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土摩托看世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40039
  • 作      者:
    袁越著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有时候,你与世界,只差一场旅行。 
展开
作者简介
    袁越,《三联生活周刊》特约撰稿人。自称土摩托,从生物学到体育到流行音乐,再到为周刊撰稿,常去那些不易去的地方,体验不易体验到的风景。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不是一个天生的旅行爱好者。我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背包式旅行发生在2003年底,我和两个朋友去阿根廷参加友人的婚礼,顺便在那个国家玩了三个星期,这才第一次体会到了旅行的乐趣。那一年我已经35岁了,在那之前我只在三个国家——中国、美国和墨西哥呆过,如今这个名单已经达到了五十个。
    回国之前,我看了一部描写切格拉瓦的《摩托日记》,惊讶地发现年轻的格瓦拉居然选择了和我们一模一样的旅行路线。回国后我开了个博客,取名“土摩托日记”,以此来纪念那部电影,以及那次旅行。因为这个博客名字,朋友们开始管我叫土摩托,据说这个外号比我的真名的知名度要高得多。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土摩托看世界》不是旅行指南,因为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书中写到的很多国家都是你们这辈子很难有机会去到的。这本书写的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游记,而是借助旅行,考察一些国家的历史和现状,希望从中发现些有趣的问题,寻找能为自己所用的规律。
    另外,这本书也不是纯粹的历史书,我没有那个能力。书中的文章充其量,能算是深度游记,即用我自己的视角,观察这个大千世界,寻找我个人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井将其呈现出来。
展开
精彩书摘
    格瓦拉的阿根廷
    这是我在三联写的第一篇游记文章,正是从这篇文章起,我开始了“旅游与地理”栏目的写作。此文是根据我2003年底和几个朋友游历阿根廷的经历写成的,当时无意之中选择了和格瓦拉初次骑摩托车游历南美洲时相同的路线。,我的第一个博客名字叫做“土摩托日记”,便是来自描写格瓦拉那次出游经历的电影《摩托日记》。
    布宜诺斯艾利斯
    因为我的好朋友赫曼要结婚了,我托他的福去阿根廷旅游了三个星期。按照格瓦拉传记片《摩托日记》里的描述,把格瓦拉去过的地方都走了一遍。
    虽然格瓦拉成名于古巴,可他却成长在阿根廷。电影《摩托日记》开始于格瓦拉在布宣诺斯艾利斯大学上学的时候。那时他23岁,生活富足,对外面的世界缺乏感性认识。我所看到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半个世纪以前差别不大,到处是欧式建筑和咖啡馆,每天深夜2点都还顾客盈门,不知道阿根廷人哪里来的精力和时间。这里的人每天要吃四顿饭:早饭、中饭、下午茶和晚饭。晚饭一般开始于23点以后,以致我22点去饭馆吃饭经常见不到几个顾客。夜里1点左右,饭馆的人最多,大家点的几乎都是沙拉牛排加红酒。几年前的南美洲经济大萧条,使得阿根廷比索一夜之间贬值了1/3(现在1美元大约合3比索),因此在阿根廷消费变得特别合算,这样一顿沙拉牛排红酒饭一般只要不到30比索。可据说现在阿根廷一个普通蓝领工人的平均月工资大约是600比索,朋友说布宜诺斯艾利斯人天性懒散而又好面子,即使家里揭不开锅也要去下馆子。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大街上,经常会产生错觉,以为自己是在欧洲的某个国家。阿根廷有97%人口,是欧洲移民,黑人和印第安人只占很少比例,和南美洲的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完全相反。格瓦拉本人就是一个爱尔兰和西班牙移民的后代。
    ……
展开
目录
导言
格瓦拉的阿根廷
谁的非洲
天堂的衰落——莫尔斯比港
热带雨林拯救站
非洲的珍珠——乌干达
坦桑尼亚的伊甸园
非洲的象征——乞力马扎罗
到尼泊尔去
尼泊尔的农村
神的印度
贵族的印度
寻访“飞人”的故乡
冰岛传奇
再造亚齐
秘鲁探秘
兰屿——台湾最后的世外桃源
和平年代的战地医生
玛雅文明的兴衰
亲历日本抗震救灾
海地的天灾与人祸
哥斯达黎加,小国寡民的幸福生活
突尼斯——沙漠中的商埠
行走在“革命”后的埃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