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室里最醒目的位置竖立着一块牌匾,那是1990年7月18日.江泽民同志给青藏兵站部的题词:“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
在荣誉室一隅,人们看到了青藏兵站部包括它的前身青藏办事处以及最早的青藏公路兵站部,历届党委班子的数十名领导的照片。世事沧桑,人生沧桑,他们的脸庞无不凝聚着岁月的风尘,眉宇间积淀着转战青藏大地的风雪历程。
1956年,青藏公路兵站部成立,慕生忠被任命为党委书记,这位修路的功勋将军也就成了兵站部的奠基人。他是名副其实的“三个特别”精神的创始人。1958年,青藏办事处成立,宋西侯任主任,李景展任政委。据说,彭德怀元帅视察格尔木时,对横跨甘、青、藏三省区的青藏办事处的地位十分看重,他看着给西藏运送物资的浩浩荡荡的车队,风趣地对宋西侯说:我看你就叫“镇西侯”吧!两年后,宋西侯调入总后勤部财务部担任领导职务.陆敬轩接任主任,总后勤部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王郁文担任政委。血气方刚的王郁文当时佩戴着上校军衔,可是办事处的几位副职几乎全是大校军官。还有几位老红军、长征干部。他的果敢和建设青藏线的宏远规划,在青藏高原确实刮起了一阵旋风。
1969年5月,正军级编制的青藏办事处撤销,接替它的是青藏兵站部.正师级单位。任务不变,且随后不断地加码赋予重任。从此,兵站部历届党委班子双肩压着时代使命,为西南边防的巩固和青藏两省区的繁荣稳定.以生命为代价,在“生命禁区”里高歌奉献,万难不屈。
第一任部长王进,政委郑明波:
第二任部长张洪声,政委李兰昌:走过战争的硝烟后,又经历了“唐古拉山25昼夜”酷风暴雪的洗礼,青藏公路路况初期的粗简和部队设施的简陋.锻造了他们铁骨钢筋般的性格和意志。他们带领部队确定长期建线思想,实现部队建设“重心”转移。
第三任部长王满洲,政委马国连、杜克安:他们是青藏线的风云人物、王满洲当年在“唐古拉山25昼夜”鏖战中死里逃生,更珍惜生命,忠诚事业。他和其他领导带领部队,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瞄准全军一流部队搞建设,彻底结束了部队住帐篷、地窝子、干打垒,吃“脱水菜”的历史.全线部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巨变。
第四任部长王根成,政委范银瑞:数十年的历届领导班子和数十万的历代官兵奋战高原的成果,在他们这一届完全地凸显出来了。他们在高原戈壁新城格尔木,代表全线万余名官兵接过中央军委授予的“青藏高原模范兵站部”荣誉称号的锦旗,掀开了兵站部部队建设史上崭新的一页。
第五任部长魏广坤,政委范银瑞、文义民:他们在一个新的开端上,谦虚谨慎,防骄破满,以务实的作风和领导班子成员带领部队在高起点上爬坡。
第六任部长孙传章,政委文义民:他们曾是一个团级班子的好搭档,齐心协力带出了兵站部历史上第一个荣立集体二等功的团队。1998年又共同肩负起兵站部党委领班人的重任,当时被称为最年轻的“班长”。他们以卓越的领导才能把这支部队领向了21世纪。
第七任部长姬成录,政委李海乾、贾新华:享有“巴顿将军”美誉的姬成录,先后和这两位政委领班带队,美名传遍四千里青藏线。他们团结合力,创造辉煌,在兵站部建设史上首次编织出了事故“零伤亡”、案件“零发生”、通信“零阻断”、非典“零感染”的花环。
第八任部长翟振发,政委贾新华:翟振发是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输油管线管理“专家”,他从管线团士兵开始,班长、排长、连长、团参谋长、团长,直至兵站部副部长,艰苦的高原部队基层熔炉,锤炼了他刚毅的性格、爱兵的胸怀,他浑身渗透着兵味。贾新华.作为兵站部历届党委班子中第一个拿到高等学府文凭的领班人,实践和知识的结合,使这位年富力强的政委成为智慧型的领导。他思维敏捷,敢于创新,意识超前。他先后和两任部长携手配合,脚踏实地领导部队勇立信息时代的潮头。
昆仑丰碑,雪山为证。隆冬,一场大雪并没有也无法覆盖绵延四千里的青藏公路,它仍以蛟龙般盘向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明晰可见的还有路上的轮印、脚印,那是被永久印刻在青藏大地上的西部军人的忠勇胸怀和热血丹心!
展开