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金刚经寻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732322
  • 作      者:
    陈念萱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千百年来,《金刚经》一直被视为佛法于人间实践的奉行经典,仅仅五千余字,却如此深刻。陈念萱身为在家居士,毋须配合众人期望,言语从不设限。她以「随说」的姿态,告诉所有已学习佛法,或想亲近佛法之人,心能到达的自由,远远超乎我们自己的想象,而《金刚经》就像是一张藏宝图,带领我们寻得深藏在心中的大宝库。是芝麻开门的钥匙,打开这本经书的人,自己脑门的宝库,也跟着打开了,记忆搜索,佛陀替你做了。寻《金刚经》中的宝,寻自己心中的宝。金刚能断一切,唯心能断金刚。莫要急着问宝究竟在哪里,你读了就知道!
  1、   诚品书店当月中文抢眼新书重点推荐。
  2、   作者出版了三十多本书,在佛学界很有名气,有一定的影响力;
  3、   作者曾12次进出和旅居不丹,和不丹结下不解之缘,与宗萨钦哲仁波切有密切关系。
  4、   宗萨钦哲波仁切亲情推荐,并提供谈《金刚经》的一段文字和五张在台北拍摄的照片收录本书中,作为祝福。
  5、   最通俗、最好读、最有趣、最实用、最宝贵、最精彩绝伦、痛快淋漓的《金刚经》入门导读,把金刚经说得生动有趣!。
  6、   推荐给居士、对佛学有一定了解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白领阶层;知识分子阅读;
  7、   本书装帧到位,护封精美,绝对是一本珍藏及送人的品质书籍。(内封索线装订,内插16P,宗萨摄影实景,内封精美设计,护封采用特质滑面超感纸,与明黄色的色调相切,很有质感、手感、美感)
  8、   内容在金刚经佛学内,是最容易轻松阅读金刚经的宝典,不懂佛学者也可轻松读懂金刚经,并治愈心灵。


  《一日一生》
  日本 “现代活佛”大阿阇梨酒井雄哉的心灵法。
  千日苦修,九天断食,两次满行,四万公里的人生智慧:活好每一天,就是活好一辈子。
  日本、台湾冠军畅销书,半年狂销50万册,疯狂加印18次。

展开
作者简介
  陈念萱,她是一位奇女子,游历中国大江南北,足迹并跨各大洲,见闻多方。她的兴趣与交游广阔,所以笔下多是人情奇趣。
  因缘之故,她学习佛法,曾12次进出和旅居不丹,和不丹结下不解之缘,写得《寻找上师》、《不丹,深呼吸》、《不丹闭关人》等书,影响并感动了许多读者。陈念萱写作三十余本书,《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是她最新的著作;她分享了《金刚经》给她带来的心之自由与日常的乐活,并深刻谨记了上师给予的教诲和广阔祝福;这是一本让你轻松读懂《金刚经》的美好之书。

  酒井雄哉,天台宗大阿阇梨,被称为“现代活佛”、“圣人”。
  佛教中,称现世修行者中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为“阿阇梨”。他们通晓佛法,更熟知人世;他们了解“无常”,也珍惜“当下”;他们经过常人无法忍受,甚至无法想象的苦修,却仍然宽厚、平和,对生活充满热爱。酒井大师就是这样一位高僧。他年青时生活坎坷,曾亲身经历战乱,直至四十岁时才正式出家。他两次完成“千日回峰”的“满行”修炼——每次“满行”费时七年,步行四万公里,其中每天行走六十公里的日子达一千日,其间还包含九天断食苦行等数项难行苦行,因此闻名日本,被称为“活佛”。酒井大师现在居住在因织田信长而闻名的比睿山,平日除其信奉者造访亲炙外,位居日本政治权力核心的政治家、企业经营者、文化艺术等各界人士,亦常前往,听法师论法。
展开
内容介绍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陈念萱以“随说”的姿态,告诉所有已学习修行,或想亲近修行之人,心能到达的自由,远远超乎我们自己的想象。
  念是一种力量。回响是一种感性的本能。打开这本书的人,自己脑门的智慧大典也跟着打开了,记忆搜索,寻尘世中的宝,便是寻到了自己心中的宝。


  《一日一生》
  人为何而活?面对人生的无常,我们该怎么面对生活?我们又该如何接受痛苦与死亡?
  当我们对于人生感到迷惘与烦恼,对于某个错误决定感到懊悔,觉得人生之路走得太辛苦……该怎么办?
