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186842
  • 作      者:
    张洪梅, 王云栋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张洪梅,女,1974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1993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先后获得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长春税务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 长期从事社会仁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国际货币合作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并在CSSCI来源期刊和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1991年2月生,山东省日照市人,大学本科就读于济南大学金融学专业,现为吉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货币协调。

    王云栋1991年2月生,山东省日照市人,大学本科就读于济 南大学金融学专业,现为吉林 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读 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 国际货币协调。
展开
内容介绍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研究》由张洪梅和王云栋著,本书从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迫切需求着手,在全面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发展史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而深入剖析了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中必要性与低效性并存的矛盾及其背后的多重原因,据此提出提高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并从框架、路径、机制等几个方面构建了国际货币政策有效协调的目标模式。《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研究》的最后一部分总结、提炼了各国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普适性对策,并借鉴欧洲货币合作中的英国案例,提出了中国推动东亚货币合作的对策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
  理论评新
  纵观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史,无论哪种货币制度,其正常运转都依赖于国际协调与合作。正是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共同利益,才使得作为公共品的世界货币秩序能够在“无政府”状态下有效运行。国际货币体系从16世纪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引起人们对货币问题的思考开始,到19世纪民族国家为巩固新生政权对货币进行管理与控制,再到“一个国家,一种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秩序的常态,以及20世纪90年代后呈现出“一个市场,一种货币”的发展趋势,无不如此。5个多世纪以来,跟随着风起云涌的围际货币政策协调进程,众多理论家孜孜以求,不断探索,最终使该领域的成果日渐丰富。
  第一节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思想的形成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理论既来自实践又经历着实践检验。早期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思想的产生,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导致的货币不统一,而主要反映了人们在经济交往中渴望货币统一的愿望。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加速发展,货币兑换的不稳定和同际储备的矛盾性不断显现,理论界对此的认识也逐步深入。然而,受制于当时较为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有限的商品贸易往来,学术界并未形成较为完整的货币政策协调理论。
  一、中国秦朝的统一货币制度
  众所周知,秦始皇灭六国后,为适应新形势需要,曾建立了一整套以皇帝为核心的官僚政治完备体系,将全国经济、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其中就包括统一货币。战国时期不仅各诸侯国自铸货币,即使一同内部的各个地区货币形状、大小、轻重、计量单位也各不相同,因而严重阻碍了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发展。公元前211年,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旧币,制定新的统一货币,规定货币分二等,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的铜线为下币,每枚半两;还规定禁止用其他财物作货币,铢、玉、龟、贝、银、锡等只能作器饰宝藏,不得作货币流通。由此可见,秦朝的货币制度是金钱本位,亦即黄金和铜钱并行,大数用金,小数用钱;黄金按重量使用,是称量货币;铜钱按枚使用,币面铸有“半两”二字,史称半两钱。
  秦始皇统一货币虽然是局限于中国区域范围内,但对于当时以及后续的地区经济乃至世界货币都具有难以估量的历史意义。实行金铜并用,既便于高额贮存,又便于日常流通;把“珠玉、龟贝、银锡之属”排出流通领域,制止了货币混乱,便于各地贸易联系,有助于生产发展和经济繁荣。更重要的是,秦始皇对货币的规定,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个货币立法。秦朝“货币王室专铸”思想和制度为历代王朝所奉行。统一货币单位、确立铢两货币,为五铢钱体制提供了条件,并直接影响后世2000多年的货币经济。货币形制改革对后世货币形制、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欧洲货币统一思想的产生都具有深远影响。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理论评析
第一节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理论的演进
第三节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理论的最新发展

第二章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
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
第四节  国际区域货币合作典型模式比较

第三章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中的矛盾分析
第二节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低效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国际货币政策有效协调的条件分析

第四章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目标模式
第一节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目标取向
第二节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目标的实现路径
第三节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机制建设

第五章  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对策体系
第一节   国际货币政策有效协调的普适性对策
第二节  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对策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