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中国文论60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479159
  • 作      者:
    钱中文, 丁国旗, 杨子彦编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新中国文论60年: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9年卷)》是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2009年度年会会刊,收录了关于建国60年来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理论基本问题研究、古代文论研究、外国文艺理论,以及理论专题研究等方面的论文数十篇。
展开
精彩书摘
  1956-1957年上半年,这是一个重要的时段。在这个时段可以用毛泽东的话说是“春天来了”。毛泽东的“春天来了”是一种象征的说法,它所反映的是当时中国的实际,即经过几年的努力,社会主义改造已经提前完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全面开始。“1956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国内外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国际上,整个形势趋向缓和,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比如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战争打不起来。在国内,三大改造接近基本完成,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剥削阶级——资产阶级将不再存在,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正在向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转变”。毛泽东在这一年发表他的《论十大关系》,所论述的就是这种转变。中国共产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也在这一年召开。大会的政治报告的决议中,明确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提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其实,毛泽东早在1956年1月25日就说:“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就是说,在1956年,建设的主题凸显出来了,阶级斗争被认为“解决”了。这种巨大的转变不能不反映到文学艺术及其理论方面。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我们在中共中央召集的省、市、区委书记会议上还谈到这一点,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艺术方面的百花齐放的方针,学术方面的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有必要的。这个问题曾经谈过。百花齐放是文艺界提出的,后来有人要我写几个字,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朵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说春秋战国时代,两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李森科、非李森科,我们也搞不清楚,有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学派。就是社会科学,也有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谈。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毛泽东的讲话精神通过各种渠道传达下来,如当时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向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讲话传达了毛泽东的精神精华,并更为系统和具体:“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提倡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尖锐的学术争论。批评和讨论应当以研究工作为基础,反对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应当采取自由讨论的方法,反对采取行政命令的方法。应当容许被批评者进行反批评,而不是压制这种反批评。应当容许持有不同意见的少数人保留自己的意见,而不是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展开
目录
新中国文学理论60年(代序)(钱中文)
1.60年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60年(童庆炳)
共和国60年文学理论的理想诉求及其嬗变(姚文放)
新世纪文学史理论研究的新格局、问题意识及方法范式(党圣元)
“形象思维”的发展、终结与变容(高建平)
中国文论的西化历程(曹顺庆邱明丰)
回到起点:恶魔还是福音——大众文化30年再思考(金元浦)
论新时期文艺理论的开放性特征(谭好哲)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30年(丁国旗)
诗教研究60年(杨子彦)
论中国文学批评的萌芽问题(谭德兴)
同风车作战——新中国成立后批判自然主义的特点(张冠华周文娟)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两种权威文论话语及其相互关系(泓峻)

2.文艺理论基本问题
析“文艺理论的危机”(王元骧)
现代中西艺术教育比较研究的启示(曾繁仁)
文学艺术多重本质之构造式关系(毛崇杰)
当代中国文学的自主性与公共性的关系(陶东风)
文学研究状况的转换(张荣翼)
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历史化”问题(杜吉刚)
艺术的自主性——一个概念的文化社会学之思(杨向荣)
文学存在方式研究:当代文学本体论的有效探索(单小曦)
面向文学实践的理论转向
——关于“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思考(马大康)

3.古代文论研究
新时期以来古代文论研究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黄念然)
他山的石头本土的玉
——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的可行性路径(李建中喻守国)
关于文学遗产继承问题的若干思考(唐晓敏)
超越范畴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方法的思考(姜金元)
中国古代规范化诗学的重构(樊宝英)Y
道家生态美学视域中的跨文化文学比较(李天道)
滋味说在象征诗学中的意义(戴冠青)
词体论中“小道”、“诗余”说及其演变(祁志祥)
去古:杨慎对六朝诗歌与唐诗关系的发现(方锡球)

4.外国文艺理论
危机语境与修辞概念:突降法、田园模式与社会反射性(泰勒斯·米勒文杨彬彬译)
日常生活的奥秘——米歇尔·德·塞尔托与文化分析(莱纳·温特文刘颜玲译)
论文化科学(麦克·瑞恩文程艳译)
拓展文艺学的理论空间——俄罗斯文论大家论文艺学建设(程正民)
爱泼斯坦与俄国形式主义文化美学(张冰)
一种群论视角的缺失与理论盲视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指瑕(张开焱)
激进的空间:试论福柯的空间化转向与本质性写作(赵奎英)
前苏联文学决议与中国50年代的文学批评(庄桂成)
理论的终结与重生
——伊格尔顿对文化理论的思考(柴焰)
阿恩海姆美学的研究现状(史风华)

5.理论专题研究
李泽厚对实践美学的创建和修补(封孝伦)
全球化语境中文艺学建构的西论中化(高楠)
论蒋孔阳先生50年代的文论思想(朱志荣)
我国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历史、现状与前瞻(刘俐俐)
“境界”说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毛宣国)
后价值视野与悲剧品格
——农业合作化小说批评方法反思(杜国景)
在跨地域与跨性别中对话
——中国大陆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回应(林树明)
王国维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二题(李健)
何谓“后女性主义”(postfeminism)
——兼论女性主义理论的历史分期(黄华)
“美术”在东方文化历史语境中的生成(林早)
超越实用功能:消费文化与当代产品的符号化趋向(龚小凡)
“网络雷词”:议程设置和游牧式主体(张跣)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