  酒井雄哉大师说:“没关系,双脚走累了,就用肩膀走吧。”
  这位大师和你我一样,曾经历许多困境,而帮助他度过这些难关的便是“一日一生”的生活信条。
  所谓“一日一生”,就是指珍惜每天的“缘”,感恩度过每一天。
  一步一步,专注于人生的道路,如果累了,就换个方式走。
  酒井大师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娓娓诉说自己的生命故事,不着痕迹地传达重要的教诲:活好每一天,就是活好一辈子。

展开
精彩书摘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人生的终极目的
  假想我是,人人都是“未来佛”,那么,度尽众生的,是我也是你。
  朋友中,一起吃喝玩乐之余,总会不经意地互相品评一番人生价值观。不打妄语,几乎不可能。看了网络上疯传JimmyKimmelLieDetective(吉米·基墨之测荒神探)的节目中,七岁小男孩被测谎的过程,疯狂大笑后,忽然醒悟:“原来我们一直都不自觉地随时打妄语。”
  放下自责,轻松以对,感谢小菩萨的慈悲。于是,百般犹豫之后,容许我,随意妄言佛陀的话语。
  这段时间,睡前醒来,都会打开王菲念诵的《金刚经》,获益匪浅。一遍遍地聆听,在逐渐熟悉中,感受着佛陀的朗朗乾坤,巧妙地打开了二十世纪新物理学中的量子态面貌,早在两千余年前,佛陀看到了什么?
  密集定时阅读《金刚经》的过程中,适巧拿到叶李华博士赠送的《艾丽斯漫游量子奇境》,震惊中,《金刚经》的语句,就如此这般地跳跃出来。也许,我的确累积了无数功德,才能数度捧经涕泗纵横?
  那么清晰简洁的文字,为何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才能一点一滴地听进去?理解,又需要更长久的等待?
  量子态中的电子说:“只要是电子,就完全一样,是完全一样,而不是相似。”想象一下:“我们都是完全一模一样的电子。而且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就是,而非相似。”虽然,这信息让人吃惊,但因此而联想到众生平等,就不是那么遥远的虹霓了。
  如此一来,假想我是,人人都是“未来佛”,那么,度尽众生的,是我也是你,还有什么你或我的功德可言?那该是多么大的慈悲解脱?
  没有信仰的朋友说:“有人喜欢累积知识,是为了什么?”我答解脱或超越,都无法说服他的想象。于是,引用《金刚经》中的“度尽众生,无有众生可度”,因为只有达到这样的宽度,才能真正地自由,并游刃有余地帮助人。他竟豁然领悟,脸上散发着拨云见日的神采。换我惊讶了,理解佛陀,似乎没有想象中这么困难,只要一开始别急着往“深”处去,随便都有开着门的入口。
  回到量子态中的“电子”定义,佛陀说度尽众生的菩萨没有功德,而因此才能有功德,便更让人轻松自如了。
  佛陀是科学家,不管你信不信。
  宇宙粒子堆砌的随机福德
  请想象自己如何组成又是如何拆解的,这一切,便不再是神话,而是,宇宙真相。
  请当我在说梦话,不得不打妄语。
  可以想象每一个电子都一模一样,会是什么情形?如果我们都变成电子,你知道的,我也会知道,而我知道的,你,分秒不差,寸步不离地,也完全知道。这不需要神通,是自然现象。
  由于量子理论中的粒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数百种仍增加发现中自由状态存在的最小物质),以随机行动的概率分布,进行类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瞬间趋近于零地缩小而穿透能量壁垒再还原成原来大小,或乱中有序地累积到既定数目而完成建构。
  大与小的两极化概念,是肉眼所见,而量子态的存在悖论,轻易解构了大小的二元坚持,肉眼,也能清楚辨识,譬如:光!
