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骈文通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323684
  • 作      者:
    莫道才著
  • 出 版 社 :
    齐鲁书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骈文通论(修订本)》主要讲了骈文学及骈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共包括八章,第一章 骈文的名称与界说,第二章 骈文的分类,第三章 骈文的产生与起源,第四章 骈文的结构形式与句型模式,第五章 骈文的修辞形态及其文化内蕴,第六章 骈文的美学特征与审美效应,第七章 骈文的风格形态与流派,第八章 骈文的体类,第九章 骈文的历史演变(上),第十章 骈文的历史演变(下)。
展开
精彩书摘
    元明两代的骈文创作和理论批评都是衰微的。所以,第二个时期实际上是指清代的骈文学研究。清代不但骈文创作日富,而且骈文理论批评也日众。清代骈文学的最高成就应是孙梅的《四六丛话》。是书凡三十三卷,近四十万言,分类汇集了清以前有关骈文的各种资料,可谓是骈文研究的一部总结性工具书。前二十八卷分十九目汇集论各类文体骈文的资料,后五卷为明代以前的作家辑评。在一些条目、材料之后,他往往还加上自己的评点。本书的贡献不仅在于其资料的丰富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孙梅在每目前有叙论。其论述的形式仿效刘勰《文心雕龙》的体制,但理论的辨析性和概括性都大大提高了。孙梅在叙论中论及了各体骈文的特质、体制、源流、代表作家作品、时代风格等。其见解多有独到之处。许多叙论都可视为缩微的各体骈文史来读。孙梅的骈文思想代表了清代骈文学的最高水平。他具有敏锐的鉴赏力,分析精辟、概括准确、见解深刻。如卷二十《总论》云:“夫瑰丽之文,以唐初四杰为最,而四子之中,尤以王氏子安为尤。”其观点是高人一等的,实际上指出了王勃是骈文艺术发展的高峰。<br>    除此之外,清代骈文学研究有影响的还有两个人:刘开和阮元。刘开有《刘孟涂集》,其中有几篇重要的骈文论著:《与王子卿太守论骈体书》、《书(文心雕龙)后》、《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尤以第一篇比较深刻。他分析了骈与散的内在关系,还首次提出了“骈文”这一概念。在《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中,他对古文与骈文的关系也作了比较公正的评价。阮元是清代著名学者。
展开
目录
    绪论 骈文学及骈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br>    第一章 骈文的名称与界说<br>    第一节 骈文名称的演变与定型<br>    连珠;今文与今体;丽辞;四六;骈体、骈体文、俪体文、骈俪文等;骈文<br>    第二节 骈文的界说<br>    从内涵看骈文的定义;从外延看骈文的义界<br>    第三节 骈文与韵文、散文、古文、文学诸概念的关系<br>    骈文与韵文、散文、古文的关系;骈文与文学的关系<br>    <br>    第二章 骈文的分类<br>    第一节 从古代文章分类得失看骈文分类的价值取向<br>    第二节 历代对骈文的分类与现代对骈文的分类<br>    <br>    第三章 骈文的产生与起源<br>    第一节 汉语的特质为骈文产生提供了语言基础<br>    单音节优势;语法的灵活性;声调的美;丰富的量词与同(近)义词语汇<br>    第二节 客观的对立对应事物为骈文提供了摹写对象<br>    自然界的对立对应法则;社会人生的对立对应法则<br>    第三节 从摹仿机能看骈文产生的心理基础<br>    摹仿机能是人类的天性;骈文与摹仿机能<br>    第四节 传播的需要是骈文产生的外在动因<br>    传播与文化;口耳传播方式需要骈体<br>    <br>    第四章 骈文的结构形式与句型模式<br>    第一节 骈文的结构形式<br>    结构体制:起、铺、结;游离构形:领、衬、夹<br>    第二节 骈文句式的构造<br>    骚体句;诗体句;叠字句<br>    第三节 骈文的句型模式<br>    齐言单联型;齐言复联型;杂言复联型<br>    <br>    第五章 骈文的修辞形态及其文化内蕴<br>    第一节 骈文修辞形态之一:对仗<br>    骈文对仗的诸方式;骈文对仗透视出的文化内蕴<br>    第二节 骈文修辞形态之二:声韵<br>    骈文声韵内部形态诸方式;骈文声韵的功能和意义<br>    第三节 骈文修辞形态之三:典事<br>    典事的种类;用典的方式和手法;骈文用典的文化内蕴<br>    第四节 骈文修辞形态之四:藻饰<br>    骈文藻饰的方式;骈文藻饰的文化内蕴<br>    <br>    第六章 骈文的美学特征与审美效应<br>    第一节 文字型文学的最高典范<br>    第二节 骈文的均衡和谐美<br>    第三节 骈文的音乐美<br>    声律的对位关系;声律的黏接与押韵<br>    第四节 骈文的典雅美<br>    <br>    第七章 骈文的风格形态与流派<br>    第一节 骈文的风格形态<br>    骈文的常态风格;骈文的异态风格<br>    第二节 骈文的流派<br>    徐庾派;四杰;燕、许派;唯美派;白描派;六朝派;三唐派;宋四六派;常州派;仪征派<br>    <br>    第八章 骈文的体类<br>    第一节 骈赋<br>    第二节 骈序<br>    第三节 骈书<br>    第四节 公牍骈文<br>    第五节 碑志与祭诔骈文<br>    第六节 铭箴赞骈文<br>    <br>    第九章 骈文的历史演变(上)<br>    第一节 骈文的发轫期<br>    第二节 骈文的形成期<br>    第三节 骈文的成熟期<br>    第四节 骈文的繁盛期<br>    <br>    第十章 骈文的历史演变(下)<br>    第五节 骈文的变异期<br>    第六节 骈文的衰落期<br>    第七节 骈文的复兴期<br>    第八节 骈文的消亡期<br>    附录本书主要参考引用文献举例<br>    修订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