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瓷壶里的夏日:光阴的故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057838
  • 作      者:
    澄子著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可借复本:1
收藏
作者简介
    赵澄襄,笔名澄子、雅舍和风。
    1953年9月生于广东省汕头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家协会会员。
    经历:当过知青、教师、工艺美术厂设计员、报社编辑、职业画家。
    正业:画画、写作、剪纸、设计。
    闲趣:热爱DIY,喜烹家常菜;迷恋UFO,收藏老器物。
    出版:散文集:《午后的时光》;随笔集:《思念茶坊》;画集:《雅舍和风·赵澄襄》、《赵澄襄画集》、《澄子国画小品集》、《21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赵澄襄》、《赵澄襄剪纸》等。
内容介绍
    《瓷壶里的夏日:光阴的故事》共分四辑,分别是“故土情思”、“岁月随想”、“时光味道”、“心情物语”,这70多篇的小文章中,有老潮汕人的集体记忆,有一个城市的影子,有同时代人的情感,也有个人的独特体验和芝麻大的小情趣。写这些文章的过程中,常常唤起我美好的回忆,我因之获得纯粹的快乐。
精彩书评
    我翻出这仅存的几串贝壳项链,当触摸于指间时,仿佛听到遥远的涛声,童年里捡贝壳的情节在眼前闪现,久违了,拾双曲快乐和感悟!我把贝壳链小心收纳起来,也把涛声永久地留在了心里。    
     ——《海涛声声》    
    几个粉彩小碟则放着刚摘下的玉兰或茉莉,阵阵清香在老屋空间飘荡,不经意地就营造出浓浓的夏日氛围来,静物里的夏日叫人怀想。    
  ——《瓷壶里的夏日》    
    十年过去了,当我看着这架变老了的木牛车,回忆的闸门一下打开了,一切细节仍那么清晰,我牵挂着这个卖木牛车的孩子,也有十五六岁了,应平安无恙吧。我久久地注视着这木牛车,仿佛还能阉到当初雕刻不久的木头散发出来的辛辣味道,但事实上,木头的味道早已散尽,如今感受得到的是——时光的味道。    
    ——《时光的味道》    
    喜欢民间青花瓷的人几乎都喜欢民间蓝印花布,它们有着共同的朴素的质感,常令人重温起旧日时光,那曾经恬淡舒缓的日子,和与手工制作紧密联系着的日常生活,心里就有种久违了的滋润的感觉。    
    ——《蓝色的诱惑》    
    是啊,当我欣赏着或古朴或淡雅的藏书票,细细品味之下,如同解读了创作者和收藏者的快乐密码,迷恋一种东西,原来如此美好!    
    ——《情系藏书票》    
    原来这乡思,这怀旧。全是因为有那浓浓的情意在,没有感情的旧物,是无法叫人牵挂的。
    我发现许多人同我一样,竟会为这些朴素无华的形象而动容,足见这乡情的力量,它不仅穿透岁月,也穿透心灵。    
   ——《盎满乡情的花篮》    
    但奇怪的但是,那些民间瓷盘却有着引人的魅力,每当看到扑面而来的熟悉温瑗的气意,叫你一下子回到从前。
        中秋拜月,民间粉彩盘碟无疑是重要的角色,与精致的糕仔月饼、时令水果合成一桌色彩的盛宴,在妙不可言的仲秋夜里,抒发者人间美好的情怀。
    ——《彩“碟”纷飞》
    凝视着这些来自各地的朴实无华!瓷盘,不觉思绪纷扬,这些逸笔草草或浓或淡、近乎抽象的青花图案,灌注着不同年代里瓷王的淳朴情感和审美诉求,曾经见证了多少代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如今它们走下了百姓的餐桌,在收藏者手中,默默地叙说着青花瓷盘的前世今生。
    ——《青花情愫》
    当我每次用手抚摸它时,就忆起原先那个罐,都一样是粗笔泼绘的青花荷塘图案,一样的朴实无华,一样的亲切和熟悉,叫入的思绪情不自禁地飘落在早年的氛围里……    
    ——《青花盖罐》
展开
精彩书摘
    故土情思
    彩“碟”纷飞
    小时候生活中的瓢盆碗碟,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那寥寥几笔的小公鸡酱油碟了。此碟直径大约8厘米,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数十年甚至更久远,潮汕人家的餐桌上,少不了那只红黑两色小公鸡的身影,用以盛蘸料和小菜,诸如豉油豆酱、腐乳乌榄之类。记得有时外婆给我盛了一碟自制的鱼松,真是美到了心里,当吃完甚至舔光了小碟,露出漂亮的小公鸡图案时,也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记得那时候餐桌上的盘碟,都是民间烧造的青花或粉彩,或像公鸡小碟这样的普通瓷绘,色彩浓艳,瓷质粗糙,与今天使用的现代细瓷餐具对比之下显得土得掉渣,但奇怪的是,那些民间瓷盘却有着引人的魅力,每当看到,扑面而来的熟悉温暖的气息,叫你一下子回到从前。
    在老街度过的童年是难以忘怀的,其中有些细节与民间瓷碟有关。住在带有天台的楼房里的孩子很快活,夭台是暑假的乐园。夏日清晨,我们早早起床,与同住一栋楼里亲戚的孩子相约到天台上去玩,玩疯了连早餐都不愿下楼吃,于是大人就把小圆桌小凳子搬上天台,几碟小菜,一锅白粥,我们边吃边玩,乐不思蜀。这些盛小菜的彩碟的样子,我现在想起还是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目录
故土情思
彩“碟”纷飞
瓷壶里的夏日
泥塑的故事
妆匣忆旧
老式梳妆盒
盛满乡情的花篮
梁架上的“狮子”
青花盖罐
涂上红油漆的黑漆盘
海涛声声
凉爽的记忆
粿印与中秋节
来自楚地的漆器
风筝的回忆
雕刻时光
黑白照片墙

心情物语
二十几年前的DIY
盒子物语
生肖剪纸的情结
杯垫纸上的小画
五彩斑斓的世界
足上的花朵
有趣的东南亚木器
布老虎情思
庚申猴票
绿釉陶羊圈
编织童心
紫砂随想
12本生肖挂历
情系藏书票
葫芦记趣
木偶奇遇记
百国动物币
吞口和社火脸谱
福娃们
美好日子
特色架卡贺新春

岁月随想
光影里的岁月
门神画和农家小院
雕花小柜子
青花情愫
蓝色的诱惑
提梁红桶韵悠悠
那一睁一闭的眼睛
知青笔记
小学时的暑假周记
画瓷印象
乡土和手工的召唤
透过名画的灯光
阿尼玛与十字绣
烟标记事
铜镜拓本集
梳子般的椅背
岁月如意

时光味道
时光的味道
点亮油灯
泰国“牛皮剪纸”
香包的往事
烟灰缸趣事
四十年前的《美术》杂志
来自德国的一张纸片
吉祥物福蒂克斯
“文革”时期的连环画
螃蟹大香包
凤翔泥塑挂虎
心灵深处的声音
那只硕大的眼睛
来自内蒙古的石头手镯
听录音机的日子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