  不生不灭,是有余涅(烦恼断习气未尽的菩萨)。不随业转受生死,为无余涅(成佛)。这生灭之间与不生不灭或者生灭的长短,各种粒子的量子态,随时清晰地呈现。只要观察量子态,涅,便非常容易明白,有余和无余,亦成大白话。
  粒子之间有强或弱相互作用与引力,以及有电磁作用的光子、中子与寿命极短的强子等。日内瓦地底有八千余名科学家进行强子对撞机的实验,其能量总和足以让地球瞬间消失。为求真相,最优秀的一群人,正在冒险。
  任教于波士顿韦尔斯利高中的麦卡洛(DavidMcCullough)对毕业生当头棒喝的演讲:“Youarenotspecial!”(你并不特别)精彩得像个犀利的佛学大师,用极为科学的数据,来证明人人机会均等,只剩下努力前往目的地,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人。
  这篇震撼全球网络的演说,恰恰表现了“粒子”的运动法则,道德标准不管用,我们拿数据,他说:“就算你是百万人中数一数二的人物,地球上七十亿人当中,和你一样的,也有七千余人;试想七千人马拉松竞争的画面吧!”你并不特别,就算你是,也得跟别人一样继续努力,最重要的,不能停止阅读,因为你知道的,非常非常少,不管你有多优秀。
  粒子用最少的能量,穿透壁垒,不断地尝试与累积,剩下的就是等待,不管你是用功德或福德来解释,总之,一定能成功。前提是,不断地尝试,否则根本没机会。就算是随机,这也必须在一长串的机会中,万中选一地发生。
  于是,渐悟或者顿悟,变成为鸡生蛋与蛋生鸡的脐带关系,谁也别想离开谁。
  如果你实在无法想象粒子的运动状态,那么,请想象自己如何组成又是如何拆解的,这一切,便不再是神话,而是,宇宙真相。
  能量转换之间的无穷机会
  想平息波涛汹涌的脑海,唯有“不生法相”,没有更好的办法。
  每回忘年交采如邀约说《金刚经》,总让人油然升起欢欣,溢满喜悦,仿佛人生的苦,便瞬间化为乌有,如梦幻泡影。得友如此,何其有幸!她让我说,但眼前专注聆听的人,于我而言,才是大菩萨,受到启发的,是开口说的人啊!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它的观点,这就是佛教。”《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爱因斯坦说:“未来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Cosmicreligiousfeeling),而佛教包括了对于未来宇宙宗教所期待的特征:它超越人格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如果有任何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生养过孩子的人,都有同样的经验,似乎,孩子的智慧比我们高,随时“一语惊醒梦中人”。慢慢地,我们灌输了自以为是的成见,于是,这孩子越大越“蠢”了,何故?
  近年来,不管是否有信仰,都喜欢参加禅修之类的活动,最好是那种跟信仰无关的,这样可以心里没负担地享受片刻宁静,得到长久渴望的休憩,若能偶有灵光乍现,更妙。一旦正襟危坐下来,才知分秒如坐针毡,越认真,脑海里的波涛浪头越大。原来,我们远比自己觉察到的更复杂而莫衷一是。
  《金刚经》将近尾声时再次强调:“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就连法相都不生,何况是“非法相”?也只有这样,才能观察到,目前为止我们肉眼所能观测到的量子态,多么神奇的佛陀啊?他可没有显微镜呢!(量子,是目前为止我们能力所及知道的,所有物质组成的最小成分。)
  不判断、不打扰、不产生意见却又要专注,这个难度有点高,却是禅坐时最容易执行出效果的方式。想平息波涛汹涌的脑海,唯有“不生法相”,没有更好的办法。
  若能在相对较容易专注“观察”的情况下,做到“不生法相”,那么,也许也能有几许机会,在面对人生起伏时的关键时刻,也做到“不生法相”,而真正地洞察了“真相”,这会是多么奇妙的感受啊!
  “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这是多么大的解脱啊!若仍认为这三言两语有距离,那么,家中有孩子的,拜他们为师吧!那便是我们接近真相的时刻。孩童,本无法相可生,是最舒服的状态,除非,自以为更“聪明”的父母去干扰。
  若想知道能量之间的秘密,不生法相,就是量子态的钥匙。
  虚实之间的真相
  直到,抛开生死,才终于看见了一座厅堂,安静下来,细细聆听。
  高中刚毕业时,自幼体弱多病又要身兼数职打工给成绩优异的弟弟积累学费,适巧有机会选择了太极拳,而奇妙地认识到虚实之间的能量转换,用身体直接感受,而非文字的想象,这是第一度震撼。
  《一日一生》
  当思一日即一生
  开始千日回峰行之后,我每天凌晨都会穿上草鞋,出门转山。一天里要走十千米的上山路,十千米较平缓的山路,还有十千米的下山路。在山里走上一整天之后回到寺院时,脚下的草鞋早已变得破烂不堪,到第二天出发的时候,就不得不换上一双新的草鞋。
  我每天就这样重复行走着,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觉得自己就像脚下的草鞋。
  若将穿烂的草鞋换作自己,下场怕是与死无异了。可是,到了明天,又会换上新的草鞋,宛若重生一般。今天虽已结束,明天又将重生。其实,人和草鞋是一样的。
  快步走在山中,那是动的世界;下山后脱去穿了一天的草鞋,或捧诵佛经,或横卧榻上,则是静的世界。待到清晨,静的世界隐去,动的世界复归。动静实乃一体两面,有动方有静,有静方有动。
  若以人生作比,动的世界便是生,静的世界便是死。有生必有死,死后复又生。
  脱下草鞋时,今天的我已经死去,而为了明天的重生,自当极力反省,回思今天为何做错事,尽力争取明天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到了明天,便重新苏醒,再次上路。今天的自己今天就已死去,明天又将诞生一个崭新的自己。
  一日即一生。不必为今天的失败而沮丧消沉,更无须放弃,因为明天又是一个崭新的人生。
  而且,只有珍惜今天,才能期待明天。也就是说,今天是最重要的。
  坚定不懈地尽力做好自己正在做的事,不就是最好的人生吗?
