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庆元方言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8074001
  • 作      者:
    吴式求著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享有“古语活化石”盛誉的庆元方言,是一宗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她不章是庆元不民的,中华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庆元方言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声韵调系统、语音和语法、词语和字源、字汇这些。
展开
精彩书摘
  对于旧体诗词来说,依律押韵固然十分要紧,平仄协调更是必须讲究,因为它最能体现出诗歌语言的音乐之美。
  那么,什么是“平仄’’昵?所谓“平”,指的是发音清越响亮;所谓“仄”,指的是发音低沉短促。“平,,的对象包括所有读平声的字;“仄”的对象则包括除平声之外的全部读上、去、入三声的字。
  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阅读和创作诗词,处处都离不开对平仄的掌握和运用。如何区分平仄,可以说是文化人的一项“基本功”。为了帮助人们提高这方面的水平,过去的文人通常会采取一种用线条给文字加旁注(横线代表平声,竖线代表仄声)的方法加以解决,只不过好像并未产生多大效果。据笔者了解,至今不少学校里的语文老师,上课的时候,对于哪个字该念平声,哪个字该念仄声,仍然不太搞得清楚,他们往往为此感到头痛。
  然而,这个难题对于庆元人来说,则不成其为问题。
  一位平时爱写点旧体诗词的朋友曾跟笔者谈过这样的体会:他尝试过用普通话写诗,感觉很别扭,改用庆元话写,马上觉得顺手得多。原因何在?就在于这位业余诗人是“我伲”(庆元方言“我们”)庆元老乡,从小就讲庆元话,根本用不着特别刻意地费时费力去学习如何区分平和仄。古老而奇妙的庆元话,早已无师自通地造就了他准确掌握做旧体诗词所必不可少的用韵规律。
  想不到吧,庆元方言竟然会有如此的“特异功能”和妙处!
  附录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蒜,心念旧恩。月明星稀,鸟雀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毛泽东《送瘟神》:“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若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成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李商隐《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林逋《山园早梅》:“众芳摇落独喧妍,占断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展开
目录
导言 多姿多彩庆元话
第一章 概述
一、庆元的历史地理简况
二、庆元方言的基本概况
三、庆元话语音与现代普通话语音的比较
四、庆元方音与古代语音的比较
附表1.1庆元话语音与现代普通话语音比较表
附表1.2庆元话语音与《广韵》音系比较表
五、唐宋时期“普通话”语音的活样板

第二章 声韵调系统
一、音标符号总表
二、韵母“四呼”分类表
三、声母韵母表
四、声调表
五、声母音标符号对照表
六、韵母音标符号对照表
七、声韵调配合关系表
八、音节表

第三章 语音和语法
一、文白异读
二、变调和变音
三、变调的一般规律
四、变音的一般规律
五、语法特点

第四章 词语
一、自然
天地
时序
二、物类
动物
植物
食物
饮食
三、器用
农具
工具、机具
家具
炊具
餐具
洁具
卧具
服饰
杂物
文具
四、称谓
亲属
人体
躯体动作
疾病
医疗
五、社会
城乡
环境
家庭
建筑
交通
战乱、灾荒
吏治、刑罚
商贸
六、语言、文化
语言
文字、书籍
文化、学习
游乐
七、劳动-
农事
家务
其他劳作
作息、忙闲
八、人事
生长、老死
习俗庆吊
鬼神、信仰
人际交往
纠纷、争斗
品行
思维活动
感觉
九、特征、现象
形态
方位
移动
数、计量
十、虚词
代词、不定词
副词、介词及其他
时态助词
十一、多音节固定词组
十二、歇后语
十三、俗语巧对
十四、谣谚、谜语、蕈山话

第五章 字源、字汇
一、音字探源
二、同音字汇
三、多音字汇
四、文白异读字汇
五、变音字汇
丛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