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教育风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350228
  • 作      者:
    王宏甲著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巨轮,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短短六十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伟大奇迹。中国文学,风起云涌,蒸蒸日上,流派异彩纷呈,名家力作迭出,同样令世人瞩目。为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我社启动“共和国作家文库”大型文学工程,力图囊括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以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文学价值观上的人民立场,展示东方文明古国的和平崛起、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与现实图画,表现中华民族的艰辛求索、勇敢实践、创新思想及生存智慧。这套文库,既是欣欣向荣的中国文学事业的一个缩影,也是生机勃勃的转型期中国出版界的一件盛事,其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显示出来。我们同时相信,中国的文学事业将伴着蒸蒸日上的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更加绚丽。衷心感谢中宣部有关部门、中国作家协会和全国广大作家、文学评论专家给予本文库的大力支持。
展开
精彩书摘
    她说,我们也不富。在外面等孩子,家长们就说,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光靠孩子自己在校努力哪成?要把孩子培养成才,你就要合得给孩子买三张门票。<br>    我问,哪三张?<br>    她说,你呀,真是……家里没小学生了吧!都知识经济时代了,第一张门票就是要舍得花钱强化孩子的知识,争取上个好初中,这个台阶非常重要!第二张门票是“中考”,第三张门票是“高考”。你的孩子要是入不了那个门,就没戏了。<br>    “我这才买第一张门票,怎么办呢,省吃俭用吧!”<br>    5.自信心比知识更重要<br>    至此可见,新西兰五年级的那个蛋糕题同我们五年级孩子承受的学习重量,已是多么强烈的对照。<br>    所以张院长会感到惊讶,会认定我们五年级孩子学到的知识肯定比他们多,会觉得我们的基础教育有质量,会怀疑他们那样的教学将来能把学生送到哪儿去?<br>    现在,张院长说,那位来自台湾的车行老板讲的奥塔哥大学,我还不大了解,但我们在新西兰考察三周多的时间,有一点已经不必怀疑,就是他们小学五年级那个蛋糕题,并没有妨碍他们的学生最后成为世界上受欢迎的学生,高质量的学生。<br>    这样,我们就不能不想想,我们的基础教育,是否有必要让学生承受那么大的重量,这结果是什么呢?<br>    张院长说:“有一句话,我并不想说,但我们在新西兰感受到了,我们在海滩上就说过,说我们在干什么呢?我们是在辛辛苦苦、认认真真地制造大量厌学的学生,大量在高难度的压力下,自信心起不来的学生。”写到这儿,我还想起另一位老师对我说:“我们的学生小时候可能还有海阔天空,我们培养了10多年,他们或者高考落第,或者进入大学,一个个像豆芽菜似的。”<br>    我问:“豆芽菜,什么意思?”<br>    “个子高了,戴着眼镜,自信心不强。”他接着说,美国、英国那些学生,别看他们少年时学得不深,但一个个信心十足,到20岁以后就像猛虎出山,扑向世界。<br>    对方还告诉我,“豆芽菜似的”,不仅用来比喻我们的一些高中生,我国人才市场对那些高分低能的大学毕业生也有这个说法。<br>    张院长也说:“每个孩子经历的一次次受挫和失败,都是很痛苦的。这些痛苦甚至会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阴影,影响到成年的生活。”<br>    在张院长的讲述中,我注意到他多次感慨地、强烈地使用一个词——阳光灿烂。他一再说:“在新西兰,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公园,到处看到他们的孩子阳光灿烂!”<br>    他还说:“他们的学生特爱学。我们的学生是在各种压力下被迫学。我们的老师付出很多,学生付出很多,家长付出很多,我们应该特棒才对。可是不是。为什么呢?”<br>    我想我已经看到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如何保证他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比他获得多少知识都重要!<br>    这是个春天的下午,京西的太阳已经从屋外斜照进来,暖暖地照耀着张院长的办公室,这阳光可能令我们想起一生中8岁或者18岁的某个早晨或黄昏……能这样坐下来探讨一些问题,令我感到仿佛有一条人生的河流在我们心中波光闪闪地奔流。<br>    接下来我讲到中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等项竞赛,屡屡获得最多金牌。他说:“是的,从前我也一直以此作为我们基础教育很棒的一个证据,引为骄傲。”<br>    我说:“现在我也看到了,这与我们从小学到中学的课程学得深,欧美学生学得浅有关系。”<br>    他说:“如果有人组织小学生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儿童恐怕要囊括所有的奖牌。可是,包括这些最拔尖的中国孩子在内,在他们成年后,为什么还没有产生一个获诺贝尔奖的呢?”