  每天重复做力所能及的事
  经常有人说我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还有人问我怎样才能保养出这么好的皮肤。其实在我看来,每天不变的生活便是健康的生活。
  我每天都会在大概凌晨三点半到四点之间起床,先去瀑布那里洗脸,然后用桶里的水倒在佛堂里擦地,擦完地再去正殿做日课,有客人来就负责接待,同时也做些杂务。到了傍晚做晚课,晚课结束后吃晚饭,饭后小憩一两个小时。大概到凌晨零点半,又开始做各项勤务,然后再小睡片刻……每天都这样不断地重复再重复着。
  我的食量算是很小,每天两顿饭,每顿只吃少许素面、大豆和蔬菜,不吃零食。即便如此,我也很少觉得肚饿,似乎喝一杯茶就能抵一顿饭。很多人以为,过这样的生活肯定能省下不少钱,可我财运不济,根本没能省下钱来。
  人们常常问我,在完成两次千日回峰行之后有何变化。其实没有任何变化,修行结束之后,我仍然一直都在山里行走。而且,就“比睿山回峰行”这件事本身而言,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有多了不起,只是被过分夸大罢了。
  战后,我曾在荻洼站前卖过拉面,如今寺里有了材料的时候,我也还会重操旧业呢。那时和现在一样,早起采购食材,天亮开张营业,深夜打烊关门,然后睡觉,到了清晨六点再次起床采购……就这样每日重复,从不间断。就算我从现在起继续出摊儿卖拉面,每天的生活也必定还和以前一样。
  人所做的事不存在伟大与不伟大之分,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其实都一样,在佛看来都是平等的。珍惜上天赐予自己的人生,孜孜不倦地重复做好正在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都想逞强充能,想做到力不能及的事给别人看,只要稍遇磕绊,就会跌倒失败。其实,每天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才是最重要的,因为那些在别人眼中伟大而了不起的事,在佛看来并无不同。
  佛已通彻人生
  我以前的人生道路一直走得不太顺畅。
  小学和中学双双中途辍学,去参军被刷了下来,正在彷徨无措之际,战争结束了。战后,我打工受挫,在荞麦面馆当店员也不成,总之做过许多工作,却无一顺利,甚至刚刚结婚,新娘子就死了……
  如此碌碌辗转的我,最终被命运抛到佛前,受佛庇护。
  我时常想,人生究竟是什么?人无时无刻不因成败而或欣喜或沮丧,这是在所难免的,可每个人应该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之河。
  譬如说我,若能生于豪门世家,而且足够聪明的话,就会进入陆军士官学校或海军学校,或者上大学,然后工作,到老退休,或许度过的便是这种正经的人生。
  然而,在佛看来,恐怕我只是个不愿轻易结束人生的家伙,很可能前世就做过贪得无厌的勾当。若是有了格外聪明的头脑,说不定就会去做无良律师呢。因此,佛事先便已将这些可能统统抹消。
  我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碌碌辗转,尝过千般滋味。走在这样的人生路上,难免想过应该忏悔,应该拼命修行。
  当我来到佛的世界,各方面就变得非常顺利。我原本对学校无比讨厌,可在进入睿山学院之后,却以首席身份毕了业,而且毕业成绩还不错,为此得了天台座主[1]奖。这简直就是奇迹,看来佛早已通彻我的人生。
  不过,佛说,“门已打开,接下来的路还要你自己走”。佛不会轻易告诉我人生的答案,所以我只能跌倒爬起,跌倒爬起,始终兢兢业业,从未放弃。
  双脚累了,就用肩膀走吧
  已故的箱崎文应禅师是我做回峰行时的师父,据说他儿时听过一个小名浜大盗贼的故事,曾讲给我听。
  故事里说,那个大盗贼为了偷东西,每晚都会从福岛县的小名浜走到宫城县的仙台。每到入夜,他就和同伴去酒馆喝酒,然后在八、九点钟回家。进屋之后说声“我回来了”,就开始假寐。等家人都已入睡,他便动身去仙台行窃,到黎明再回来睡觉,然后与家人几乎同时起床,所以始终没有被人发现。
  ……

展开
目录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宗萨钦哲仁波切谈金刚经
推荐序彭垂铭
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
自序金刚经给了我什么?
