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荒野哲学与山水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309697
  • 作      者:
    王惠著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荒野哲学与山水诗》立足于人类文化的后现代反思,对荒野从时空和心理的层面作生态哲学意义上的思考,深入分析其审美价值,进而揭示了中国古代山水诗中深刻的荒野精神,分析了其中的荒野意象,以及其中的趣味生意,进一步阐释了“趣在荒野”的审美理想,论证了其中的情感指向与人生体验,最后以“魂归荒野”作结,倡导回归人类精神的栖息之地,反映了人们以荒野为安顿心灵和永恒体验的家园,并且揭示了荒野在现代性和全球化视野下的独特精神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王惠女,1970年出生,湘籍。华中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海南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苏州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现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已出版《文学阅读——网络时代青少年文学阅读的社会学研究》、《网络时代的美学》(合著,第二作者)等学术著作,参编《自然与人文——生态批评学术资源库》等作品,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文学作品十多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生态批评也称“文学与环境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发端于西方的一种批评派别,荒野哲学是在生态批评的学术潮流之中出现的一种理论。生态批评和荒野哲学关注文学与环境、也就是人文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这恰恰是文学艺术的根本问题。<br>    山水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蔚为大观、十分显要的诗歌流派。如果说自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土壤的话,山水诗反映的恰恰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依相生、声气相感、血脉相通的亲密关系。<br>    之所以要在荒野哲学和山水诗之间进行跨界研究,就是因为它们二者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是错位的,但在精神和逻辑上却是一致的。本论文在导论部分对生态批评、荒野哲学以及山水诗进行了大略的介绍和理论的辨析,提出用生态批评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得出内在于山水诗的是人类的自然属性和荒野精神这一结论。<br>    正文部分对荒野进行了哲学意义上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之上深人挖掘和细致梳理了中国古代山水诗的荒野精神。这里所说的荒野,并非只是一片空间,一个自然的客体,它和中国文化史上的“自然”概念一样,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一个美学的范畴。甚至它比“自然”更自然,因为它是原生的、纯粹的、真正的自然而然。这样一种美学精神在山水诗中具体表现为荒山野水的意象世界、趣在荒野的审美理想、情近荒野的情感指向以及魂归荒野的回归主题等。<br>    结语部分则立足于人类文化的后现代反思,指出荒野凸显、东方浮现、诗歌再生都是这一反思的精神成果;如果说哲学是乡愁、是对意义的追问和对家园的寻觅的话,那么,诗歌则为我们提供了意义之所在与归家之路途。<br>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岑提出,从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环境有重大影响之时开始,为地球史上一新纪元,称为人类纪。在人类纪,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复杂和深刻,人类大规模改变地球的地质时期已经开始。在这样一个新的地质时期,反思人类历史发展的功过得失,发掘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资源,建构东西方学术交流的新格局,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文学艺术与自然的关系,改善现代社会的精神生态,促进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文学艺术的当代使命与文学艺术家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文学理论研究者应该直面的现实。<br>    于是,重振文学艺术的自然之维,建立文学艺术的生态视阈——便成为唯一的拯救之途。山水诗的生态批评告诉我们:在山水之间,在荒野之上,我们能够找到人类精神的栖息之地,找到人类家园的永恒所在。山水诗,守护着的是人们经年不变的千古诗心和荒野精神。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荒野之思:荒野的三个维度及其美学价值<br>    荒野哲学与山水诗<br>    中文摘要<br>    生态批评也称“文学与环境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发端于西方的一种批评派别,荒野哲学是在生态批评的学术潮流之中出现的一种理论。