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最美的决定:E. B.怀特书信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748143
  • 作      者:
    张琼,张冲译
  • 出 版 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夏洛的网》、《这就是纽约》的作者致人生、自然、妻子和《纽约客》的不朽情书,
  “最受爱戴的美国作家”书写在信纸与便笺上的编年自传,
  五十八幅历史照片图说E.B.怀特一生的轨迹与梦想。
  E.B.怀特(1899—1985)是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随笔作家。作为《纽约客》主要撰稿人,怀特一手奠定了影响深远的“《纽约客》文风”。怀特对尘世上的一切都怀着“面对复杂,保持欢喜”的态度,其人格魅力与文字修养一样山高水长。除了他终生挚爱的随笔,他还为孩子们写了三本书:《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与《吹小号的天鹅》,被誉为“二十世纪读者最多、最受爱戴的童话”。《纽约时报》为怀特逝世发表的讣告中称“如同宪法第一修正案一样,E,B.怀特的原则与风范长存”。
展开
作者简介
  E.B.怀特(1899-1985)生于纽约蒙特弗农,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多年来他为《纽约人》杂志担任专职撰稿人。怀特是一位颇有造诣的散文家、幽默作家、诗人和讽刺作家。对于几代美国儿童来说,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写第一流的儿童读物 《小斯图亚特》(1945) 和 《夏洛特的网》(1952)。一代又一代学生和作者熟悉他,因为他是 《风格的要素》这本书的合著者 (兼修订者)。该书是关于作文和惯用法的很有价值的小册子,最初由在康奈尔大学教过怀特英语的小威廉.斯特朗克教授撰写。散文 《自由》于1940年7月首先由《哈泼斯》杂志发表。当时美国尚未加入反对纳粹的战争,世界正处于纳粹──苏联条约的时期,无论左派或右派都忽略了极权主义对民主的威胁。这篇散文收入怀特的文集《一个人的肉食》(1942)。
展开
内容介绍
  《最美的决定:E.B.怀特书信集》系美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儿童文学作家E.B.怀特一生的书信选集。《夏洛的网》、《这就是纽约》、《重游缅湖》,获各方好评。此书信集主要收入作者在《纽约客》杂志工作期间、他与妻子凯瑟琳恋爱时期,以及他在创作重头书《夏洛的网》、《文体的要素》等时期与美国文学界人士、学者、编辑及自己妻子的往来信件,在近代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书信不仅对研究作者本人和诸如《纽约客》杂志,以及美国文化界的历史具有较高价值,而且其文笔优美、幽默动人,一封封信本身就是一篇篇精彩的随笔。
展开
精彩书评
  《E.B.怀特书信集》是作家迄今最长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最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他显然从未尝试过为成年人创作长篇小说,但他的书信带给我们小说所无法给予的东西:生活的日常细节,它所呈现的那些令人疲惫厌倦的责任和礼仪,那似乎无休止的生计维持(尽管它终有尽头),那些奔波劳作中日积月累的或被遗忘或被怀恋的时光。
  ——约翰·厄普代克
  我们要感激E·B·怀特,不仅因其散文堪称完美;不仅因其眼光敏锐,乐观幽默,文字简洁;更因其多年来给予读者,不论老少,无尽的欢乐。
  ——国家图书委员会
  E·B·怀特是拿捏习语——那些既切中肯綮又教人遐想,既卓尔不群又耳熟能详的字眼——的大师。种种机智,在他口中娓娓道来。
  ——纽约时报
展开
精彩书摘
  最美的决定1929—1930