人生的终极目的
假想我是,人人都是「未来佛」,那么,度尽众生的,是我也是你。
宇宙粒子堆砌的随机福德
请想象自己如何组成又是如何拆解的,这一切,便不再是神话,而是,宇宙真相。
能量转换之间的无穷机会
想平息波涛汹涌的脑海,唯有「不生法相」,没有更好的办法。
虚实之间的真相
直到,抛开生死,才终于看见了一座厅堂,安静下来,细细聆听。
能量的无偿借贷
佛陀很慈悲,什么相,都不能留存心中,摆脱人我众生相,否则是给自己找麻烦。
一切法皆是佛法
往往是最不懂时,才仿佛真正进入理解的关键时刻。能问出问题来,答案已不远。
所有相皆是虚妄
只有虚粒子,才能拥有最大的能量,以无法想象的速度,穿越不可能的铜墙铁壁。
无法可说
不回答,是最好的回答,但若无感,这不回答,就白闹了。空性,亦如此。
如来悉知悉见
唯一无限放大这小小福德的方式,便是拼命做且拼命地「忘记」。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无论生老病死或成住坏空,都能像看见彩虹那样知其虚幻仍欣喜若狂?
生实信否?
信吗?信,是门票。看官想看见多少事实,就看你信得有多「真实」。
一念生净信
我们每分每秒都有千千万万个念头,而最奥妙的仅此一念生「净信」。
人皆有善根
善根,是用百千万劫种下来的。一点一点累积的。
说法如筏喻
而最最难的,却是说出一个道理后,要斩钉截铁地告诉对方,这是个譬喻。
无有定法
若对准某个极端的目标,这目标的本质立即改变,而非原来面貌。
非非法
真相,在你看见的时候,便明白了,既非真非假,亦非是非善恶。
不惊怖畏
什么是「菩提心」?知道了,该惊恐怖畏,还是心生喜悦?
无为法福德多
真正的有,来自于无,而越想要得到的,反而越快失去。
皆从此经出
这圈圈,唯有彻底绕完了,才会死心踏地接受这亘古以来的存在现象。
一相无相
太喜欢老子的坦率,却更需要佛陀的胸怀。前者有聪慧,后者有智慧与慈悲。
庄严净土
至于净土,有本事走进去,还得先有见识走出来。
尊重便有佛
还能找到比这更便宜简单的修持方式吗?仅仅是念诵的瞬间,佛就出现了!
如法受持
成佛,并不精确,应该是说见佛,更明确地说,是看见自己就是佛。
微尘与世界
佛陀是最早的天文物理学家,用最简明扼要的方式,看见他所看见的真相。
三十二相——佛陀长得像外星人
如果我喜欢佛,他长成什么样子,我都会喜欢,若不喜欢佛,他长得再帅也没用。
离相寂灭
离相寂灭,并非是第一品,而是经过种种过程的理解与体验,才要走的一个关卡。
持经功德
念诵此经的功德,山高水远比累积百千万亿劫的布施功德还要大。
能净业障
业就像身体多余的负担,等感受到压力时,早已寒气深入,一时半刻休想逼出来。
究竟无我
正因为这涵盖一切的法,才无法定名,恰恰因为没有定名,才能够涵盖一切。
通达无我真菩萨
菩萨这个名词,也可以被任意取代?你想叫什么都行,只要你明白了游戏规则。
离色离相
唯有放下色与相,才能打开海阔天空的视野,看见无边无际无碍的浩瀚。
恒河沙多吗?
