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史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455095
  • 作      者:
    郑晓江,程林辉著
  • 出 版 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古代人生哲学史纲》用18章,30多万字的篇幅,从先秦诸子的人生哲学一直写到清初实学家的人生哲学思想,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如果读者有兴趣翻阅一下,便可发现,中国历代贤哲对人生问题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他们对人生的奥秘和真谛进行了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人生哲学资源。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仁爱世界儒者胸怀
  ——孔子的人生哲学
  孔子(前55l-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人生哲学的开拓者。在中国历史上,孔子建构了一个以仁义道德为核心的伦理人生模式。在孔子的人生哲学中,非常向往原始社会末期那种温情脉脉、带有血缘关系和牧歌风味的人生境界,极力推崇以“君子”为象征的人格理想,并设计了达到人格理想的途径:实行“仁”、“忠恕”和“孝悌”的行为准则,“能近取譬”的修养方法,“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生精神,中庸的处世态度。孔子的人生哲学对孟子、荀子、汉儒、宋儒的人生哲学影响极大,也对几千年来中国民众的行为和处世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君子:理想人格的象征
  在中国历史上,孜孜以求道德的充实、人格的伟大、情操的完美的,莫过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了。可以说,追求理想人格是孔子人生哲学的显著特征。孔子认为理想人格就是“君子”。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能成为“君子”,就能在人生的旅途中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乐观向上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历尽千辛万苦而不悔,寻找到人生的终极意义和价值。不仅如此,“君子”还能发而为外在之辉光:举止文雅、风度潇洒、英姿伟岸、仪容大方。总之,“君子”从内心到外表都足以成为世人的楷模。
  “君子”,据胡适先生考证,有两层含义:本义为“君之子”,用来通称那些出身高贵的贵族阶层,引申义是指具有高尚品格情操的个人,即“人格高尚的人,有道德,至少能尽一部分人道的人”。孔子的“君子”当指后者。孔子认为,作为理想人格的“君子”,首先必须“知命”,因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对于“知命”,孔子并没有作出准确的解释,究竟是知天命(命运),还是主体的自由生命?释者众说纷纭。我们认为:《韩诗外传》对“知命”的阐释颇为精当,较为符合孔子的原意。《韩诗外传》云:“天之所生,皆有仁义礼智顺善之心;不知天之所生,则无仁义礼智顺善之心,无仁义礼智顺善之心,谓之小人,故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可见,“君子”就是有仁义礼智顺善之心的人,“知命”就是理解实行仁义礼智顺善之心,并把它作为天之所命人必须遵循的德行。孔子第一次把仁义道德上升到形上的、不可违逆的“天”的高度,认为它是“君子”坚定地践履其德行的基础。在孔子看来,“君子”就是那种把仁义道德化为个体自觉的内在欲求,从内心深处理解道德的神圣性、先天性,并能真正把它作为行为准则去实行的人。由于外在的道德规范已内化成个体的心理欲求,因此,“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通过“知命”,“君子”可以把仁义道德内化为自己的心理欲求,但落实到具体的品行,孔子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这就是“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所谓“仁者不忧”是说,如果一个人从根本上理解了仁德乃天之所命,是人之为人的本质,那么就会沉稳宽厚,不会因为找不到“安身立命”之处而产生人生的失落感、忧愁感;所谓“知者不惑”是指,如果一个人处处以仁德之心行事处世,就会面对社会的动乱、生活的甘苦、个人的荣辱、生命的安危而心地坦荡,宁静淡泊,不为物欲所惑,保持人生的智慧。
  ……
展开
目录
上编
中国人生哲学的建构
——先秦诸子的人生哲学及流派
第一章  仁爱世界  儒者胸怀——孔子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君子:理想人格的象征
第二节  求仁:实现人格理想之路
第三节  孔子人生哲学的现代价值 
第二章  静虚淡泊  归真返朴——老子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人生理想:“赤子”与“婴儿” 
第二节  人生智慧:“柔弱胜刚强” 
第三节  老子人生哲学的现代价值  
第三章  摩顶放踵  赴汤蹈火——墨子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人生抱负:“利天下为志” 
第二节  人生态度:“强力”与“非命” 
第三节  墨子人生哲学的特色
第四章  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孟子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人皆可以为尧舜 
第二节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第三节  孟子人生哲学的现代启迪 
第五章  重生厌世  安时处顺——庄子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貌似无情却有情 
第二节  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第三节  泯灭物我,忘怀自我 
第四节  庄子人生哲学的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 
第六章  宇宙之光  万物之灵——荀子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人最为天下贵 
第二节  文理隆盛,化性起伪 
第三节  荀子人生哲学的特色 
第七章  风波迭起  直面人生——韩非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惨淡的人生世相
第二节  戴着镣铐跳舞
第三节  韩非人生哲学的特色及现代价值
下编
中国人生哲学的发展
——汉至明清的人生哲学
第八章  天人感应  规行矩步——董仲舒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人生追求:循天之道
第二节  人生修养:为善之道
第三节  董仲舒人生哲学的实质和现代意义
第九章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魏晋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忧患意识与悲凉人生
第二节  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魏晋人生哲学与儒、道人生哲学之比较
第十章  从心而动  从性而游——《列子》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生死观:不求长生亦不求速死
第二节  人生观: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
第三节  《列子》人生哲学的特色
第十一章  无我无欲  自然清静——佛教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茫茫苦海,何处是岸
第二节  涅槃妙境,极乐世界
第三节  啸吟风月,怡情适意
第四节  佛教人生哲学的现代评价
第十二章  福禄双全  成仙了道——道教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画符念咒,祛灾免祸
第二节  长生久视,羽化登仙
第三节  道教人生哲学的现代价值
第十三章  笑傲王侯  穷忧黎元——李白、杜甫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仙风道骨,狂放不羁
第二节  忧国忧民,物性难夺
第三节  李白、杜甫人生哲学之比较
第十四章  超然达观  随遇而安——苏轼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
第二节  乐观旷达,随缘自适
第三节  吐故纳新,平和宁静
第四节  苏轼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
第十五章  直参本体  节制人欲——朱熹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天理与圣人
第二节  格物与致知
第三节  主敬与至诚
第四节  朱熹人生哲学的实质及现代透视
第十六章  圣贤气象  狂者胸次——王阳明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人生追求:“圣人必可学而至” 
第二节  人生践履:知行合一,发明“良知” 
第三节  人生境界:“狂者胸次” 
第四节  王阳明人生哲学的现代沉思
第十七章  为情而生  为情而死——汤显祖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徘徊于“儒检”与“仙游”之间
第二节  “余方木强,故无柔曼之骨” 
第三节  “天地之性人为贵” 
第四节  “世间只有情难诉” 
第十八章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清初实学家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经世致用,注重力行
第二节  性与习成,理欲统
第三节  清初实学家人生哲学的现代价值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