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国防教育史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546055
  • 作      者:
    何锋著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国防教育史纲/厦门大学国防教育学理论研究系列丛书》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了形成国防意识的教育行为上,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自古及今的国防教育历程,包括国防教育的主体、国防教育的对象、国防教育的组织机构、国防教育的内容、国防教育人物等,彰显了不同历史时期国防教育的特征与倾向,具有开拓意义。该书本着为人们提供信史的立场,客观公正地叙述了历史时期国防建设与国防教育中的经验与教训,这便注定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该书立足于丰富的史料,论述富有条理和逻辑性,文字畅达,具有可读性,适合高校和对国防教育史有兴趣的人士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4.用胡马,即使用北方游牧民族放养的马匹作为赵国骑兵的战马。这些马长得骠悍,善跑、机灵而有耐力,增强了赵国骑兵部队的战斗力。
  5.配备骑兵的武器长弓和剑矛。骑兵与敌人距离远时在马上弯弓射箭,短兵相接时就用剑和矛进行刺杀。
  关于胡服改革的内容约有这几方面:
  1.帽子。赵王戴王冠,用野鸡羽毛装饰;军官戴武冠;士兵戴爪牙帽子,用黑色绫绢制成,以防北方风沙。
  2.变履为靴,以便于骑马和涉草。
  3.改重甲为轻甲。把原来铜做的铠甲改用皮革,这样轻装上阵,以利穿越山险,驰骋疆场。
  4.服装。骑兵上穿夹衣,窄袖;下穿裤子,中间束带。贵族大臣的服装,腰里有一金带钩。
  胡服骑射的改革取得了卓越成效,就在改革推行的第二年,赵武灵王“略中山地……西略胡地,至榆中”①。此后,赵武灵王不断招募、训练骑兵,大规模进攻中山,终于在公元前296年攻灭中山,消除了心腹之患,使赵国东西领土连成一片。胡服骑射的改革,使赵国迅速由弱变强。战国晚期,赵将李牧戍守北部边境,每天率领战士“习骑射”。为出击匈奴,他“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能破敌擒将者赏百金)之士五万人,能射者十万人,悉勒习战”。②
  成书于战国后期的《六韬》,叙述“选车士之法”说:“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约1.73米)以上”,能追逐奔马,乘战车急驰时能张大弓朝各个方向快速准确射箭的人,便可成为“武车之士”;又述“选骑士之法”说:要身强力壮,反应敏捷,能在乘马急驰中张弓射箭,并能“越沟堑,登丘陵”,敢于冲击、破坏敌阵的人,便能成为“武骑之士”。这可能是当时许多国家采取的方法。
  赏罚是提高战士的作战积极性、增强部队战斗力的有效手段。当时各国普遍推行军功爵制,为提高军队战斗力,军队的赏罚制度五花八门。例如秦国规定:步兵,五人为“伍”,五十人设一“屯长”,百人一“将”,五百人一“五百主”,千人设“二五百主”③。一伍中有一人逃跑,其余四人就要受刑罚;如果谁能斩得敌人一颗首级,就可免除刑罚。屯长以下的士卒,按个人斩得敌人首级数目。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中国国防教育史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中国国防教育史的研究宗旨、方法与内容
第二节 中国国防教育主体形态的变迁
第三节 中国国防教育对象的变迁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国防教育
第一节 先秦时期国防教育主体形态的转变
第二节 先秦时期国防教育对象的转变
第三节 先秦时期的国防教育机构
第四节 先秦时期国防意识的培养
第五节 先秦时期国防行为能力的培养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国防教育
第一节 秦的国防教育
第二节 西汉的国防教育
第三节 东汉的国防教育
第四节 两汉著名爱国人士

第三章 隋唐时期的国防教育
第一节 军队建设的成与败
第二节 皇权衰微与国家认同的缺失
第三节 唐代的国防教育行为

第四章 两宋时期的国防教育
第一节 军队的教育
第二节 宋代科举制度与国防教育
第三节 宋代国防教育实现的途径

第五章 元代的国防教育
第一节 军队的组成与训练
第二节 元朝的国防教育
第三节 元朝士民的国家认同

第六章 明代的国防教育
第一节 明代军队的国防教育
第二节 明代学校的国防教育
第三节 明末著名的爱国人士

第七章 清代的国防教育
第一节 清朝统治者的国家观
第二节 清朝国防教育对象的扩大
第三节 学校国防教育的变革

第八章 民国时期的国防教育
第一节 民国初期纷杂的国防教育思想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国防教育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国防教育工作
第四节 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国防动员
第五节 全面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国防教育

第九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教育(1949-2009)
第一节 国防教育中心内容的演变
第二节 学校的国防教育
第三节 城市社区的国防教育
第四节 企业的国防教育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