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研究的学术价值
第一,当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文本研究相对比较薄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工程。要实现这一工程,首先就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重心在于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根基处提供学理支持的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研究。这一重要性已成为所有严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共识。近年来,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研究在沿袭和接续马克思、恩格斯重要理论的基础上,大大深化和拓展了它的原有视域,并迅速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呈现出多向度发展的态势。但就文本而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鲜有学人间津,相对薄弱。诚然,马克思、恩格斯既没有给文化下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也没有文化方面的专著流传于世,更是很少使用文化一词。因此,我们可能很自然地提出这样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是否存在又何以可能?这便构成了本研究的基本学术背景。
第二,文化视角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视角,完备而严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不能忽略这个重要的视角。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对人类思想史的巨大贡献,而没有对经济、政治、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正确认识,如果文化观缺位,就不可能实现唯物史观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整体,从历时上看,它是由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从共时上看,它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理论构成的有机整体。我们所讲的“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绝不是那种混沌未分的整体性,而是建立在“原子论”式的精密分析基础上的整体性。因此,多维度地探究马克思理论学说就必然地成为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提性条件。任何对马克思学说文化视角的忽略,都不可能从根本上真正完备而严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