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活着”的鲁迅:鲁迅文化选择的当代意义: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Lu Xun's culture choic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13266
  • 作      者:
    张福贵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张福贵,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文学院院长兼国际语言学院院长。现为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等。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等。主要从事鲁迅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近现代中日文学关系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鲁迅研究月刊》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惯性的终结:鲁迅文化选择的历史价值》、《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审判》、《中日近现代文学关系比较研究》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如何评价鲁迅的文化选择,一直是中国精神文化界无法绕过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悄然出现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就最终构成了对鲁迅的否定性评价,因而也就使鲁迅研究界面临严峻的挑战。每一个严肃的鲁迅研究学者都不能不对这一根本性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展开
精彩书摘
    在“众治”观评价上,也许鲁迅与章太炎的思想关系是最为直接和接近的了,但二者仍有不同。两人作为师生和革命团体的同志,在政治学层面上对于“众治”即共和,表现出极大的一致,都主张用暴力来推翻专制政治而建立共和政治。鲁迅在1903年写作的论文《中国地质略论》中,以地质结构的不整为例,认为“谭人类史者,昌言专制、立宪、共和,为政体进化之公例”。但是由于“专制方严,一血刃而骤列于共和者,宁不能得之历史间哉?”当辛亥革命发生之际,鲁迅不仅身体力行,参加具体的活动,而且在理论上从政治权利平等的角度对其加以肯定,得出“共和之治,人仔于肩,同为主人,有殊台隶”①的结论。章太炎于同年发表著名文章《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也针对康有为用“流血”、“死人”来反对革命和共和的观点,指出必须要经过“血战”,民众方能得到“自由议政之权”。章太炎是民族主义革命者和传统学者,他关注的是中国的民族和伦理问题。因此,他从“民皆平等”的伦理角度批判西方议会政治,称“被选者必在显贵仕官之流……徒令豪民得志,苞苴横流”②,而且“是数者,皆汉族之所无,而异种之所特有,是议权仍不在汉人也”。而且,因为选举区域的限定,“数愈阔疏,则众所周知者愈在土豪”。最后结果又是往昔“上品无寒门,而下品无膏粱,名日国会,实为奸府”。由于选举过程的“作奸树伪”和代议过程的“坐而论道,惟以必抒觉见为期,不以抒民意为期,乃及工商诸政,则未有不徇私自环者”,结果议会中“要之豪右占据其多数寡不当则不胜”。于是,章太炎最终对议会作了道德否定:“故议院者,民之仇,非民之友。共和之名不足多,专制之名不足讳。”最后,他再进一步,转而肯定“专制”:“代议政体必不如专制为善。”“不如王者一人秉权于上。规模廓落,则苛察不遍行,民犹得纾其死”③。这是开明君主制的同义语!我们终于从这里找到了前几年风行于海外和大陆的所谓“新权威主义”的声源。章太炎的后一愿望也许可以视为鲁迅那句“压制尤烈于暴君”的解释。
展开
目录
序  鲁迅文化选择的历史反思与当代理解
绪言  鲁迅离我们有多远

第一章  超越近代:鲁迅早熟的文化观
一  中国文化的三次转型:鲁迅文化选择的历史情境
二  “大时代”之前的思考:浓缩文化时代

第二章  “任个人而排众数”:思想启蒙向现代意识并轨
一  思想的超前:现代个性意识对近代政治哲学的否定
二  近代政治思想史回顾:对“众治”的第五种批判
三  “众治”的思想本质:对个性意志扼杀的合法化
四  由超前带来的错位:“众治”批判的时差与异质
五  丰富的深刻与复杂的统一:思想启蒙与政治救亡的整体设计

第三章  “掊物质而张灵明”:道德救赎向人间原点回归
一  “厥心纯白”:对初民社会的道德怀念
二  平民意识与精英意识:道德救赎与思想启蒙的整合
三  “尚德”的传统模式与思想革命的现代内容

第四章  宗教观与科学观:思想启蒙与道德救赎的衍生形态
一  宗教的起源:“形上之需求”的认定
二  宗教精神的内化与外化:人格的崇高与行为的执著
三  科学的悖论:近代理性与反文化意识的交错
四  归结点:人格理想与现实批判的需要

第五章  辩证思维:文化选择的逻辑存在形态
一  传统与现代:辩证思维的逻辑来源
二  “亦此亦彼”:整体性思维
三  “一切都是中问物”:不完满性思维
四  “要紧的是‘行’而不是言”:实践性思维

第六章  自由意志与民族关怀:青年鲁迅的生命主义特质
一  生命自我的反叛与超越
二  生命主义的主观性个体性价值观
三  生命主义与民族生存状况的理性关联

第七章  觉醒者形象精神状态与环境评价:文化选择的艺术转化形态
一  强力与卑怯:生命意志对传统惰性的历史性否定
二  自由与存在:思想意识对社会环境的悲剧性超越

第八章  深度现代化:鲁迅文化选择的人类性和时代性尺度
一  “特殊国情论”:传统文化的拒斥与变形功能
二  鲁迅文化哲学的两个概念:文化的同一性与文化的特殊性
三  两种文化人格对比:“中国人”与“世界人”
四  两种思想主题对比:阶级意识与人类意识
五  文化的同一性命题:人类的共同文化资源认识
六  文化的时代性命题:中国文化转型的现代意义理解

第九章  “拿来主义”:文化选择的目的论与方法论
一  走出传统的世界:文化选择的心路历程
二  “彻底反传统”:文化转型的方法论价值
三  “拿来主义”的文化哲学阐释:主动性、整体性和自然选择性原则

第十章  文化转型:鲁迅的翻译活动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思想价值
一  “西学东渐”与救亡图存之路:中国近代翻译思想史的逻辑发展
二  思想启蒙与政治革命的一翼:鲁迅翻译及翻译批评功利观的确立
三  “直译”:鲁迅对外国文化原质性的寻求
四  间接译、复译和“剜烂苹果”式的翻译观:鲁迅对于多元的文化需求和新生事物的支持

第十一章  “小鲁迅”与“大鲁迅”:对于鲁迅的个体化理解和经典化理解
一  世纪之交的贬损鲁迅的风潮
二  个体化理解是对具体历史人物认识的深化
三  个体化理解的结果是对鲁迅思想价值的限制和怀疑
四  个体化理解忽视了鲁迅在当下人心目中正在灰色化的趋向
五  鲁迅思想当下价值的存在,为经典化理解提供了现实前提
六  “普度众生”:鲁迅研究中的平民化问题
结语  “活着”的鲁迅:鲁迅文化选择的当代意义
附录  东北学人鲁迅研究的历史评价
一  鲁迅史料与作品研究
二  鲁迅思想本体研究
三  鲁迅文化关系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