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文学整体观续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862559
  • 作      者:
    陈思和著
  • 出 版 社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新文学整体观续编》共分为七章,包括“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抗战与当代文学、当代文学史上的潜在写作、文学史上的民间文化形态、现代都市文化与民间形态等内容。
    《新文学整体观续编》语言平实,学术性比较强,可供相关研究人员阅读或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这个年代必须与今天之间存在着一个分界。就是说,个体的悲剧性遭遇总是能够溶化到历史的喜剧性结论中去。战争结束了,人们在欢庆胜利的时候,似乎很少有艺术镜头对准那些永远失去亲人的悲哀者面孔和永远破碎了的家庭。同样,在一场浩劫以后,人们为一些终于平反昭雪者写传时,总是为他们的苦尽甘来而欢欣,却少有人注意到他们永远失去了的健康、青春、理想、甚至幸福……巴金《随想录》的文学价值之一,就是它塑造出一个永远孤寂凄凉的老人的自我形象,而这种美感形式在战时文化背景的制约下往往是难以被接受的。历史是由胜利者来写的。胜利者愿意自己的成功成为某种历史性转折的标记,愿意看到历史在自己的成功处出现一个句号。某些作品之所以受到批评,正是因为它把个体的悲剧性价值从历史的喜剧性结论中分离出来,它让个体生命的悲剧如一道水流淹过了固定的历史句号,从而违背了这种乐观主义的文化基调(如《苦恋》)。
    虽然有人赞美我们的民族酷爱和平、讲究中庸、具有非战的传统,虽然也有人批评传统文化的束缚造成了我们民族的孱弱、保守和超稳定的文化结构,以至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但有一点似乎很少被人注意到,中国文化传统中始终掺有古代兵家思想因子,重视兵法和战术的研究。它渗透在各种学术思想之中。
    ……
展开
目录
总序
代序:我们的学科,已经不再年轻,其实还年轻
第一章 “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
第一节 先锋运动:中国20世纪文学的世界性因素
第二节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一场先锋运动
第三节 以巴金为例:新文学传统在先锋与大众之间

第二章 抗战与当代文学
第一节 抗战为中国20世纪文学史的分界
第二节 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的形成
第三节 战争文化心理在文学观念上的表现

第三章 当代文学史上的潜在写作
第一节 潜在写作的文学史意义
第二节 潜在写作的重要文本:《无名书》

第四章 文学史上的民间文化形态
第一节 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
第二节 “文革”后文学某种走向的解释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创作的民间审美

第五章 现代都市文化与民间形态
第一节 都市文化建构中的民间形态
第二节 张爱玲现象与现代都市文学
第三节 现代都市文学创作的民间形态之一:现代读物

第六章 共名与无名相交替的文学状态
第一节 共名与无名的文化状态
第二节 共名状态下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无名状态下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

第七章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
第一节 中外文学关系中的世界性因素
第二节 《马桥词典》: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之一例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