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余年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788431
  • 作      者:
    吴鲁芹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吴鲁芹(一九一八——一九八三),字鸿藻,散文作家,英美文学教授。上海市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贵州大学、台湾师范学院、淡江英专(今淡江大学)、台湾大学等,策划英译当代中国文艺作品。一九五六年与友人联合创办《文学杂志》。一九六二年赴美,任教于密苏里大学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美国去来》、《鸡尾酒会及其它》、《瞎三话四集》、《余年集》、《暮云集》及报道访谈当代欧美作家的《英美十六家》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余年集(吴鲁芹作品系列)》为吴鲁芹个人专集,1985年洪范书店出版。<br>    《余年集(吴鲁芹作品系列)》由董桥、刘绍铭、李欧梵,余光中陈子善,叶兆言、孙甘露、傅月庵深情推荐。<br>    一位有学养、有风度的散文家,功力匀于字行间,情思入于化境。轻松地游走在中外优秀文章之间,既有两方的随笔传统,又有中国的散文精髓,非但处处都是学问,而且处处都有哲理。
展开
精彩书评
    这位神交好友,穷的时候潇洒,不穷一大概他从未大富过一的时候也潇洒;严守规矩的时候潇洒,打破规矩一大概他不容易完全打破一的时候也潇洒。关于幽默的理论很多,似乎是林语堂先生说过:幽默始于闲。我想,[潇洒]应该是最高层次的[闲],因为鲁芹无往而不潇洒,所以他的文章中的幽默,如泉涌地,涓涓无穷。<br>    ——张佛千
展开
精彩书摘
    人的话,要有我自己的话,工程浩大。他说他可以等。不幸他很快地做了古人,我惭愧交了白卷。我又欠了一位名家好友的序,对着那五巨册精装选集,也不知哪一天才能还债。自从接到鲁芹先生要我写序的信,就一直发愁,等到《余年集》最后的校样送来,非动手不可了。《余年集》中的文章,在未成书前,我已篇篇读过,又再从头读了两遍,而且把他另外三本书《师友·文章》、《鸡尾酒会及其他》、《英美十六家》也重读过。将要引用发挥的部分抄下来,再加组织,有的抄了不用,有的要补抄。写时还要查全文,写后再改,又要再查,总计已看了不止五遍了。我七十以后,不再熬夜,但为了写这篇序,白天杂事太多,不得不工作两个通宵。鲁芹自序中,要读者对我在序中赞美他的话,“不必信以为真”。这是他的谦辞,我说明我之作序是如此认真,当然所说的都是真话。他又引述“一位老朋友”的话,说我“以赞美别人为乐事”。他这样说,自是出于好意。孟子说:“君子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也不愿被人误会是孔子所最痛恨的是非不分、稀泥是和的“乡愿”。凡我所赞美的,必是值得赞美,而且用字出语,务求把握分寸,过分溢美之辞,有损文格,所不愿为。对于应该指责的,我之所以极少指责者,因为即使指责出于善意,甚至措辞力求委婉,受者大多无此雅量,我冷眼旁观,有人以辩论出风头,甚至演成打群架,不通的话愈多,离题愈远。我是一个苦于时间不够用的人,何敢惹此麻烦。而且我认为与其指责不好的,不如赞美好的;你说这个不好,好的在哪里呢?与其“破”,不如“立”;“扬清”即所以“激浊”。区区微忱,就此表过。敢冒昧去问,问了也是徒劳,她即使有份,也不会认账的。今天(说得更准确一点,近一二十年),约翰·史坦贝克已是沙林勒斯镇的宠儿了。这点荣宠,实在也得来匪易!离史氏故居约有三条街,有一座相当堂皇的建筑,旁边有极大的停车场,原先是公立图书馆,现在更名为史坦贝克图书馆了,其中设有专室,陈列史氏的原稿与遗物,据说在更名的过程中,也有过一些周折,管理这座图书馆的董事会中有位董事是当地的牧师,在讨论更名之前,他说他做了一点调查工作,结论是:这座图书馆乃是当地少男少女经常光顾,吸收精神食粮的地方,而史氏的个人生活,实在不堪为男女少年的榜样。其实他的调查工作也是多余的,史氏青年时代,吃喝嫖赌,人所尽知,其他董事们恐怕也是一清二楚。到了图书馆要讨论更名,史氏早已出了大名,不愁无人攀附,吃喝嫖赌只是小节,小节有亏,毕竟抵挡不住大名的震撼,牧师老爷孤掌难鸣了。于是,有了纪念史坦贝克的图书馆——而且是这小地方相当堂皇的建筑之一,和史氏故居加起来,是沙林勒斯镇仅有的可以吸引外来游客的胜地。当然到这地方来的游客也并不多。老先生官拜郡政府的司库,买下这座房子已有两三年了。美国一州有若干郡,多少不等,大小不一。郡政府是州政府下面的行政单位,与台湾的县政府有若干相似之处,亦不全同。史老先生的职务,相当于我们县政府的财政科长。虽然是小吏,但已有资格求田问舍,买下这座颇为宽敞的住宅了。这都不相干,难得的是为小吏者,目光不小,思想开明,对独子约翰早年的浪荡习性、不务正业,相当宽容,换做那些正统而偏狭的“望子成龙”的老先生,看到儿子偏不肯循序渐进,在史丹福三出三进,几乎不得“善终”,早就要气得吹胡子瞪眼睛了。史老先生能处之泰然,不以为侮。更难得的是他对儿子的文学生涯,也并不看做那么没出息,而且甚具信心,这真是“知子莫若父”了。于此,有一小掌故,似乎不可不说。这是一九三。年的事。<br>    沙林勒斯镇是蒙特瑞郡郡政府的所在地,当地有份报纸,郡政府当然是消息来源之一。一位经常跑郡政府消息的记者,自然和官拜财政科长的史老先生熟识。这时的约翰·史坦贝克还在退稿函件不可胜计的阶段,远近都无名。虽然他认真习作也有十年了。据这位记者的回忆,一九三。年的某一天,他和史老先生在郡政府闲聊,老先生说:“下一次我儿子回到镇上的时候,你来吃晚饭如何?他对写作有兴趣,我相信你们会谈得来的。你们当新闻记者的,吃的是文字饭,说不定可以给他一点指点。”这位记者在回忆时说,当时曾经略带讽刺地和这位小吏开了一句玩笑:“你是想他得诺贝尔文学奖吧?”老先生的答复,完全是当仁不让的态度:“是的,他一定会得到的。”<br>    三十二年以后,他果真得到了。<br>    ……
展开
目录
谈其文不知其人,可乎?<br>自序<br>谈自己:<br>六一述愿<br>记残年三幸<br>附:仰望晴空<br>书的书房<br>说旧事:<br>我的大学生活<br>记珞珈三杰<br>记雷儆寰与赵君豪的拉稿作风<br>发议论:<br>又是些不中听的话<br>救救英文<br>论读书人与怀才不遇<br>不受干扰权的防御战<br>“旅游只宜提倡说”<br>留足迹:<br>访史坦贝克故居<br>翡冷翠夜梦徐志摩<br>非游记<br>序·跋·评:<br>《英美十六家》自序<br>附:不虞之誉<br>《岁月长青》序<br>人猿泰山·张翼德<br>外行人看大小三展<br>评散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