<br>    6.正螺旋?负螺旋?<br>    我想起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也培养了不少充满自信、非常好学,而且终于相当杰出的人才。这些学业优异者、成功者,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下是如何冒出来的呢?<br>    我的提问引起了张院长对自己学生时代的回顾。他说我算不上人才,也算不上成功者,但我从中学以后就是成绩非常好的学生,我的进步得益于遇到一位好老师——<br>    老师叫潘翔久,是语文老师,文学功底深厚,书画都非常好,讲课特棒。我至今记得他讲苏东坡的一首《浣溪沙》,说着说着就在黑板上画出了小桥、流水、白马、行云……就一根粉笔,线条非常洗练,形象优美、传神,我们很快都进入了那意境,不知不觉就下课了,我们都感到没听够。下课就钻到苏东坡那些词句里去体会,感到中国古代诗词真是美极了,那不仅仅是语文,我们体会到了境界和情操。<br>    那是1956年,我读初二,我父亲被调去建设官厅水库,那是当时著名的水库建设,我们的家搬到水库工地去了,我就住校,在北京一中。这年暑假,我回家,看官厅水库雄伟的大坝,红旗招展,看长城烽火台,看闸水时小河里鱼儿扑通扑通地跳,大人小孩都到小河里去抓鱼……回来我写了一篇散文,那是暑假作业。潘老师看了后写了一段批语,我至今记得他写道:<br>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层次分明,有条不紊。初中生能写此文,殊属不易。
展开
目录
序章中国需要新教育/1<br>第一章我们的孩子失去了什么/1<br>1.一堂“经典教学”课/1<br>2.带着一个谜出发/4<br>3.新西兰的阳光/5<br>4.两种世界/9<br>5.自信心比知识更重要/13<br>6.正螺旋?负螺旋?/15<br>7.我与孩子/17<br>相关思索<br>把孩子从负螺旋状态解放出来/23<br>第二章初三的压力比高三更大/25<br>1.压力,压力,还是压力/25<br>2.考砸了为什么不回家/27<br>3.就愿跟陌生人聊天/31<br>4.与父母签约/34<br>5.说废话也是有用的/38<br>6.谁帮助了我的孩子/42<br>7.我们头上有“三座大山”/44<br>相关思索<br>永远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失望/47<br>第三章保护天赋./50<br>1.爱新觉罗家族后裔/50<br>2.中文系女生/sa<br>3.遇上一位好校长./56<br>4.一生都沉浸在一种学生的状态中/58<br>5.向林巧稚求助/61<br>6.谦虚得一塌糊涂/64<br>相关思索<br>谁支撑着你的信心/68<br>第四章探究的世界/70<br>1.初试探究性学习,1982年/70<br>2.激动人心的课堂景象/72<br>3.父亲的孔雀石/74<br>4.石景山顶的古井/77<br>5.不管多调皮的孩子心都是向上的/80<br>6.妈妈,你知道吗/82<br>7.令人始料不及的问题/85<br>相关思索<br>不知引导着求知/86<br>第五章美国的教育转型/87<br>1.精英教育从何而来/87<br>2.为什么要让999人陪1人读书/88<br>3.科学家为何走向市场/90<br>4.生产力重大进步凸显教育的落后/92<br>5.大规模向新教育转型/94<br>6.发达国家与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快速跟进/97<br>相关思索<br>中国教育的双重困境/101<br>第六章北京的探索/103<br>1.“能力”的阳光会照耀到一切学科/103<br>2.一个变教师为导师的时代/106<br>3.谁打开了这扇门/108<br>4.谁抽走了这个阶梯/112<br>5.打破学科壁垒/116<br>6.学生走上去,老师走下来/120<br>相关思索<br>人生中的智能探险/124<br>第七章惊心动魄的浙江教育转型/127<br>1.三大瓶颈与两种努力/127<br>2.浙江教育的深远根基/128<br>3.学生为什么流失/130<br>4.规模空前的社会调研/132<br>5.英雄也下泪/134<br>6.邵宗杰为什么坚定不移/136<br>7.独特的“坚持与妥协相结合”/139<br>相关思索<br>驾驭多元智能的综合智能/141<br>第八章高考必将做出重大变革/144<br>1.谁告诉他们秘密/144<br>2.谁的黑色幽默/147<br>3.谁在左右学生命运/150<br>4.谁来解决这个问题/153<br>5.从恢复高考到引进标准化考试/154<br>相关思索<br>几亿人的期盼/158<br>第九章国家发动课程改革/159<br>1.出人意料的调查结果/159<br>2.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162<br>3.一个笨孩子是怎样制造出来的/164<br>4.教育里的“下保底,上不封顶”/166<br>5.全国不再使用统一教材/168<br>6.降低学习难度的四大途径/170<br>相关思索<br>当今文科正大有用场/172<br>第十章实验区:世纪初的综合课改/174<br>1.黄河从他们身边流过/174<br>2.深圳,富庶区的反应/177<br>3.山西的消息/180<br>4.草原上的阳光/183<br>5.未知,也很美妙/188<br>6.曲沃的“试岗教师”/191<br>7.误了一个孩子就误了一个家庭/193<br>8.穷县办大教育/196<br>9.变则兴,不变则衰/198<br>……<br>第十一章放下“成才”观念培养生存能力<br>第十二章中国西部边远地区的教育<br>第十三章国内外大学变革走向<br>第十四章春秋时期的教育嬗变<br>第十五章大清帝国的教育转轨<br>后记我的老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