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夏,王鲁彦到了湖南长沙,先后在平民大学、周南女学和第一师范教书。他在这里创作了他的第一篇小说《秋夜》。在这个短篇小说里,作家揭示出在军阀混战中广大人民的苦难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愿望。这篇处女作发表在本年11月的《东方杂志》上。此后他又先后发表了《柚子》、《狗》、《灯》、《美丽的头发》等作品,并于1926年出版了第一个小说集《柚子》。鲁迅后来在评论王鲁彦初期的创作时指出,王鲁彦是一个“乡土文学的作家”,“对专制不平,但又向自由冷笑”是他初期创作的特色;《柚子》一篇,“在玩世的衣裳下,还闪露着地上的愤懑”,是鲁彦这时期“最为热烈”的作品。
1927年,在大革命高潮中,王鲁彦到了武汉,任武汉《民国日报》的副刊编辑。不久,由于汪精卫叛变革命,鲁彦就离开武汉到了上海。1928年春又到南京,在国民党政府国际宣传部任世界语翻译。这段时间,鲁彦的文学活动侧重于翻译工作,主要是由世界语转译一些被压迫的弱小国家的文学作品,这些译作曾先后编成《世界短篇小说集》、《在世界的尽头》等出版。这期间他还创作了一系列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他在《黄金》、《童年的悲哀》等小说集里,塑造了旧社会农村各阶层人物栩栩如生的众多的艺术形象。1928年茅盾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长篇论文《王鲁彦论》,对鲁彦已发表的作品进行全面的评论。茅盾认为,鲁彦小说里最可爱的人物“是一些乡村的小资产阶级”,同时也指出鲁彦的作品里显现出一种浓厚的“教训主义色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