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维尔的《旧制度和大革命》(1856)受到了媒体和一些读者的关注,对普通读者来说,这毕竟不是一本那么容易读懂的书。因此,学界中人对此书提供了种种解读。
中国式的政治劝谏首先需要的便是猜度“上头”的意图(所谓的“本意”或“深意”),例如,是不是有感于路易十六时期是旧王朝最繁荣时期,而这种繁荣却加速了革命的到来?还是忧虑“腐败不得人心”,“社会的动荡和怒火也会使革命的成果化为乌有”?把《旧制度和大革命》断章取义地简单归纳为这样几条干瘪的教训,结果还是回归到了“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的那种阅读、领会方式。其实,腐败不得人心,没有社会公正的经济发展会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社会动荡,甚至埋下革命的种子,这样的道理浅显明白,又何必非要读过托克维尔的《旧制度和大革命》才会知道?
这当然不是说《旧制度和大革命》不值得一读,而是说,如果真的要读这本书,那你就自己读,自己了解托克维尔的思想。托克维尔一生最为珍视的价值便是自由,他说,“我并不热爱民主……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他在早期著作《论美国的民主》中盛赞美国独立后出现一个平等、民主的新社会,并且预言民主是世界历史的大势所趋。但是,出于对自由的热爱,他又担忧民主社会免不了要出现“多数人的专制”,从而毁掉自由。无论是赞扬民主,还是非议民主,他都一以贯之地以自由为最基本的价值原则,在《旧制度和大革命》中也是一样。
《旧制度和大革命》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为什么法国在向民主演变时,要保留自由是如此困难。这也可以说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之一。托克维尔的回答是,在法国革命中,对自由的要求晚于对平等的要求,而对自由的要求却又首先消失,这也和中国的情况相似。托克维尔认为,革命吞噬自由,后果便是要求获得自由的法国人最终加强了集权的行政机器,并甘愿在一个主子的统治下过他们自以为是平等的生活。法国的教训是,自由并不总是与平等成正比的关系,平等的原则不足以确保民主的政治活力,反而会帮助建立一种摧毁自由的专制。托克维尔认为,虽然1789年的法国人以任何他国人民所从未尝试过的决心和努力与过去决裂,但在这项被称为“革命”的事业中,“他们的成就远较外人所想象的和他们自己最初所想象的要小……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从旧制度继承了大部分感情、习惯、思想,他们甚至是依靠这一切领导了这场摧毁旧制度的大革命;他们利用了旧制度的瓦砾来建造新社会的大厦”。大革命并没有为人民带来自由,反倒是扩展、巩固并完善了人民对中央集权制的依赖。
在《旧制度和大革命》出版17年后,托克维尔的《回忆:1848年法国革命》于1893年出版,这时他已经去世。这是一部托克维尔从来没有打算发表的私人笔记,是由他的妻子和一位朋友编辑出版的。他在笔记中同样表达了对法国建立自由民主艰难的感叹,“在法国只有一件事是我们干不成的:自由政府;只有一样东西是摧毁不了的:中央集权。它又怎么会灭亡呢?政府的敌人喜爱它,而统治者也珍爱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