  1929年对于怀特是很重要的一年,他的头两部作品问世(其中一部是与瑟伯合作完成的),并与凯瑟琳·安格尔成婚。然而,那一年并不是从写作成功或婚姻美满开始的。他最初的两篇日记这样记载:
  1月1日-23W.12.晨雨,在我窗外的宽敞平屋顶上忧伤地流淌,下午起雾,薄霭笼罩树木,如烟似缕,楼房恍若城堡,光影轻似气球。下午,迷雾中绕水库漫步两周,不停思忖:是否该辞了工作,离开城镇,不与人诉说去向。昨夜失眠也为此番纠结……我害怕这一年,因为一年未完,我就要30岁了。
  1月3日。昨日努力工作,在办公室里尽心尽职,虽然日前曾有过那番想离去的庸人自扰。不过,我想到了一幅滑稽的素描,于是决定俯首听命。此外,瑟伯又是我在世上最喜欢的人之一,能在他身旁已然不错。我刚步行到街角,买了明天的报纸,看到上面有我写的诗[“致一位知性女士”,是写给安格尔的爱情诗,刊于F.P.A的“指挥塔”专栏]……
  在安格尔女士的提示下,哈泼兄弟出版社的尤金·萨克斯顿对怀特所写的东西产生了兴趣,并答应帮他出版。于是,那年春天,怀特的诗集《冷美人》问世。秋天,一部对当时色情书籍泛滥予以讽刺的作品《性是必需的吗?》也相继出版。11月3日,怀特在日记中写道:“今晚,在佛农山父母家中,我听到他俩谈论我那本关于性的书。父亲说,‘呃,我不知道你怎么看,不过我为此感到羞愧。’这对年轻作家而言,就像当头泼了盆凉水。”10天后,他再次让父母感到震惊——他和一位有两个孩子的离婚女人结了婚。
  凯瑟琳·萨金特·安格尔就是那位新娘,她从波士顿移居到当地,是“波士顿高架铁路”副总裁查尔斯·S·萨金特先生3个女儿中最小的一个。她5岁时,母亲去世,是萨金特先生未婚的妹妹卡罗琳担起了母亲的职责,这位“克鲁莉姑妈”来到布鲁克林,接手管理这一家子的生活。凯瑟琳从温索小姐的学校转到布莱恩摩尔,并于1914年毕业,一年后就嫁给了克利夫兰的一位律师恩斯特·安格尔。美国加入一战后,安格尔参了军,获得委任,整个战争期间身处海外,把年轻的妻子与幼女南希留在了克利夫兰,婚姻初期就如此局面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凯瑟琳谋到一份工作,继续留在克利夫兰,直到房子冷得没法住了,她才回到布鲁克林父亲身边。安格尔从战场返回后,这对夫妻在克利夫兰生活了不久,就搬家去了纽约,丈夫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
  1925年8月,安格尔夫人成了《纽约客》的一员,这时,她意识到自己的婚姻亮起了红灯。她担任编辑工作一方面是为了摆脱家庭的困扰,一方面是想发展一些技能,以备将来可能到来的独立生活之需。当时他们已有两个孩子,罗杰于1920年出生。1929年冬天,当杂志庆祝4岁生日时,她搬离东区的家,在第8街东16号租了一套公寓;夏天到来时,她到雷诺办妥了离婚手续。11月3日,她和E.B.怀特成婚。结婚次日,两人就都回到了书桌边的工作岗位,他们宁愿把蜜月延后到春天,打算届时去百慕大群岛。
  尽管早在凯瑟琳正式离婚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人已意识到相互越来越依恋对方,可求婚之路并不平坦。怀特一向对婚姻的牵绊持谨慎态度,却发现自己爱上了一位比自己还年长、而且还带着两个孩子的女性。凯瑟琳有着新英格兰的背景,很不愿意接受自己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并担心离婚和再婚对孩子的影响,她觉得,无论与怀特结婚明智与否,两人的年龄差异都是问题。最后,为了摆脱焦虑,他们决定驾车外出,开到路程足够远的纽约贝德福德村,并在乡村草地上的一个长老会教堂完婚。由于担心婚事会引发无尽的争议,他们谁都没有告诉,只有凯瑟琳的小狗黛茜全程跟随着。怀特不喜欢任何形式的礼仪,不过回忆起那次结婚典礼来,倒是兴致很高,“婚礼相当不错,没有人抛洒东西,倒有一场狗打架。”
  他还补充道:“我很快就感到自己没有选错妻子。一天下午,我帮她打点过夜行李,她对我说,‘再放些牙绳。’我立刻明白,一个管洁牙线叫牙绳的女子准定是我的妻子。为找到她,我寻觅了好久,不过很是值得。”
  致斯坦利·哈特·怀特
  [纽约]
  [1929年1月]
  星期二
  亲爱的斯坦:
  在这个冬日,能收到私交兼兄弟的来信,真是暖意融融。我发现,兄弟之间从不相互写信,这是件好事。不过,我一直想写个短笺给你,以此对发电报向你讨要那张广场的素描做出解释,这个要求或许令你感到惊讶和烦恼了吧。我还要对你真的离开镇子表示遗憾。《哈泼》将在春天出版一本我写的诗歌,你出城还没到10分钟,我就希望你能回来,能给我几张关于纽约的素描,当作插图来点缀那几首写纽约的诗。例如,书的封套上会是一名女子站在广场喷水池边,书名是《冷美人》。我要你寄给我这些素描的原因是,我想把它们展现给创作这些画的艺术家。现在的情况是,这本书将会采用3到4幅小插图,是版画风格的,但并非惊世之作,因为它们虽出自知名艺术家之手,可画家本人对此并不太热衷。我想,如果你当时在场,有空暇又肯帮我的话,我们的合作准会很有成效。
  你对我写作的评论和赞美,我很是欣赏,那种独特的写作总让我感到开心。很早以前我就发现,写日常小事,写内心琐碎感受,写生活中那些不太重要却如此贴近的东西,是我唯一能赋予热忱和优雅的文学创作。作为一名记者,我很有挫败感,因为我采访回来,内心充斥的不是事件的具体实情,而是一路上遇到的各种琐碎困惑和趣闻。在《纽约客》问世前,我未曾找到任何可以表达这些细枝末节的方式。所以,昨天我提笔写一则关于警署的马匹是如何受驯的故事,可这则标题为“警署马匹如何受驯”的故事在完稿时居然连警署马匹都未提及,里面尽是关于我本人在警察总部的各种可笑经历。我的此番努力,并不像你所说的(盛名之累),以谋得受众或拥趸为乐,而是因为,有时候在描写自我(这是唯一所有人都熟悉的主体)的过程中,我会偶然体会到当手指触及真理核心时的那种极度的快感,并听到在我施与的压力下人类所发出的那一声微弱的厉喊,那声音好古怪。
  可以预见,像你这样有领悟力和禀赋的人将会在绘画艺术上走得很远,而且我觉得最终很可能会达到我朋友沃尔特·金·斯通在素描和油画上的造诣,他的画作大多描绘乡村生活和类似的主题,这些作品一定在创作过程中给画家带来了很大的满足。无论是写作还是绘画,有一个妙处就是,它既是直接的谋生途径,又是一条不可预测的谋生之路。写完一篇东西,卖给杂志,这事简单得如同擦亮满满一手推车的苹果,然后把苹果卖给路人。这过程有一种令人愉悦的直接性,每一步运作都有即时的动因,而结果却无法预料,这在商业贸易世界里是找不到的。
  代我问候那只蜥蜴,它会从莱昂石门廊藤蔓后面爬出来,在阳光下向你抛送秋波,然后又倏地躲回去。
  你的
  安
  毋庸赘言,如果你能告知确切的地址,我将无限期地保留你对《纽约客》的订阅,这也是我为保住读者群而唯一能时常采用的手段,对此,我必须不计代价地维持。
  致哈罗德·罗斯
  [道塞特,安大略]
  [1929年7月?]
  星期五
  亲爱的罗斯:
  谨照您某日信中所要求的,先作个人汇报。
  我要比预期晚些回纽约,因为我对这个露营地[奥特露营地]的兴趣日益浓厚起来,打算再呆上一阵子。对于纽约的纯文学活动,我一直适度投入,不过今年可能会参与得少一些(我正在拟定一份尝试性时间表,一周诗歌10分钟,散文25分钟,早餐前半小时用于答复棘手的问题),以期推进当地的纯文学状况,同时也对自己有所裨益。由于事实上《纽约客》已让我日趋乖戾暴躁,我避得越远越好。我很佩服您那超乎寻常的本领,竟然能忍受——事实上是应付我对《纽约客》多少怀有的报复心,以及三番五次开溜的狡猾习惯(倘若您不做那个如此耽于幻想的记账员的话,这几阵子原本花不了您半分钱,其中最后一次大概花了您420块,不过如果您坚持要如此荒唐,那我也就管不了了)。除了比不上您本人,或许还有其他一两个人,我对您这本杂志的珍爱大概不比任何人少。只是,对我来说,它并不是我的整个人生,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回到这个1920至1921年夏天自己曾工作过的地方,并感到如此快乐的原因之一。10年间,道塞特没有改变,在我重回的故地中,这几乎是唯一没让我因为时过境迁而怅然若失的。最初和我一同来这里的人[罗伯特·赫巴德(赫巴德)]现在正经营着这片露营地,我们计划一起干一番事业。此刻,我不知道事态会怎样发展,不过我很庆幸有了这段休憩,它让我实现了自己很早就有的一个梦想。我打算下周某天和赫巴德一家经费尔波特去一趟伊萨卡。尚不确定何时返回纽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