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族教育政策文化分析: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为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179623
  • 作      者:
    敖俊梅著
  • 出 版 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研究丛书·民族教育政策文化分析: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为线》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研究范式的阐释。第二部分是对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分析,预科教育政策的平等取向变化历程为:文化价值取向通过政策参与者被制度化为社会规范而进入文本层面,并在运行过程中受到相关群体和组织文化所秉承的观念和取向的介入、重新解释甚至代替;而这过程中形成的政策文化影响着目标群体。第三部分是基于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研究对民族教育政策及实施的理性思考。
展开
内容介绍
  民族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是研究民族教育政策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前提。敖俊梅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研究丛书·民族教育政策文化分析: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为线》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是否、如何实现其平等取向的整个运行过程为线,探究民族教育政策平等取向在实践中的演绎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思考民族教育政策现实与未来的发展路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研究丛书·民族教育政策文化分析: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为线》认为,民族教育政策作为社会事实,它不仅是一种政策过程,也是一种社会过程:动态社会中政策运行逻辑变化的过程、不同社会空间和日常场景中相关主体重构政策的过程、政策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以及重塑社会关系的过程。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新时期民族教育政策面临的挑战
一、问题的现实性
二、问题的社会性
三、问题的特殊性
第二节 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动态
一、单一叙述到多元分析:民族教育政策研究现状
二、附属内容到独立议题:民族预科教育研究现状
第三节 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为主线的研究选择
一、民族教育政策研究的要求
二、预科教育政策选择的合理性
第四节 研究思考及意义
一、研究思考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民族教育政策及其价值取向
第一节 民族政策、教育政策与民族教育政策
一、民族
二、民族教育、教育政策与民族教育政策
三、教育政策、民族政策与民族教育政策之间的关联
第二节 平等:民族教育政策价值取向
一、实质与形式平等
二、个体与群体平等
第三章 民族教育政策与文化分析
第一节 政策研究与社会理论的契合
第二节 民族教育政策与文化分析范式
一、文化内涵
二、政策文化分析范式
第四章 研究方法论及方法
第一节 政策研究方法论概述
第二节 具体研究方法的抉择
一、文献分析法
二、问卷法
三、访谈法
四、非参与观察法
五、个案法
六、统计分析
第三节 研究场域
一、研究场域的选择
二、研究者的进入

第二部分
第五章 预科教育政策受益者状况
第一节 如何评判教育政策效果:政策目标群体受益状况
第二节 受益者状况分析
一、受益者社会构成分析的指标项
二、受益者分析的维度
三、受益者社会构成状况分析及结果
思考
第六章 国家情境下的预科教育政策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下的预科教育政策
一、变化中的预科教育培养目标和任务
二、招生对象范围边界的变化
三、不同时期预科教育制度设置的变化
第二节 理念与现实:影响预科教育政策文本的因素分析
一、预科教育政策平等取向的形成与定位
二、预科教育政策文本的政策环境及其变化反思
第七章 学校场景中预科教育政策相关主体及其行为
第一节 学校场景中相关主体行为分析的合理性
第二节 学校场景下预科招生活动中相关主体及其行为
一、最高权威:教育部及其行为
二、权威执行者与身份模糊者:国家民委和各省(区、市)民委及其行为
三、具体执行者:高等院校及其行为
四、利害相关者:各省(区、市)政府与招生办及其行为
五、目标群体:少数民族群体及其行为
第三节 重新阐释和界定:预科教育政策相关主体行为
一、高等院校对预科教育政策的表层化、扩大化解释
二、省(区、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预科教育政策的替代式解释难解的困惑
第八章 目标群体选择和行为阐述
第一节 目标群体的选择及认识
一、目标群体的选择
二、目标群体的认识
第二节 受益群体的行为
一、预科教育教学管理规定
二、受益群体的行为描述
第三节 学校的中介作用:影响目标群体选择和受益群体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对目标群体选择和行为的影响
二、学校对受益者个体行为的影响需要探讨的话题
第九章 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行为选择与实施结果
第一节 演绎中的预科教育政策平等取向
一、以平等取向为主导,多种职能并存
二、政策过程中的多种行为选择
三、目标群体的多重认识和行为表现
第二节 完善预科教育政策的路径思考
一、强调政策定位:阐释预科教育政策的特殊性以发挥其多种效能
二、完善政策内容:增加办学资格、评估与监督等方面的规定
三、改进招生机制:协调精英式选拔与教育机会平等之间的关系
四、关注过程平等:鼓励、支持预科教育教学改革和预科教育研究以提高教育质量
五、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开展好民族政策教育和文化理解教育总结

第三部分
第十章 延伸的探究:文化分析视野下的民族教育政策
第一节 民族教育政策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关于政策平等取向合法性与合理性的争论
二、社会转型对政策及其实施提出了挑战
三、关于政策效果评判的争议
第二节 关于完善民族教育政策的几点思考
一、理念:澄清平等的迷思
二、实践:寻求“变”与“不变”的平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