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伯格(Peter Berger,1929—),国际知名的社会学家和宗教学家,现象社会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新保守主义的代言人之一。1929年出生于维也纳,二战后移居美国,获纽约新社会研究学院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纽约新社会研究学院、北卡罗来那大学、鲁特杰斯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现任波土顿大学神学与社会学教授,文化、宗教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主任。早年与德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卢克曼合作的《现实的社会构建》,被认为是知识社会学领域的里程碑式著作。1992年,因对文化研究的杰出贡献,被奥地利政府授予“斯宾伯奖”(Mannes Sperber Prize),并被罗耀拉大学、圣母大学、日内瓦大学、慕尼黑大学等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伯格学术兴趣广泛,思路开阔,著作颇丰,内容涉及社会学、宗教学、神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宗教、世俗化、多元性、“全球化的多样性”等方面均有论著,在西方人文社科界引起了持久的关注和影响。主要著作有《世界的非世俗化:复兴的宗教及全球政治》(2005)、《全球化的文化动力:当今世界的文化多样性》(2004)、《给笑声正名:人类经验的喜剧性》(1997)、《现代性、多元性和意义危机》(1995)、《知识社会学:社会实体的建构》(1991)、《现代化与家庭制度》(1990)、《资本主义革命:关于繁荣、平等和自由的50大命题》(1988)、《飘泊的心灵:现代化过程的意识变迁》(1985)、《家庭之战:夺取中场》(1983)、《天使的传言:现代社会与超自然的再发现》(1970)、《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精要》(1967)、《社会学入门:人文主义的视角》(1963)等。
安东·泽德瓦尔德(Anton Zijderveld,1937—),荷兰社会学家,曾分别就学于荷兰和美国,获得社会学和哲学两个博士学位。1985至2002年任教于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主要著作有《抽象的社会》(1972)、《论套话》(1979)、《福利国家的衰落》(1999)、《制度性强制》(2000)、《一种城市化的理论:城市的经济和市民文化》(2009)等。著作多有英文版,在欧美国家反响颇大。
曹义昆,江西都昌人。曾就读厦门大学哲学系,获中国哲学专业硕士学位,曾在江西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从事传统儒学的相关教学和研究。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从事西方宗教学理论研究。
展开
——达托斯·威拉德(Dallas Willard),加州大学哲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