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佛学经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0761493
  • 作      者:
    王孺童著
  • 出 版 社 :
    漓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著名青年佛教学者王孺童深通佛学精髓,能会通举要,同时作为“网络佛学普及第一人”,又能准确针对普通读者的需求,权威解读佛教启蒙知识。
  王孺童先生的讲记,采用次第疏的方式分条阐释,言近旨远,巧妙地阐释佛学要义,带领读者走入佛学殿堂,让初学者轻松入门《金刚经》及《净土十疑论》。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孺童,著名学者。现为全国青联宗教界别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佛教协会理事。著有《比丘尼传校注》、《智顗净土思想之研究》、《王孺童佛学论著集》、《瑜伽师地论释宗本疏》等。他在新浪网开设的实名博客,弘扬佛学及传统文化,点击量已达540万,曾被评为十大“社会责任”优秀中国博客。
展开
内容介绍
  《佛学经义》集结了王孺童先生《〈净土十疑论〉讲记》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次第疏》两篇论著,对中国佛教禅宗和净土宗的经典进行通读和阐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适合对佛学有兴趣的读者阅读收藏。王孺童先生的讲解,兼具形象性和思辨性,巧妙地带领读者走进佛学殿堂,深入佛法智慧,有其独到的价值。全书通解经义深入浅出,既是漫步佛教文化经典的学术佳作,又不失为启发蓬心的通俗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净土十疑论>讲记》
  戊一、难行道
  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恶世界烦恼强,自无忍力,心随境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涂,焉能救众生。”假令得生人中,圣道难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富贵自在。纵遇善知识,不肯信用,贪迷放逸,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涂,经无量劫,从地狱出,受贫贱身。若不逢善知识,还堕地狱。如此轮回,至于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
  就“难行道”,在《大智度论》中记述道:如果作为具缚凡夫,已经发起大悲之心,发愿要投生到恶世当中,去救度苦难的众生。以上种种愿心,我们说没有一处是正确的,没有一样是值得肯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五浊恶世中充满了无尽的烦恼,如果自己没有证德无生法忍的境界,一旦进入恶世,在强盛的烦恼面前,心就会随着外境而转化,被恶世中各种声色所影响,进而就会退失掉之前本有的境界,自己反倒堕落于三涂恶道之中,还怎么能够再去救度其他众生呢?
  所谓“具缚”,是指具足各种烦恼。“缚”,即指烦恼,这是一种譬喻的说法。就好比用一根绳子,将一个犯人五花大绑。烦恼就如同绑人的绳子一样,可以将凡夫的心捆缚起来,使其迷惑于六道轮回之中,故称之为“具缚凡夫”。这些能够捆缚心的烦恼,其实也并不是外来了,也是由凡夫自身迷惑的心而产生的。如果将心中的各种迷惑全都断除掉,自然烦恼也就随之消灭了。作为凡夫之心惑,大致可分为两种,即“见惑”与“修惑”。
  所谓“见惑”,是指由不正确之见解而产生的迷惑。比如前面已经讲过的各种恶见邪见,障碍了人们对诸法真理实相的认识。反过来说,只要我们能够真正认识到诸法的真理实相,确立了正见,那么各种恶见邪见也就没有了,“见惑”也就随之消除了。所以,“见惑”又称“见道所断惑”,意指由见道所断除的惑。
  所谓“修惑”,是指人们由于执著于各种外境,而生起之贪、瞋、痴等各种烦恼。这些烦恼必须通过不懈的修行,随着境界的不断提升,而逐步一一断除。所以,“修惑”又称“修道所断惑”,意指由修道所断除的惑。
  一个想成就无上佛果的人,如果他投生到人道中,在人间是很难通过修行证得圣道的。这个人可能因其前世所修布施、持戒而积累的种种福报,致使他此生投生到人道中后,得以成为国王、大臣等高贵之人,拥有很大财富,逍遥自在。即使他遇到了精通佛法的大善知识,为其开示佛陀的教理,他也不肯信仰受用,仍然贪恋迷失于各种物质享受之中,纵欲放逸,广泛造下各种罪业。那么,这个人就会承受自己所造的种种恶业,在此生命终之后,堕入三涂恶道之中,经受无量劫漫长的苦报,然后从地狱中得以再次投生到人道,但这次所获得的可不是“富贵自在”之身,而是贫穷低贱的身体,继续在人间遭受各种苦难。如果他此生遇不到善知识为其开示佛法,等命终之后,还会再次堕入地狱之中。像这样轮回不止,直到现在,世界上每一个投生在濒临末法无佛时代的人,都是这么来的。可见,想在人世间修行佛法,成就佛道,是多么艰难的事啊!故而称之为“难行道”。
  当然,“难行”不等于“不能行”,只是比较困难而已。那么,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中,有没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修行,而成就佛道了呢?到目前为止,有人类记载可知的,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读过佛陀传记,或是本生故事的人,都会了解释迦牟尼佛在人间成就,那是经历累劫修行才得以达到的。