佛的世界,非常多,多得数不清,唯一能够形容的方式,就是眼前这恒河的沙。
法界通化
只要你「知道」自己就是,而你早就是了,便什么也不需要做。
非说所说
众生,本来就不是众生,是佛。但眼前的众生,的确不知道自己是佛。
无法可得
无所得,才能看见菩提道,才闻无上智,才是无上正等正觉。
净心行善
理解何为善法,却不拘泥于善法,懂得天时地利人和之用,才能成就其善法。
福智无比
《金刚经》中,每走一段路,便被提醒一回,受持读诵此经福德。
化无所化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法身非相
「无为」,是世界上最棒的一个词。什么也不用做,什么都涵盖其中。
无断无灭
什么都否定,什么都是虚幻,什么都要放弃,真的是这样吗?
不受不贪
不受不贪著,这番了不起的忍,成就通达一切法的大菩萨,皆来自于「无我」。
威仪寂静
佛陀,真的是科学家,单单解释「如来」的定义,就是最完整的证据。
一合理相——躁动中的灵魂与电视机
我怀疑,佛陀也许在两千六百年前就知道我们会发明电视机。
知见不生
看到什么是什么,不解释更不判断,如是知如是见,然后才能如是信解。
保证人人有福德
在这无常的来去过程,观测到如露如电的画面,梦幻泡影,便有了究竟上的意义。
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是宇宙中唯一永恒不变的真理。
顶礼给孤独长老
即便是一碗水一粒米,真实不虚的业报,都会一一加倍奉还。
撒娇第一须菩提
请千万千万要把自己当成须菩提,读诵《金刚经》才能入木三分。
善护念
视师如佛,才有机会等同面对佛陀地受教,受到如来的护念与付嘱。
大乘正宗
当下念念相续的清净,才是真菩萨,却又警示了我们明确的修心方向。
妙行无住
这无住相的妙行,看似风光,却要赔上几生几世的苦修,你愿意吗?
哪种灌顶能如愿?
神变神通,对佛来说,是儿童游戏,成人,绝对不可儿戏。
电脑使用者或制造者?
骗自己,只要没把贪嗔痴给喝醉了,你会点滴在心头,一件也跑不掉。
正信希有
一念善根,即便是脱口而出的一声佛号,种子成熟时,必能圆满果报。
梁武帝是护法还是谤佛?
当一个人只选择自己的角度去看事情时,你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
一切诸佛与般若智慧皆从此经出
仅只「众生是佛」四个字,便已豁然解脱,看见了,知道了,便有机会慢慢理解。
喜欢神秀之美还是惠能之拙?
这两人的唯识与空性之争,本无距离,只是各种相的各自呈现方式罢了。
入流典出金刚经
越不想失手,就越容易把球打到不想去的地方。起心动念,果然是有作用力的。
别再来了
累积福德才得智慧理解并解脱,而终究会发现,时间,是一场骗局。
阿那含不来
若能拔除习气,这来与不来,都不能绑架我,便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
罗汉是脏兮兮的疯子?
阿罗汉的无诤行,终于解脱轮回不再受生赴死。但佛陀绝不会轻易罢休。
何来谤佛?
即便小心翼翼地说明真相,也很难画出一个绝对真理,更何况要说明究竟真相?
《一日一生》
第一章一日一生
当思一日即一生
每天重复做力所能及的事
佛已通彻人生
双脚累了,就用肩膀走吧
始终坚定直面真实的自己
深刻地体会才是修行
活在“一日”
人每天都能重新相识
第二章

是佛让我活了下来
从漫长的返乡旅途中得到的启迪
不断重复做同样的事
无论遭遇何种不幸
人心皆有黑暗面
妻子突然离世
人生的际遇总会突然来临
佛展现的夜叉之颜
不懈追问自己为何而生、该做什么
请用一生思考答案
第三章

沾衣朝露终入琵琶
行走必有收获
想知道就实践
佛传亲子情
呼吸的重要
佛究竟在哪儿
身边尽是宝
学习与实践缺一不
不能顿悟也没关系
第四章

来自爷爷奶奶的温暖
父亲背上大大的冬日暖阳
兄弟姐妹互帮互助
在夜店被母亲挡住的父亲
心心相系的父母
东京大空袭时在鹿儿岛做的梦
面对死亡的兄弟
让孩子看到努力生活的背影
命尽死亦化春泥
第五章
调和
樱花努力盛开
活在自然里
背着沉重货物的中国小孩胸怀大志
心态受多方面影响
横看成岭侧成峰
所有生命息息相关
才活了三万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