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公民行为
竞争优势是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话题。自1985年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迈克尔·E·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提出竞争优势以来,许多中外学者开始从各种不同的视角来探寻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后来,Bernard H Boar(2000)把企业的竞争优势从战略角度归纳为5个方面:一是能提供更廉价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优势;二是能创造出更吸引人的产品或服务的增值优势;三是能更确切地满足特定客户群体需求的聚焦优势;四是能比竞争对手更及时地满足顾客需求的速度优势;五是能比竞争对手更快地适应变化需求的机动优势Bernard Boar, The Art of Strategic Planning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th, John Wiley & Sons, 2000。人为企业之本,企业所有的竞争优势都必须由员工来构建和实施,员工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初,集社会思想家、作家、顾问、教授于一身的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1994)在其经典著作《后资本主义时代》一书中提出,目前企业最根本的资源已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或者劳动力,取而代之的将会是凝结在员工个体身上的知识;而且,在我们即将进入的知识社会,最重要的是人彼得·F·德鲁克著、傅振焜译:《后资本主义社会》,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
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简称OCB)是西方学者从人力资源角度提出的一种新的重要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全球背景下,随着竞争的加剧,员工背景的多元化,客户需求的多样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以及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企业就必须依靠员工去主动承担组织设计遗漏的或无法明确的一些利他行为、利组织行为,才能使整个企业组织发挥其竞争优势。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组织公民行为概念的提出,是有其必然性的。组织公民行为在组织中的有效运作,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提高,这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因此,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社会资本
过去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多集中于用个体本身的属性去说明,比如一个社会学专家可能用一个人的民族、种族、阶级等方面去预测社会变迁及个体对社会变迁的反应;一个组织行为学者可能会用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认同等变量来解释员工的离职意愿或离职行为;一个心理学家可能会用一个人的思想、态度、信念等去解释其认知失调。这种个体行为研究忽略了行为的结构方面,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及彼此间的影响。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社会学家艾伦·巴顿(Allen Barton)将其形象地比喻为社会学的绞肉机——把个人从他的社会背景中撕裂出来并确保研究中没有任何人之间会产生互动林顿·C·弗里曼著、张文宏等译:《社会网络分析发展史:一项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系统论的学者认为,即使是非常不同的人,当他们置身于相同系统之中,也倾向于产生性质类似的行为。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Peter Senge)在《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中的啤酒游戏所指出的那样:结构影响行为Peter M Senge,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Doubleday Business,1994。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