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制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049524
  • 作      者:
    赵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近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迅速发展,经过多年的磐涅,已经拥有了法律制度体系雏形,但是由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制度是“舶来品”且发展迅猛,以致实务中未能对不同类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进行区分对待,并建立系统化的法律制度。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制度研究》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概念入手,追溯了域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类型化的发展历程,剖析其法理属性,提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系内涵统一,外延不断拓展、演化的开放性制度体系。基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制度形成的特殊历史路径,建议在既有的本土法律环境下针对三种类型化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建立牌照化管理的法律制度,根据其外溢性不同将其区分为:对未上市中小企业股权投资的创业投资股权基金、进行产业整合的并购基金、对证券市场上公开交易金融产品组合投资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针对不同类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建立不同的监管标准,在充分尊重市场自由化的同时,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外溢性进行有限规范。同时,对于基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统一法理属性而产生的基石性制度提出立法建议:包括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体资质的规范;明确自由选择组织形式和统一化治理结构;规范管理人责任;建立投资人保护制度。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制度研究》旨在构建有限多层次监管与基石性制度相结合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制度,提供明确法律路径的同时,为金融市场及金融产品的快速发展预留空间,清晰政府与市场两股基本力量的边界和定位,以期推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本土化、成熟化,促进该产业在我国快速、稳定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为明确各类企业组织形态的差异以及对公司利益相关群体的影响,从不同视角或标尺对三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组织形态进行功能比较,是富有学术与实践价值的。
  首先,从“控制权-受益权”分配视角进行观察,在“控制权-受益权”的分配模式层面,公司制、信托制与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安排存在差异。就公司制而言,公司基金管理人享有控制权,其全权掌握基金的管理运作,但与此不相配套的是其缺乏对公司受益权的最终享有,这一控制权与受益权的分离,在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激化了一个原本立法极力避免的代理人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这将引发基金管理人勤勉义务的弱化。为回应这一困境,一个可能的安排是限缩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权限,扩张董事会的管理权限,附随的结果是会影响基金管理人的商业判断的效率与独立。就信托制而言,基金管理人与投资人之间的权益配置是自由缔约,信托契约中的商业权限安排,给基金管理人发挥其专业才能预留了足够的弹性空间。在信托型安排之下,基金管理人勤勉尽责与否以及商业判断的智慧或愚蠢,原则上与基金盈亏并不紧密相连,基金管理人内在的追逐额外收益回报的动因会引发高风险的商业决策,在问责机制缺失的前提下,信托持有人群体会因其控制力减弱而面临监控不足的风险。就有限合伙制而言,有限合伙人以让渡基金的管理权为代价换取有限责任的优势,而普通合伙人作为管理人,以承担无限责任为代价,换取对基金运行的全权。这一权利对冲与责任互换的安排,实现了普通合伙人对基金运营的充分的商业判断的空间,避免外在的第三方或事后诸葛亮式的评判商业判断正当性的问题,而制约普通合伙人机会主义行为的最佳方法就是让普通合伙人对自己的商业决策承担无限责任。
  其次,从“投资效益-报酬激励”的视角观察,可以发现在公司制、信托制与有限合伙制中基金管理人与基金盈余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呈现一个正关联趋强的走势。在公司制模式下,基金盈余在基金管理入与基金之间呈现最低的关联性。公司制模式之中,股东有限责任划定了股东风险的底线,持股的比例确定了股东盈余的空间,而欠缺股份持有联系的基金管理人仅以固定的回报支撑自己商业行为的勤勉,可以想见,这样一种投资效益与报酬激励偏弱的关联安排,一定会使基金公司的盈利动力呈现偏弱的状态。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本书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制度概览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内涵解读与类型化分析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法律内涵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法理属性
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外延的类型化
第二节 域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制度的演变与启迪
一、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制度的变迁
二、英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制度的发展
三、日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制度的演变
四、域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启迪
第三节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轨迹与本土现状
一、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轨迹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本土现状

第二章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组织形态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组织形态的比较观察
第二节 公司型私募股权投资组织选择的弱化
第三节 信托型(契约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异化
一、信托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异化
二、契约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特点
三、契约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现实中运行状况与完善建议
第四节 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兴起
一、有限合伙型基金的核心制度助推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
二、我国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困境
三、我国有限合伙型基金的完善路径

第三章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体适当性规制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比较观察
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引入“合格投资者”的
……

第四章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过程中的对赌协议
第五章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类型化有限监管体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