生态批评和荒野哲学关注文学与环境、也就是人文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这恰恰是文学艺术的根本问题。<br>    山水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蔚为大观、十分显要的诗歌流派。如果说自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土壤的话,山水诗反映的恰恰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依相生、声气相感、血脉相通的亲密关系。    <br>    之所以要在荒野哲学和山水诗之间进行跨界研究,就是因为它们二者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是错位的,但在精神和逻辑上却是一致的。本论文在导论部分对生态批评、荒野哲学以及山水诗进行了大略的介绍和理论的辨析,提出用生态批评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得出内在于山水诗的是人类的自然属性和荒野精神这一结论。<br>    正文部分对荒野进行了哲学意义上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之上深入挖掘和细致梳理了中国古代山水诗的荒野精神。这里所说的荒野,并非只是一片空间,一个自然的客体,它和中国文化史上的“自然”概念一样,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一个美学的范畴。甚至它比“自然”更自然,因为它是原生的、纯粹的、真正的自然而然。<br>    ……
展开
目录
    序<br>    序<br>    中文摘要<br>    导论<br>    第一节  生态之维:文艺批评的新尺度<br>    第二节  荒野哲学:生态批评的新视野<br>    第三节  山水之间:生态批评之于山水诗<br>    第一章:荒野之思:荒野的三个维度及其美学价值<br>    第一节  荒野的三个维度<br>    1.时间维度中的荒野概念——人类的根系<br>    2.空间维度中的荒野概念——人类的邻居<br>    3.心理维度中的荒野概念——人类的他者<br>    第二节  荒野的美学价值<br>    1.回归和超越:精神的自由之旅<br>    2.敬畏与亲近:情感的自然之维<br>    3.野趣与生意:趣味的自在之美<br>    第三节  荒野和自然、环境、生态的区分<br>    1.荒野和自然<br>    2.荒野和环境<br>    3.荒野和生态<br>    第二章:荒山野水:中国古代山水诗的意象世界<br>    第一节  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几个基本问题<br>    1.界定:人与山水的相遇<br>    2.缘起:人与山水的一体<br>    3.流变:不绝的山水清音<br>    第二节  中国古代山水诗的荒野意象<br>    1.荒郊野外:地理意义上的生命家园<br>    2.野生植物:人与大地永久的缠绵<br>    3.野生动物:在大地上自由地奔腾游走<br>    4.野心野性:诗人宿命中的狷狂与隐逸<br>    第三节  中国古代山水诗荒野意象的总体特征<br>    1.开发荒野、回归荒野的精神困惑<br>    2.人性与自然冥合的文化内涵<br>    3.人世与出世的文化选择<br>    4.回归和超越的自由精神<br>    5.特定的时间意识<br>    6.强烈的神话色彩<br>    7.隐约的神性彰显<br>    第三章:趣在荒野: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审美理想<br>    第一节  趣味:中国古代文论的审美生态系统<br>    1.“趣者,生气与灵机也。”<br>    2.“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br>    3.“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br>    第二节  山水之“趋”与山水之“趣”<br>    1.山水令人“趋”<br>    2.山水有趣味<br>    第三节  野趣与生意: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审美理想<br>    1.中国古代山水诗的野趣与生意<br>    2.荒野之美: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审美理想<br>    第四章:情近荒野:中国古代山水诗的情感指向<br>    第一节  自然有情感<br>    1.“天地万物之情可见”<br>    2.“人是一根有感情的芦苇”<br>    第二节  诗歌有情感<br>    1.诗性:人类与自然的本性<br>    2.诗歌:人类与自然的言说<br>    第三节  荒野:中国古代山水诗的情感指向<br>    1.敬畏与亲近<br>    2.魂牵与梦绕<br>    第五章:魂归荒野: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回归主题<br>    第一节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回归主题<br>    第二节  荒野: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回归指向<br>    1.归家还是归隐?<br>    2.身在荒野抑或心在荒野?<br>    第三节  回归荒野的心理动力机制<br>    1.在世的痛苦体验<br>    2.永恒的“乡愁”冲动<br>    3.本源的荒野诱惑<br>    结语  归家之途:西方当代荒野哲学与中国古代山水诗歌<br>    参考文献<br>    后记<br>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