一个梦是什么呢?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现代文学研究专家)
本书大概是在迄今已经出版的诸多文学史中最有特色的一部。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其实都是个人著作,不过在那个政治挂帅的年代,即使是个人撰写的新文学史,往往也有千篇一律的倾向,从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之后,几乎又是清一色集体编著的教材。本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的写作在多元共生的时代突出了个人化的写作特征,作者在吸取了近些年新文学研究、通俗文学研究等成果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与判断,试图从多维视角立体地描述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显示了可贵的学术品格与史家眼光,文笔与叙述方式也颇为新颖。
——陈思和(复旦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现代文学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