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观上来说,需要推动了骈文的产生,是骈文产生的动力。文字记载是了解历史的依据,在文字记载尚未普及与便利的时候,记忆便成了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在对复杂事情的记忆上,人脑的能力毕竟比不上电脑,为了便于记忆,就要对所记内容进行加工。正如阮元在《文言说》中所讲:“古人以简策传事者少,以口舌传事者多;以目治事者少,以口耳治事者多。故同为一言,转相告语,必有愆语。是必寡其词,协其音,以文其言,使人易于记诵,无能增改,且方言俗语杂于其间,始能达意,始能行远。”“寡其词,协其音,文其言”就是对记诵内容的加工,也是骈文产生的雏形。
在文字记载还未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时,信息的流通主要是靠口耳相传。在传播过程中,为保证传播内容的准确以及传播的顺利,传播中介就要对传播内容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加工。而整齐、对偶的文句更利于人们接受,因此,传播的需要便促进了骈体文的逐渐产生。
对称美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点,而句式整齐,平仄相对,读起来有气势且朗朗上口的骈文能给人一种视觉上和听觉上的美感。骈文正迎合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因此,骈文常被人们誉为美文。所以,中国人的审美需求也是骈文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动力。
这些需要对骈文的产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些需要的推动下。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人类就对其进行创作使之满足需要。人类的创作能力是骈文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人类的创作能力主要体现在联想和摹仿上。
范文澜在《文心雕龙注》中说:“原丽辞之起,出于人心之能联想。既思‘云从龙’,类及‘风从虎’,此正对也。既想‘西伯幽而演《易》’,类及‘周旦显而制礼’,此反对也。正反虽殊,其由于联想一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