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印光思想 净土信仰与终极关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53170
  • 作      者:
    黄家章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黄家章,1963年生,籍贯北海,中山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广西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历任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原哲学系)讲师、长江证券南方总部(深圳)研究部总经理、深圳泰龙投资公司研究总监等。时以城内城外人之意读典,观光者之眼阅世,闲云野鹤之心行走,人生图自在,身心求适意,著文重体悟……上善若水,心仪的理想人生态也。
  专著有《人事成败与(菜根谭)》等并主编多书,曾获省级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奖。在《人民日报》、《中国哲学史研究》、《孔子研究》、《现代哲学》和《学术论坛》等权威报纸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有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以佛修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佛道儒三教是构成中国传统信仰、思想与文明大厦的三根主要支柱。净土信仰作为中国化佛教的核心信仰,既有现实关怀,更有终极关怀,“佛法原是教人了生死的,非只当一种高超玄妙话说说。”(印光)蔚为壮观成主流后,终成长为中国佛教的净土宗。
  《世界宗教研究丛书:印光思想、净土信仰与终极关怀》紧扣佛法教人了生死的主题,从宗教即终极关怀的视角,以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的思想为研究重点,再以印光思想为交汇点,与慧远、善导、莲池和澫益等净土宗古代祖师们的净土思想作纵向比较研究,与杨仁山、虚云、弘一、太虚和欧阳竞无等现代佛学大家的净土思想作横向比较研究,发见净土信仰、净土宗与印光思想所蕴涵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诸种意旨,发见其表达最深层的死亡恐惧与寻求解脱的终极愿望,解脱路径即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在世界诸多宗教的信仰与思想的茂密丛林中,“宗教观的宇宙乐观主义……可能最清晰地表达在净土宗中。”(约翰·希克)净土信仰、净土宗与印光思想因此而独树一帜。
展开
精彩书摘
  使命之所在,印光要为佛教徒的护生之言行鼓与呼,也就必须回答来自各方面或因不解或因不信而引致的疑问。他在《极乐寺放生池疏》①一文中,就具体地回应了两项质疑。
  质疑之一的理据,源自人类中心观:我们生存之地处处有鳏寡孤独、贫穷患难者,何不周济他(她)们?现在乃汲汲于那些在种类上不关涉于人的有情动物异类,就轻重缓急而言,不也是一种本末倒置乎?
  印光的回应是,人与动物虽种类有异,佛性无异。依据因果观与六道轮回观来看,作为人的“我以善业幸得人身”,作为动物的“彼以恶业沦于异类”,人若不能悯恤而是恣情食啖动物,一旦“我”福或尽,“彼”罪或毕,“我”难免就要从头偿还,充“彼”口腹。“须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杀业所感。”现世“戒杀可免天杀、鬼神杀、盗贼杀、未来怨怨相报杀”,故主张“纵身遇贼寇,当起善心,不加诛戮”。此举“护生原属护自”。对于鳏寡孤独、贫穷患难者,戒杀放生者也应随分随力给予周济,一样有功德。问题在于,不能将后者与戒杀放生之行视为不可共存的水火,因为在施行时,两者确实还有轻重缓急之处:“鳏寡等虽深可矜悯,尚未至于死地。物则不行救赎,立见登鼎俎以充口腹矣。”动物生命危在旦夕,不在现时对其予以呵护,则晚矣。
  质疑之二的理据,则源自现实怀疑论:动物种类与数量无尽,护生者能放几何?
  印光对此疑的回答是:“须知放生一事,实为发起同人,普护物命之最胜善心。”人有此恻然之心,不忍食啖动物,进而捕猎者不再捕猎动物,使身处水陆空的一切物类,自在地或泳或走或飞“于自所行境”,各得其所,从而成就“不放之普放”。退一步说,纵然不能使人人都戒杀放生,只要有一人不忍食肉,那就有无量水陆生命可免杀戮,何况就佛教护生思想的影响所及来看,戒杀放生者并不仅有一两人。推己及人,“又为现在未来一切同人,断鳏寡孤独、贫穷患难之因。作长寿无病、富贵安乐、父子团圆、夫妻偕老之缘。正所以预行周济,令未来生生世世,永不遭鳏寡之苦,长享受寿富等乐。”从世间法论,护生之举属为众生断天灾人祸之事、积无量福祉的引子,善莫大焉。
  归纳印光的思想,可见放生与护生思想所追求的目标有三。
  一是就直接目标而言,是“庶物类各得其所”①。让天地万物万类各得其所,各安其生。
  二是就社会目标而言,将护生戒杀提升到人类社会的层面,避免此人杀彼人、此族群杀彼族群,人人能“永息弱肉强食之恶心,尽分敦伦,同怀仁民爱物之善念;去杀胜残,上溯大同之世,风淳俗美,共作羲皇上人”②。消除世间的杀气戾气,追求世界大同。
  三是就终极追求的目标而言,是根据众生佛性平等之理,“即一切水陆空行诸生物,亦不忍漠然置之。纵令力有不及,犹以悲心善念,为之念佛,以冀彼速出恶道,速生西方而后已。”③导众生往生西方净土成佛,换言之,包括各种动物在内的众生也是终极关怀的对象。
  ……
展开
目录
导论 研思印光思想与净土思潮的视域、路径与意义
一 净土信仰、净土宗与印光
二 曾被忽视的净土信仰、净土宗与印光思想研究
三 逐渐受到应有重视的净土宗和印光思想及其研究
四 本书的主题、三个视域、问题意识与研思径路

第一章 净土信仰、弥陀净土与净土宗
一 佛教净土信仰的流变
二 净土立宗

第二章 印光其人其行其著
一 印光生平与《印光法师文钞》的面世
二 《净土五经》与弘扬净土
三 著作、重要论文与书信

第三章 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
一 佛法教人了生死
二 末法时代的净土法门
三 唯心净土与彼岸净土的统合
四 修持的三大宗纲:信、愿、行
五 临终程序:临终三大要

第四章 印光的禅净观与诸宗观
一 “宗”与“教”不宜混淆
二 界定禅净之别
三 重释禅净四料简
四 佛教诸宗观

第五章 印光的儒佛并举思想
一 儒佛之融合与儒佛之同异
二 “释氏之孝”与“儒者之孝”
三 居尘学道,在家修行
四 在家修行三要务

第六章 印光讲述的故事及其净土义理
一 印光讲述的11则故事
二 为什么要注重讲故事?

第七章 纵比较:净土宗重要祖师与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之比较
一 初祖慧远与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之比较
二 善导与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之比较
三 八祖莲池与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之比较
四 九祖蕅益与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之比较
五 弥陀净土是净土宗的共同信仰归宿

第八章 横比较:晚清民初佛学大家与印光的净土思想之比较
一 杨文会的弥陀净土观
二 虚云的弥陀净土观
三 弘一的弥陀净土观
四 太虚的弥勒净土与人间净土观
五 欧阳竟无对净土的否弃
六 肯定净土之主流、否定净土之支流及其各自的趋归

第九章 点比较:印光、史怀哲和章太炎对《太上感应篇》的误读及其价值
一 印光对《感应篇》的解读
二 史怀哲对《感应篇》的解读
三 章太炎对《感应篇》的解读
四 印光、史怀哲和章太炎对《感应篇》的误读
五 误读的理论依据及其价值

第十章 印光思想与弥陀净土信仰的终极关怀意蕴
一 向死而生的终极关怀
二 儒佛双美的道德关怀
三 护生慈行的生命关怀
四 临终关怀:终极关怀与世俗关怀的联结时点
五 印光思想具全了作为宗教的系统化蕴涵
附录 印光思想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