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水
《国语》:“秦伯宴,公子重耳赋《河水》。”见卷十《晋语四》。韦注:“河,当作‘沔’字之误也。”家山公冯景‘1652-1715年,,字山公,一字少渠。浙江钱塘人。因与作者同姓,故称“家山公”曰:“韦说是也。或以为《硕人》之四章。”按:春秋“赋诗”,皆取篇首名赋第几章者,《载驰》之四章,《绿衣》之卒章,皆明言之,不得云赋《河水》也。“谁无父母”,《毛传》曰:“京师[者],诸侯之父母也。”则父母指君言。王符《释难篇》:“一国尽乱,无有安身。贤人君子,既忧民亦为身。《诗》云:‘莫肯念乱,谁无父母。’言皆将为害,然有亲者忧将深也。”见《潜夫论》卷七,原文:“且夫一国尽,乱无有安身。《诗》云:‘莫肯念乱,谁无父母。’言将皆为害,然有亲者,忧将深也。是故贤人君子,既忧民亦为身。,’谢[氏]枋得(1226-1289年)字君直,号迭山.信州弋阳人。南宋文学家曰:“一身之遇乱不足惜,父母之遇乱深可忧,为父母谋则当念乱,必思所以救乱也。”见《诗传注疏》卷中。此三家说,胜毛多矣。“谗言其兴”,《韩诗》曰:“谗言缘问而起。”《文选。宦者传论》注,房按:此括号内小字注释为李氏增补,稿本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