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俄罗斯转型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38351
  • 作      者:
    曲文轶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曲文轶,中国辽宁本溪人,1971年5月生,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大学俄罗斯东欧经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转型国家经济、俄罗斯经济等。主要著作有:《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互动研究》(合著)、《自然垄断与规制:理论和经验》(副主编)等,在《世界经济》、《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国际经济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俄罗斯经济同样经历着深刻的转型。早在1987-1988年,随着苏联《国有企业法》和《合作社法》的颁布,传统的国有制垄断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开始出现裂痕。1990年底计划管理机构的解散标志着苏联计划经济的解体达到了高潮,但市场经济的制度、组织以及管理机构等基础构件只是到了俄罗斯独立之后才逐渐形成。叶利钦主政时期,通过所谓的“休克疗法”迅速在俄罗斯创建了市场经济框架,通过大规模快速的私有化,1996年私有制就占据了60%的产出。但市场化转型并没能抑制苏联后期的生产下滑趋势,相反却带来了更大的破坏,叶利钦执政后期,俄罗斯甚至滑向了“寡头资本主义”的泥潭。普京执政后,俄罗斯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实现了连续10年的增长,进入耀眼的“金砖国家”行列;与此同时,产权制度回潮,国家再次向经济领域扩张,一些战略性的命脉产业重新国有化,在寡头治理之后俄罗斯又获得了“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的称号。
展开
精彩书摘
  0.3俄罗斯转型的政治经济过程:分析的起点
  应该承认,转型学还是一门新兴学科,缺乏统一的分析范式。我们的研究不追求构建抽象的理论范式,而是致力于解释现象,主要借鉴海歌德和考夫曼(2008)的分析框架,根据俄罗斯转型的历史阶段来设置具体的研究问题,每个问题都和从集权体制向竞争开放的政治经济体制转型过程的不同阶段有关。在研究中我们不回避规范性目的,也会探讨转型未来的方向,但更加重视的是对现实中存在问题的解释,重点回答不完善的民主和市场是怎样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以及影响这种低水平民主和市场演进与发展前景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为便于讨论,这里首先交代几个重要的概念,这些概念构成整个分析的基础。
  0.3.1转型的概念与内涵
  转型研究是最近20年来国际学术界新兴的一门学科知识领域。广义上的转型,指的是一个正在经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改革和转变的过程;狭义上的转型,则特指原苏东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进行的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进程,即由原来的集中政治经济体制向分散竞争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过渡。
  不同学科视角下的转型概念是不同的。热若尔.罗兰(2002)在《转型与经济学》中写道:“自1989年柏林墙倒塌以来,有相当一批经济学家一直在研究前社会主义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这个研究领域叫做转型经济学,有时又称改革经济学。”①按照这个说法,转型即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即经济转型或市场化转型。在这样的概念界定下,中国无疑也归属转型国家行列,因为我们与原苏东国家经济转型的目标是大体一致的,均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②:通过引进具有弹性的相对价格和创造对世界经济开放的竞争性市场来纠正社会主义经济的扭曲,从而改进资源配置效率。
  (2)稳定宏观经济,这对于价格体系正常运作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3)提供更好的激励机制和公司治理安排,使企业对市场信号做出反应。大规模私有化是这种变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新私人企业进入和创造企业家阶层同样至关重要。
  (4)创造对市场经济来说“适度”的政府机构。尽管对什么是“适度的”政府机构意见有分歧,但相同的共识是政治制度稳定的需要和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并保护纳税人不受寻租行为的损害。
  市场经济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包含了诸多不同的制度安排,罗兰所重点强调的是其中的核心制度构架并且仅仅局限在经济领域自身,比如经济活动自由化、对外开放、私有制以及适度政府的存在等。尽管他也认为政府是市场经济中的核心要素之一,但仅是从提供秩序和产权保护的角度来肯定政府对于市场必不可少的支持作用,却并没有深入到政治领域论证政治体制与市场化的相互关系。隐含的结论是,市场是可以独立于民主而存在的——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民主政府,只要能够提供安全秩序和产权保护即可。
  政治研究学者则试图将原苏东国家的转型与南欧和拉美国家的旧案例结合起来。认为东欧与前苏联发生的变化与其他地方发生着的制度变迁是类似的,都是所谓的民主化第三波的组成部分。①以美国政治学家麦克福尔(2009)为例,他把俄罗斯的革命看成是向民主的过渡,其著作《俄罗斯未竟的革命: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政治变迁》只是针对政治转型进程进行解释。
  事实上,原苏东国家大规模的制度变迁同时涵盖了政治经济两个领域。尽管在民主化和市场化的具体细节上存在分歧,从而导致原苏东国家的市场经济目标或是早于政治民主化而确立,或是在政治剧变后随之确立,但转型带有双重性质的属性却是明显的,即政治生活民主化与经济生活市场化是这场转型革命的长期奋斗目标。
  ……
展开
目录
0 导论转型政治经济过程的相互依赖
0.1 俄罗斯转型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0.2 俄罗斯转型研究:从单学科到政治经济融合
0.3 俄罗斯转型的政治经济过程:分析的起点
0.3.1 转型的概念与内涵
0.3.2 民主、市场与发展
0.3.3 迈向民主与市场:动态视角
0.3.4 俄罗斯转型的特殊与一般
0.4 本书的结构

1 经济改良失败与威权体制退出:俄罗斯转型问题的由来
1.1 苏联体制特征与改革尝试
1.1.1 政治经济集权化
1.1.2 发展困境与改革尝试
1.2 从经济改良到政治剧变的历史逻辑
1.2.1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与效果
1.2.2 转向政治变革
1.3 威权体制退出与帝国崩溃
1.3.1 威权体制退出与经济危机的作用
1.3.2 帝国崩溃的逻辑

2 新兴民主体制下的变革与危机
2.1 激进市场改革及其政治效应(1992-1995年)
2.1.1 分裂政治下的市场化改革
2.1.2 转型衰退与偏离经济理性的改革后果
2.1.3 经济改革的政治影响
2.2 经济震荡消散与民主架构存续(1996—1998年)
2.2.1 1996年总统大选:民主的选择
2.2.2 蓝图与现实的反差:从人民资本主义到寡头资本主义的变形
2.2.3 1998年金融危机与市场原教旨主义终结

3 民主化与市场化模式修正与选择
3.1 叶氏遗产交接与寡头模式修正
3.1.1 危机后的社会经济与寡头政治遗产
3.1.2 普京临危受命与重建秩序的努力
3.1.3 市场改革的深化及其政治前提
3.2 经济复兴与普京道路的形成
3.2.1 国家向经济领域扩张
3.2.2 民主制下的威权回潮
3.2.3 普京道路的可持续性

4 持久民主与长期繁荣的前景
4.1 全球金融危机推动下的调整
4.1.1 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
4.1.2 梅普治下的危机治理
4.2 普京第三任期与俄罗斯的未来
4.2.1 诚实选举运动与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
4.2.2 可控民主的未来
4.2.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前景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