  《阿弥陀经》云:“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可见,释迦牟尼佛在回顾自己“于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中,为众生演说教法,最终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无上道果”这段修证经历时,对他的弟子舍利弗,也发出了“甚难”的感慨。
  戊二、易行道
  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又《智度论》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力故,彼此俱没。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新发意菩萨亦复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船者。
  既然凭借“难行道”,自己很难修行成就,那么就更不要说去救助其他人了。所以《维摩诘经》就指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疾苦都不能拯救,又怎么能有力量去拯救其他人的疾苦呢?”《大智度论》也举譬喻指出:“就好比有两个人,他们各自的亲戚眷属,都掉到水里去了。其中一个人,在情急之下,直接跳入水中,想去救自己的亲眷。但由于过于卤莽,不讲求方式方法,最终他和他的亲眷全都淹死了。而另一个人就比较冷静,注重救人的方式方法,他去找来了一条船,划船到水中进行救援,最后自己的亲眷全都得以摆脱被淹死的厄运。”
  佛教认为,有佛出世的国土,为世界之中心,故称为“中国”;而无佛出世的,或离“中国”较远的边隅之地,称为“边国”。那么,由于菩萨常好中道,舍离各种两极化的“二边”见解,所以菩萨在降世的时候,不会在“边国”中投生,而只会投生到“中国”;在“中国”投生时,也会选择具有佛法正见的家庭降诞,不会诞生于具有邪见的家庭。可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众生,已经听闻佛法,具有正见,不需要再给予什么特殊的帮助。反而是那些生活在“边国”的众生,无法听闻佛法,充满邪见,他们才是真正需要帮助和济度的人。
  根据《大智度论》的记述,大乘佛教的菩萨可分为两种:一种称为“成就大力菩萨”,另一种称为“新发意菩萨”。成就大力菩萨能够不受外在恶世影响,投生到边地及邪见之家,去济度众生。而新发意菩萨由于是刚刚发起菩提心,愿入佛道,如果他们投生到边地及邪见之家,不仅不能够济度众生,反而受外在恶世影响,连自身的善根德行也败坏了。
  那么,就如同前面援引经论所讲的道理一样,新发意菩萨由于没有获得忍力成就,自身善行功德还不能保全,是不能够去济世救度众生的。为此新发意菩萨应当经常亲近佛陀,精勤修持,等到能够完全安住于空、实相之无生法理,证得无生法忍之后,才能够去救度众生。就如同前面《大智度论》中,找船去救自己溺水的亲人那样“悉皆得脱”,否则就会“彼此俱没”。
  又论云:“譬如婴儿,不得离母。”若也离母,或堕坑井,渴乳而死。“又如鸟子,翅羽未成,秖得依树傅枝,不能远去。翅翮成就,方能飞空,自在无碍。”凡夫无力,唯得专念阿弥陀佛,使成三昧。以业成故,临终敛念得生,决定不疑。见弥陀佛,证无生忍已,还来三界,乘无生忍船,救苦众生,广施佛事,任意自在。故论云:“游戏地狱。”行者生彼国,得无生忍已,还入生死国,教化地狱,救苦众生。以是因缘,求生净土,愿识其教,故《十住婆沙论》名易行道也。
  既然新发意菩萨尚且如此,那对于刚刚发心欲求佛道的凡夫来说,应该如何修行,才能更好的增进德业,避免自我损害呢?
  在《大智度论》中又记述道:这就好象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是不能离开自己的母亲,而独立生存的。如果一旦离开自己的母亲,要么就会因到处乱爬堕入到路坑或水井之中摔死,要么就会因没有母乳喂养而饿死。又好象一个刚被孵化出的幼鸟,羽翼还未长成,只能依附于树枝生存,不能够独飞远行。一旦羽翼丰满,就能翱翔空际,自由自在,没有障碍。
  凡夫自我是没有力量的,只能专心一意的忆念阿弥陀佛,使其修成念佛三昧。一旦念佛三昧的净业成就,那么此人在临终的时候,就能够收敛一切杂念,得以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决定而不容有任何质疑的。之后此人便能亲见阿弥陀佛,在证得无生法忍之后,还要回来投生到三界之中,驾乘着无生法忍这条大船,去救助苦难的众生,广泛施行各种佛陀教化之事,任随其意,自由自在。
  所以在世亲造的《往生论》中,列举了“近门、大会众门、宅门、屋门、园林游戏地门”等五种门,并指出:前四种门是成就入功德的,而第五种门是成就出功德的。所谓出功德,就是从此第五门出,以大慈大悲之心,观察世间一切苦恼众生,并且应该化身返回进入到生死烦恼之中,以游戏神通之力,不受生死烦恼之障碍,达到教化众生的境地。
  凡夫修行佛法的人,一旦往生到极乐世界,证得无生法忍以后,还要回入到有生有死的国度中,去教化地狱,拯救苦难的众生。以如是之因缘,来希求往生极乐净土,并且发愿了解其中的教法原理,所以《十住毗婆沙论》称此种修行方法为“易行道”。
  ……
展开
目录
《净土十疑论》讲记
甲一、释论题
乙一、释“净土”
乙二、释“十疑”
乙三、释“论”
甲二、释作者
甲三、释论文
乙一、释第一疑
乙二、释第二疑
乙三、释第三疑
乙四、释第四疑
乙五、释第五疑
乙六、释第六疑
乙七、释第七疑
乙八、释第八疑
乙九、释第九疑
乙十、释第十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次第疏
释经题
甲一、释“金刚”
乙一、金刚四性
乙二、金刚般若
乙三、金刚六色
乙四、金刚十四义
甲二、释“般若”
乙一、般若的分类
乙二、般若的作用
乙三、般若的利益
甲三、释“波罗蜜”
乙一、波罗蜜三义
乙二、到彼岸
甲四、释“经”
乙一、内涵
乙二、外延
甲五、释总名

释译者
甲一、释“姚秦”
甲二、释“天竺”
甲三、释“三藏”
甲四、释“鸠摩罗什”

释正文
甲一、序分
乙一、证信序
乙二、发起序
甲二、正宗分
乙一、实智道
乙二、方便道
乙三、重宣经义
甲三、流通分
乙一、云何演说
乙二、欢喜信奉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